《放言五首》白居易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06

《放言五首》白居易2017.05.15 00:00 回答

1。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不需要藉助鬼神的幫助。這個辦法是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他的意思是用時間來考驗人。

2。詩中從正反面兩方面來說明作者提出的“決狐疑”的方法正確的句子是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末篡時

3。談談你對學習這首詩的感悟。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凡事不能急於下結論,必須綜合考量,從容作答。

《放言五首》白居易2017.05.15 00:00 回答

放言五首·其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1)

不用鑽龜與祝蓍。(2)

試玉要燒三日滿。(3)

辨材須待七年期。(4)

周公恐懼流言日,(5)

王莽謙恭未篡時。(6)

向使當初身便死,(7)

一生真偽復誰知?(8)

作品註釋

(1)放言:言論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這裡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辦法,方法。

(4)決:決定,解決,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猶豫不定。

(6)鑽龜、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鑽龜殼後看其裂紋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莖占卜吉凶。這裡是指求籤問卜。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藥,莖、葉可制香料。

(7)試:試驗,檢驗。

(8)辨:辨別,鑑別。

(9)材:木材,這裡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奪取君主的權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復: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典故:成王年幼為王,周公攝政,管叔等人散佈流言,說周公要害成王,於是周公躲避了起來。後來成王發現留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來,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亂。

(16)王莽:漢元帝皇后侄。典故:王莽在篡奪政權之前,為了收攬人心,常以謙恭退讓示人,後來終於篡漢自立,改國號為“新”。

譯文

我送給你一種解疑的辦法,

這個辦法不需龜甲,蓍草莖來占卜吉凶。

檢驗玉真假還需要燒滿三天,

辨別木材還要等七年以後。

周公害怕流言蜚語的日子,

王莽篡位之前畢恭畢敬。

假使這人當初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誰知道呢?

《放言五首》白居易匿名使用者2017.05.15 00:00 回答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