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於襄陽書  韓  愈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6-19

與於襄陽書

韓  愈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謹奉書尚書閣下:

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士之能垂休光,照後世者,亦莫不有後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後焉。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豈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歟?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上之人負其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材多慼慼之窮,盛往無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幹之,不可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誦此言久矣,未嘗敢以聞於人。

側聞閣下抱不世之才,特立而獨行,道方而事實,卷舒不隨乎時,文武唯其所用,豈愈

所謂其人哉?抑未聞後進之士,有遇之於左右,獲禮於門下者,豈求之而未得耶?將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邪?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

愈雖不材,其自處永敢後於恆人。閣下將求之而來得歟?古人有言:“請自隗始。”②

愈今者惟朝夕芻米僕賃之資是急,不過費閣下一朝之享而足也。如日“吾志存乎立功,而事專乎報主,雖遇其人,未暇禮焉”,則非愈之所敢知也。世之齷齪者,既不足以語之,磊落奇偉之人,又不能聽焉,則信乎命之窮也!謹獻舊所為文一十八首。如賜覽觀,亦足知其志之所存。愈恐懼再拜。

(選自<古文觀止>)

[注]①於襄陽,名由頁,字名元,深得唐德宗器重。因做過襄州大都督,故稱於襄陽。②燕昭王欲招致天下賢才,問計於郭隗,郭隗回答:“王必欲致士,請自隗始!”

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軍碡的一項是

A.士之能垂休光            休:美好

B.未始不相須也            須:依賴

C.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  負:仗恃

D.未嘗幹之            幹:從事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焉       ②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B.①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何其相須之殷而相遇之疏也   ②民歸之,由水之就下

D.①亦足知其志之所存           ②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文中既表現了自己積極仕進的心情,又對達官貴人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B.作者認為,讀書人享有大名的原因,是有先通顯而負天下眾望的人做其引導者。

C.作者認為,是下位之人恃才傲物、上位之人不肯屈尊下顧導致二者不能“相須“。

D.作者認為,自己雖然不是人才,可是立身處世從來不敢落後於那些一般的人。

與於襄陽書  韓  愈           七月三日,將仕郎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有事請叫我2015-08-24

【小題1】D

【小題2】D

【小題3】A

解析:

【小題1】(幹,請求)

【小題2】(A.語氣助詞;兼詞,於此。B.副詞,才;副詞,竟、反而。C.代詞,這樣;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D.均為代詞,代自己。)

【小題3】(文章並無批評之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