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個人努力獲得成功的典範,但為什麼他死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不信書,信運氣”?他想表達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02

曾國藩是個人努力獲得成功的典範,但為什麼他死前要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不信書,信運氣”?他想表達什麼caiyusi662014-01-06

曾國藩的運氣往往表現在人生的關鍵時刻。

科考得意,入翰林院 曾國藩6歲從師入學,14歲應童子試,先後考了7次,到23歲才成為生員(秀才),第二年中湖南鄉試第三十六名舉人。28歲那年到京城會試,考取第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一般來說,中了進士便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但不容易做到大官。當時的“終南捷徑”就是到翰林院鍍金——被點了翰林,升遷就會加快。當時的進士分為三甲,一甲的進士三名,即狀元、榜眼和探花,他們一般在發榜之後就會被授職為翰林院的修撰、編修等官。二甲三甲的進士則必須透過下面的“朝考”才能進入翰林院。一般來說,三甲進士入翰林院的機率不大。據說,曾國藩知道自己名列三甲後很是喪氣,當即就想打道回府。因為朋友苦勸才勉強參加了朝考。結果,曾國藩的朝考成績卻出奇的好,列一等第三名(試卷進呈御覽後,又特別提為一等第二名),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館深造。兩年之後,庶吉士散館,授曾國藩翰林院檢討,秩從七品。從此開始了他12年的京師為宦生涯。

權臣垂青,十年七遷 曾國藩自1840年得授翰林院檢討,到1849年已經升任禮部右侍郎,十年七遷,躍升十級,成為二品大員。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說:“回思善化館中同車出入,萬順店中徒步過從,疏野之性,骯髒之貌,不特僕不自意其速化至此,即知好三數人,亦不敢為此不近人情之稱許。”可見,曾國藩自己也料想不到升遷會如此之快,簡直有點“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味道。

曾國藩之被超常拔擢,一方面得益於他自己的刻苦自礪,辦事幹練,而更重要的則是得到權臣的賞識和襄助,這個權臣就是在當時權傾朝野、在後世臭名昭著的穆彰阿。穆彰阿是曾國藩1838年參加會試時的正總裁(主考官),因此兩人有師生之誼。穆彰阿的賞識和關照,使曾國藩的官職不斷得到升遷。

曾國藩仕途順利,自然對他所服務的朝廷感恩戴德,面對當時內憂患的局面,他更急於為這個朝廷做點什麼。也許在他看來,當時最大的禍患,並不是外國的兵艦,而是朝野上下因循苟且的不良政治風氣、官吏蠹民引發的深層社會矛盾。因此,他在咸豐皇帝即位後,上了一道名為《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的摺子,大致的意思是建議咸豐皇帝不要因為斤斤於細節而忽略大事,不要因為尚文飾而不求實效,不要因為凡事專斷而使大臣無所措手足。這麼尖銳的批評在唯唯諾諾已成風氣的當時,無疑是有一定風險的。曾國藩自己自然十分清楚,“摺子初上時,餘猶恐犯不測之威,業將得失禍福置之度外”。事實上,咸豐皇帝看了摺子後確實很生氣,“欲罪之”,後因為大臣求情才作罷,還假惺惺地“優詔褒獎”。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曾國藩對於他所效力的朝廷還是很有責任感的,這種責任感一方面來自他對朝廷眷顧的知恩圖報,一方面來自儒家文化的薰陶,而更重要的是他個人的命運與這個朝廷的命運休慼相關。曾國藩想做一名忠臣,看不慣官場的腐朽和暮氣沉沉,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警醒皇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現狀。其結果則是,他的要求和建議根本得不到重視,反而使自己在朝臣中越來越孤立。此時,他所依仗的穆彰阿也已被罷黜,京師再也沒有他得以施展的空間。曾國藩在一首詩中寫道:“補天倘無術,不如且荷鋤。”說明他已經萌生了退志。

咸豐二年(1852),朝廷令曾國藩到江西主持鄉試,他如釋重負,立即離京。途中又得知老母故去,他只好回家奔喪。在曾國藩回鄉後的幾個月的時間裡,全國的政治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太平軍的聲勢迅速高漲,清廷所依仗的綠營兵不堪一擊,清政府急命各地加緊興辦團練。1853年1月,任命曾國藩為湖南團練大臣。歷史又一次給了曾國藩展示才能的機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