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的歷史概況(以時間發展為線索,泰山的歷史發展情況)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20

泰山的歷史概況(以時間發展為線索,泰山的歷史發展情況)2000622yyt2014-02-18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始皇帝東巡,登封泰山,刻石頌功德,禪於梁父山。

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春,二世皇帝東巡,至泰山,禮祠之。在始皇帝刻石旁鐫詔書,頌始皇帝功德。

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前後,設泰山郡,治所在博縣(今泰安市郊區舊縣村)。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十月,濟北王劉勃聞武帝將封禪泰山,上書獻境內泰山及附近城邑圖。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武帝東巡過泰山,令人上石立於泰山巔。四月,武帝由海上(今黃海)回泰山,登封,禪肅然山(今萊蕪市西北)。後下詔割贏(今萊蕪市境)、博(今泰安市郊區舊縣村)兩縣置奉高縣(今泰安市郊區故縣村),以祀泰山。

黃初元年(220年)十一月,文帝以“阼燎”(登壇燃火祭天)祭泰山等五嶽。景元四年(263年),劉徽注《九章算術》時,測泰山高度相當於今海拔1820米。

後趙建武十三年(347年),永貴侯張餘獻給泰山廟金馬一匹,“高二尺餘,形制甚精”,供於廟中西神器庫。前秦皇始元年(351年),高僧佛圖澄弟子朗公與其徒隱居泰山,在昆瑞谷(今濟南市歷城區柳埠鎮境)建立佛寺,後人稱朗公寺。傳說朗公又卜居泰山西北麓靈巖山,”始建精舍十餘區”,為靈巖寺創構之始。

南燕建平四年(403年)四月,王始在泰山起義,“聚眾數萬,自稱太平皇帝,署置公卿”,後被南燕桂林王慕容鎮所破。王始被俘不屈,在燕都廣固(今青州市)慷慨就義。

南北朝

宋時(420~479年),廚賓國(今克什米爾斯利那加附近)王子求那跋摩僧,在泰山人頭山建立銜草寺。朗公曾孫弟子志湛繼之。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三月,魏太武帝採納司徒崔浩建議下詔滅佛,泰山諸佛寺被毀。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十一月,魏太武帝率軍大舉南下攻打南朝,途經泰山,祭以太牢。

北魏皇興二年(468年)二月,獻文帝以青、徐二州平定,遣中書令兼太常高允奉玉幣祀泰山。

北魏太和四年(480年)七月,孝文帝巡行泰山。

北魏太和七年(483年),張和顏率領農民軍憑依泰山,聯合司馬元郎起義軍反抗北魏統治。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四月,魏孝文帝至瑕丘(今兗州東北),遣使以太牢祭泰山,孝文帝作《祭岱嶽文》。

北魏景明年間(500~503年),北魏僧意法師在泰山北麓建谷山寺。

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八月初五,兗州官員奏稱:泰山崩,頹石,湧泉十七處。

北魏正光年間(520~524年),法定禪師在岱陰方山北麓建立神寶寺,後遷至方山南麓,被譽為靈巖開山鼻祖。

北魏時期,佛教僧眾在徂徠山東南麓建立光華禪寺。

東魏天平二年(535年),魏將羊深在泰山一帶結壘築寨,反對權臣高歡。是年正月,在博縣商王村(今泰安郊區北望村)與高歡大戰,羊深戰敗遇害。

北齊天保元年(550年),齊文宣帝代魏稱帝,遣使致祭五嶽。

北齊河清二年(563年),佛教僧眾在徂徠山西南麓興建四禪寺。北齊天統年間(565~569年),泰山封禪壇中出土玉壁。

北齊武平元年(570年),梁父縣令王子椿好佛學,在徂徠山南麓摹刻佛經2處。

開皇三年(583年),隋文帝自稱通徵屢感,詔令以泰山朗公寺擴建為神通寺。

開皇十五年(595年)正月,文帝在泰山設壇,柴燎祭天,親祀青帝,未登山而還。大業七年(611年),在岱陰建四門塔(今歷城區柳埠鎮境)。此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單層石塔之一。

大業九年(613年),王薄在長白山(今鄒平縣北)聚眾10萬餘,轉戰齊魯,與齊郡(今濟南市)丞張須陀在泰山下激戰。王薄輕敵失利,義軍傷亡甚重。

貞觀年間(627649年),時人在靈巖山巔鑿石窟,名證明功德龕。

顯慶二年(657年),南平公主在泰山北麓昆瑞山神通寺西側山崖上,為其父太宗造像(此處有大小造像200餘座,俗稱幹佛崖)。

顯慶六年(661年)二月,高宗及皇后武則天遣道士郭行真至泰山建醮造像,立碑紀事。此碑俗稱鴛鴦碑。

乾封元年(666年)正月,高宗登封泰山,禪社首山,皇后武則天亞獻。後下詔大赦天下,改是年為乾封元年,改博縣為乾封縣。

開元十三年(725年)十一月,玄宗登封泰山,禪社首山,下詔大赦天下,封泰山神為天齊王。

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玄宗撰書《紀泰山銘》,摩刻於岱頂峭壁(今名大觀峰)之上。

開元十五年(727年)五月,玄宗採納天台山道土司馬承禎建議,”敕五嶽各置真君祠”,泰山祀延禧真人。

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前後,杜甫遊泰山,賦《望嶽》詩。是時,李白流寓山東,與名士孔巢父、韓淮、裴政、張叔明、陶沔隱居徂徠山南竹溪,詩酒唱和,時稱“竹溪六逸”。

天寶元年(742年)四五月間,李白遊泰山,賦《泰山吟》詩6首。是年,著名書法家李邕撰書《靈巖寺頌並序》,立石靈巖寺中。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與唐軍作戰失利,率幹餘人退保泰山,後在泰山狼虎谷(今萊蕪市西北)中自刎。歷時10年的唐末農民大起義至此失敗。

五代

後唐長興四年(933年),唐明宗封泰山三郎(傳為泰山神之子)為威雄大將軍。至宋真宗時,加封炳靈公。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八月,晉高祖命祭告五嶽,令州府官員對各岳廟量事修崇,所有近廟山林,禁止樵牧。

後周廣順二年(952年)五月,周太祖親征慕容彥超至兗州,遣翰林學士竇儀祭東嶽廟。

建隆年間(960963年),太祖下詔,祭泰山於兗州。

開寶五年(972年),太祖下詔,遷乾封縣治所於岱嶽鎮(今泰安城區),以“就岳廟(今岱廟)。

淳化五年(994年),始建靈巖寺闢支塔,嘉佑二年(1057年)竣工,歷時63年。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真宗封泰山,禪社首山。大赦天下,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後又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岱頂建昭真祠(今碧霞祠)奉祀。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五月,真宗詔兗州長吏以”天書”降泰山日(六月六日)建道場設醮。大中祥符四年,定六月六日為天貺節。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六月,真宗詔修泰山廟。

大中樣符四年(1011年)五月,真宗加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十一月,封東嶽夫人為淑明後,下詔增修岳廟。

景佑二年(1035年),孫復應石介之邀,到泰山講學。先在東嶽廟(今岱廟)東南柏林地建通道堂為學館,後北徒岱麓(今五賢祠遺址),改稱泰山書院。

寶元、康定年間(10381041年),石介為父母居喪時,在徂徠山上築室(後稱徂徠書院)講學,從學者甚眾。

元豐五年(1082年),神宗封泰山白龍神為淵濟公,立祠於西溪白龍池畔。

元符三年(1100年),宋廷下詔重修東嶽廟,建嘉寧、儲佑、蕃祉三殿。

宣和六年(1124年),在岱廟立《宣和重修泰岳廟碑》,敘述徽宗自登基至宣和四年(1122年)21年間,陸續重修岳廟事。是年,靈巖寺塑五百羅漢像。傳今寺內千佛殿所存彩塑40尊即是五百羅漢像的一部分。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金兵南下,攻佔泰山一帶。八月,泰山石匠姜博士與道士孫上座起兵反抗,結寨於三尖山(即凌漢峰),並一度攻克奉符縣城。今凌漢峰上有義軍所鐫摩崖刻石。

天會六年(1128年),金兵佔據兗、鄆二州,士人吳給、孔億率軍民結寨徂徠山,抵抗金兵。

正隆六年(1161年),濟南人耿京以泰山為依託,聚眾25萬反金,先後攻取萊蕪縣(今萊蕪市)、東平府(今東平縣)、泰安軍(3)(今泰安市)。辛棄疾參加耿京義軍,曾殺叛徒義端於靈巖寺,率部附南。

大定五年(1165年),金世宗下令重建泰山凌漢峰下佛寺,賜額“普照寺”。

大定十八年(1178年)春,東嶽廟(今岱廟)失火?quot;雖門牆儼整而堂室蕩然”。次年重修,歷時3年完工。

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楊伯仁撰《大金重修東嶽廟碑》,立於廟中。

明昌元年(1190年),金章宗封徂徠山神為護國感應侯,立祠於徂徠山太平頂及獨秀峰下。祟慶元年(1212年)五月,泰山人劉二祖起兵抗金,轉戰泰山及淄、沂二州。

崇慶二年(1213年),成吉思汗率蒙古軍南下,所部中軍一度攻入山東,取濟南、泰安,至泰山。

貞佑四年(1216年)正月,紅襖軍大敗金兵,攻入泰城,史稱“貞佑之兵”。岳廟被毀,僅存延禧殿與誠明堂。

嘉靖九年(1530年),明廷在泰山極頂建玉皇觀。

嘉靖十一年(1532年),按察(1)金事盧問之在泰山上書院故址建仰德堂,祀孫復、石介,後增祀胡瑗,稱三賢祠。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山東學政黃叔琳、泰安知州徐肇顯重修。清道光九年(1829年),泰安知縣徐宗幹在三賢祠中增祀宋燾、趙國麟,改稱五賢祠。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宗室德王(封藩於濟南)重建泰山斗母宮。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岱廟毀於大火,僅存寢宮及炳靈、延禧二殿。

嘉靖三十三年(1553年)重修,耗銀萬兩。嘉靖三十年(1551年),東平道士王三陽與其徒在凌漢峰下建道觀隱居,後德王府常侍捐資擴建。三陽死後,其弟子云山重修,名三陽觀。萬曆元年(1537年)內廷派太監修葺擴建。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濟南同知翟濤自山下至山頂建岱宗、天階等石坊8座。

隆慶六年(1572年),河道總督萬恭以治河成功,恭祀泰山。見太清官(玉帝觀)建在極頂石上,便命將其北移,露出極頂石,予以保護。並撰書《表泰山之巔碑》,立石極頂。是年,明宗室、胙城王府輔國將軍朱睦揓,在泰山後石塢建元君廟。

萬曆八年(1580年),巡撫何起鳴嚴禁到岱頂捨身崖捨身,並在崖側築牆,更名愛身崖。

萬曆十二年(1584年),濟南府推官郝大猷在岱頂建立孔子廟。是年,山東左參政興工修葺東嶽廟。

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山東布政司參議張五典以其所設計的測量泰山高度及里程的方法,委派盛州巡檢張嘉彩進行試測,測得從岱宗坊至玉皇頂里程為5120步(約合8192米),高度為368。35丈(合l178。72米)。張五典撰《泰山道里記》記其事。是年,拓建元君下廟,神宗賜額靈應宮。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重修岱頂碧霞宮並鑄造金闕(銅亭)。後移山下,今存岱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