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02

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匿名使用者 2011-03-16

贛南客家圍屋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在贛南分佈廣泛,以方形圍為主。“關西圍屋”是客家居民的傑出代表。

“關西新圍”是指距江西省龍南縣城25公里,由清朝名紳徐名鈞所建,始於清代嘉慶三年(1798),於道光七年(1827)完工,經歷29載建成。關西新圍佔地7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1477平方米,乃天下第一圍,是國內儲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功能最為齊全的客家方形民居,是客家人傳頌的九幢十八廳的宮廷式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鎢堡的活化石”和“散落在民間的皇宮”。

客家圍屋古建築和純樸的客家風情醞釀出豐富而獨特的關西客家文化。關西村位於關西洞的小盆地之間,中央有一條南北向九曲十八彎的關西河。青峰東立,古塔西護,東山南聳,關水北流,山環水抱,天然形勝,面積約2平方公里。關西客家圍屋群客家文化以“古”、“綠”相交輝映,向世人展示其“文武合一、耕讀合一、官商合一、村圍合一”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

“大尺度、大空間、大容量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議事廳和中心廣場一體,如此宏偉功能的民居為世之罕見,它幾乎包涵了人類生活的所有,看了圍屋,就象讀了一本建築教科書。”這是日本東京建築教授茂名計一郎、片山和俊考察關西圍屋後發出的感慨。在一般人看來,客家人是移民,是北方漢人南遷移民的一支,在漫長歲月裡,篳路藍縷,顛沛流離,歷盡艱辛,不斷融合當地原住居民而形成、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擁有數千萬人口的大民系。

客家人的習俗大致上包括全國性的傳統歲序節俗,地方性崇拜、禮節等。這些主要包括傳統節日習俗,婚慶習俗,喜日風俗,客家酒俗等等。由於內容很多,在這裡也說不清楚。給你兩個網址,上面有著比較詳細的介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張雨2002 2011-03-16

西民間節日風俗

二月二 龍抬頭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日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藉以去掉昔日的穢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村,在二月二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

添倉節

添倉節,這是山西特有的節日。添倉節的具體日期是在每年舊曆正月的二十五日。添倉,是指農家往倉房囤子裡增添糧食。是當年要在原有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增加收成,多多增產,這就寄託了人們對於來年糧食豐收的良好願望。添倉節,在山西各地的過節方法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添倉節這天,象徵性地往糧倉裡新增糧食,有的地方則在添倉節這一天吃春餅、煎餅,並把餅投入到糧倉,名曰填倉、添倉。有的地方在添倉節,做“雨燈燈”,燈燈用谷面捏成,共捏十二個,小碗大小,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那些月的燈盞裡積的汽水最多,則證明了那個月雨澇。再根據種莊稼在那個月需雨水最多,推斷這一年收什麼,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桃花節

三月一日為桃花節,這真是一個特殊的節日。這個節日是在桃花盛開的季節。桃花節時,未婚女子,青年媳婦,甚至小孩子們都在衣襟上系繡花“桃子”,裡面裝有大蒜香草等,用桃紅色布料縫成,用各色絲線綴穗子,象徵青春美好,而且隱喻避災難,因為桃的諧音“逃”,起到護身符的作用。民間說法是,有了“桃符”,就可以安全渡過這一年了。

寒食節

每逢清明節的前一天,晉中一帶的老百姓家家戶戶不生火,不做飯,這一天吃冷食,當地人把這一天稱作“寒食節”。寒食節,已經延傳了二千多年。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做了晉國的國君,成了晉文公。在他分封大臣時,竟把“割股奉君”的老臣介子推給遺忘了。當派人去請介子推時,介子推已經揹著老母親躲到當時的鄔縣綿山上隱居起來。重耳於是下令焚山,企圖逼介子推母子出山,但事與願違,介子推至死不出山,與其老母抱著一棵樹死於林中。晉文公懊悔不已,即把綿山改為介山,鄔縣改為介休縣,而且把放火燒死介子推的那一天,即清明節的前一天,定為“寒食節”。

走麥罷

走麥罷,是山西晉南特有的風俗習慣,走麥罷,是新女婿在當地麥收結束後,帶著豐收後的喜悅心情,用新麥磨成的面蒸成一個大月形的角子饃去看丈母孃。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裡幸福安康,豐收的寓意。

乞巧節

乞巧節,是農曆七月初七,每逢農曆七月初七的晚上,民間姑娘與少婦有乞巧的風俗。由於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者是女性,人也稱之為“女兒節”、“少女節”。山西,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的地區,乞巧節的民間風俗也頗為盛行。在山西晉南一帶,是中國歷史上的古河東地區。往往在七夕這天,習慣用油麵糖果蜜作成巧果和西瓜敬牛郎與織女,為之乞巧。現在民間,往往在七夕夜全家吃西瓜以示紀念。還有的,七夕夜,姑娘媳婦於自家庭院、村中祠堂、針線包隨帶、燒香擺供,向織女乞巧。

敲鑼兒節

太原市婁煩縣的天池川,有條小河名叫天池河,河兩岸有大小几十個村莊,每逢農曆七月有“過節”的風俗。初一至月底,天天都有過節的村子。遇到過節的日子,和每年過春節一樣,家家戶戶門上貼著對聯。白天,男女老少敲鑼打鼓,穿著新潮的衣服扭秧歌,唱著預祝豐收的小調和祝賀天下太平的歌曲,載歌載舞,歡樂非常;晚間,如辦喜事一般,家家點旺火,放鞭炮,門上掛燈籠,還有八音會挨門逐戶吹奏,一直到深更半夜。因為“過節”,村村都敲鑼打鼓,所以,當地人把這裡的這一節日取名為“敲鑼節”。

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這個農曆時節,已是氣候轉冷時。民間老百姓迷信色彩嚴重,把這個中元節稱為“鬼節”。這時候的農村,人們扎紙縶,相繼給死去的親人送夾衣。大部分家庭,在“中元節”來臨之際,要蒸制各種造型的饅頭、麵塑,大部分農民要在這個時節上墳、掃墓、燒錢化紙,對故人示以祭奠,這種風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過 唱

太原郊區,有一種鄉俗,老百姓稱之為“過唱”。過唱時,鄉里人要請城裡的戲班到鄉間演出。過唱一般一年一次。多選在農曆正月十五、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左右,其他時間也有,農忙農閒錯開,形成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式。過唱既是民間的傳統風俗,也是鄉間重要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是鄉間串親戚、走朋友的節日,至今仍然“紅火”非凡。

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風雪冰冷 2011-03-16

“客家”原是當地土著居民對客居的外來戶的稱呼。“客”與“主”的身份原本是相對的,外來的人住得久了,慢慢變成老客,最後終於反客為主。客家人在舉家遷徙的過程中既保持了原籍優良的居住傳統,又融合了當地新的生活氣息,這使得他們有了由守反攻的資本。

圍屋 客家人的堡壘

贛南是指今天江西南部的18個縣市區,面積大約有3。96萬平方公里,人口達790萬。贛南客家民居年代久遠,最早的可追溯到明代的晚期。現存的民居大致可分為兩種型別,即“廳屋組合式”民居和“圍屋”民居。

圍屋是贛南客家名居的一個典型,顧名思義即圍起來的房屋,其外牆既是圍屋每間房子的承重外牆,也是整座圍屋的防衛圍牆。圍屋的大門門額上多有“某某圍”的題名,如磐安圍、燕翼圍、龍光圍等。

圍屋以龍南縣的最具代有性,也最為集中,往往一個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圍屋。在形式上,除大量方形圍屋,還有半圓形的圍攏式圍屋,近圓形圍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規則的村圍。結構上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構築的,也有青磚、條石壘砌的;體量上既有贛南最大的方形圍屋——關西圍屋,也有最小的圍屋——里仁白圍(俗稱“貓櫃圍”形容其小如養貓之籠)。

典型的圍屋,平面為方形,四角構築有朝外凸出一米左右的炮樓(碉堡),外牆厚在0。8至1。5米間。圍屋立面高二至四層,四角炮樓又高出一層。外牆上一般不設窗,僅在頂層牆上設有一排排槍眼,有的還有炮孔。屋頂形式以硬山為主。圍內必設有一至兩口水井。

圍屋的建築材料以磚石為主,牆體大多采用俗稱為“金包銀”的砌法,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牆體,用磚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內牆體,用土坯或夯土壘築。它與閩粵圍樓最大的區別是:贛南圍屋的防禦功能更為完善,圍屋四角所建的炮樓,其功用顯然是為了警戒和打擊已進入牆根或瓦面上的敵人。

圍門的設計上,也體現了防衛萬無一失的特點,故一般在板門之後,還設有一道閘門,有的圍屋則在閘門之後,還設有一道便門,板門之前再設有一道“門插”(柵欄門),為防火攻,門頂上還設計有漏水孔。圍屋的外牆高大厚實,沒有窗戶,只有對外射擊的槍眼。圍屋四周有象碉堡一樣的角樓。贛南的客家人一般稱堂為“廳”或“廳廈”,堂專指祠堂。稱一棟房子為“屋”,一間房子為“房”。廳是房屋的中心,許多棟“正屋”和“橫屋”連在一起便組合成了一幢大房子,這種構建實質上脫胎於古代中原庭院府第式的民居。

逼出來的“燕侶比翼”

在眾多的圍屋中,龍南“燕翼圍”是贛南客家圍屋中最高的一座。明末清初,粵贛邊境的楊村時有戰火。家道殷實的賴福之和弟弟上贈、上球,奉祖輩之囑外出避難。他們的第一選擇是位於黃塘高圍的親戚家,豈料對方無義,竟然殺害了前去探問的人。兄弟們只好改奔黃牛石避亂。待事息返鄉,看到滿目瘡痍的家鄉,遂萌生了建造高守圍屋的構想。公元1650年(清順治七年),這個浩大的工程正式開始,在之後的27年間,燕翼圍不斷壯大,最終修建完成。竣工後的圍屋呈方形,四層高15米,長42米,寬32米。建築總面積1344平方米,共有136房間。圍屋的功能區分配非常清晰,一層為膳食處,二三層為居室,四層則是用於戰略防禦的戰樓,共有58個槍眼。圍門有三層,門口有一生活用井,圍內有兩口暗井(平時以土埋之),一為水井,另一為糧庫井。因為高大易守,可閉關自守一年不出圍,而有“高守圍”之稱。公元1849,當時的府臺大人周玉衡應邀來圍屋做客,看到圍屋主人相敬如賓、便題字“燕翼圍”取“舉案齊眉,燕侶比翼”之意。圍屋自此便有了今天的稱呼。

比出來的關西圍

關西圍是贛南儲存最好、面積最大的圍屋。它的開基祖是徐名均,俗稱徐老四。因為姐姐嫁入燕翼圍而有機會常常去那裡做客。看到雄偉的燕翼圍,爭強好勝的他便暗暗決心有朝一日要蓋一座超越它的圍屋。

他天資聰慧,在姐夫的資助下,木材生意日漸興隆。而後來偶然得到的一塊免稅牌使他如虎添翼。很多商人歸附在他的“西昌”門下,他也因此財源滾滾,為西關圍的打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座圍屋呈正方形,長寬均為88米,圍牆高九米,厚兩米,佔地面積約為一萬平方米。圍屋四角各建有一座15米高的炮樓。整體結構如同巨大的“回”字,共有主房124間。

照壁的後面是圍主徐老四修的戲院。傳說每次開戲,他的大夫人誥贈五品宜人的賴氏便沉醉其中,此時徐老四邊從西門溜出,與他的另兩位張氏夫人到小花洲喝酒賞月。

客家文化:“移民”的精英聚落

有資料顯示,客家人構築的圍屋,源於東漢的塢堡。這種建築形式在兩晉南北朝時曾盛行中原。客家人聚族而居、耕戰結合的習慣,就源於那個時代。圍屋幾乎就是客家的象徵,客家人可以不住圍屋,但住在圍屋裡的,一定是客家人。

贛南史稱“南撫百越,北望中洲,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衝”。唐末五代時,大量中原難民擁入贛南,外來移民已遠遠超過原有的土著居民,從而極大地改變了當時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結構,於是,在此特定的歷史和地理環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個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住在圍屋裡的客家人,過著一種聚族而居的生活。這是一種有別於中國其他地區漢族的傳統生活。在一個大圍屋裡,常常住著幾百甚至上千的人,他們同姓、同宗,有的還是同一祖先的直系血緣後代。當圍屋容納不下時,長子的一支就被留在老屋,其他兒子則分出去再蓋新屋。

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另一方面又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客家人常常以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功勳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

客家人由於是遷徙才尋覓到安家的處所,所以勤奮、勇敢、智慧、與環境做鬥爭,是他們的品質。經過無數歲月的積澱,他們終於開創出了大好的局面: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無論國內還是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客家人有“東方猶太人”之稱,他們在各自的陣營裡發揮著驚人的創造力。

歷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遷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經濟比較發達的中原地區向人煙稀少、經濟落後的偏遠荒蠻地區而轉移的。一方面,他們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徵:始終崇尚華夏正統文化,崇尚詩禮傳家,極為注重對傳統、文化、語言、習俗的完整儲存,並以共同的生活樣式、習俗、信仰和觀念將自己緊密團結在一起;另一方面,他們又善於從當地少數民族中汲取養分,容納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華。

TIPS:

客家先民的6個“移民”時期

據考證,客家人的先民,有過6次大規模的南遷:

1。秦始皇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派兵60萬人“南征百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萬兵丁“南戍五嶺”。兵丁長期“戍五嶺,與越雜處”,秦亡後兩批南下的秦兵留在當地,成為首批客家人。

2。東晉時期 東晉“五胡亂華”時期,一部分中原居民輾轉遷入閩粵贛邊區。稍後,由於南北對峙,又有大約96萬中原人民南遷至長江中游兩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贛南。

3。唐末黃巢起義 安史之亂迫使大量中原漢人南逃,黃巢起義又有大批中原漢人逃入閩粵贛區。

4。宋南渡時期 宋南渡及宋末時期,金人入侵,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帶,另一部分士民南渡大庚嶺,入南雄、始興、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後由虔州入汀州;或滯留贛南各縣。

5。明末清初時期 當時,生活在贛南、粵東、粵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這次大規模的遷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稱作“西進運動”。

6。太平天國時期 太平天國時期,為避戰亂一部分客家人遷徙到南亞,有的被誘為契約勞工,被押往馬來西亞、美國、巴拿馬、巴西等地。

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乳房以摸 2013-03-04

去死吧!哈哈哈哈哈

作文 內容是龍南的飲食或客家民居習俗、服飾特點~~~1215203966 2011-03-16

12222222222221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