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夷陵之戰?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8-30

什麼是夷陵之戰?易書科技 2019-02-03

赤壁之戰後,魏、吳、蜀三國鼎立的局面逐漸形成。西蜀和東吳圍繞荊州的歸屬問題,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雙方矛盾加深。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蜀漢荊州守將關羽率軍北攻襄陽、樊城,與曹軍大戰,孫權乘機派呂蒙偷襲關羽的後方江陵。關羽聞訊率軍回救,兵敗被殺,孫權佔領了荊州。

黃初元年(公元220),曹丕代漢稱帝,建立曹魏。章武元年(公元221)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劉備稱帝后,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荊州,準備大舉伐吳。諸葛亮、趙雲等人對劉備此舉不持贊同意見,認為曹魏是國賊,而孫權不是。現在曹操雖死,但曹丕篡漢,正好應該順應民心去討伐凶逆。從目前的局勢看,大舉伐吳對蜀漢是不利的。持這種意見的人還有許多,他們也都再三勸諫劉備不要出兵伐吳。此時的劉備已然做了皇帝,既志得意滿,又報仇心切,根本聽不進去眾人的意見,他固執己見,決意伐吳。

這年七月,劉備親率五六萬大軍,大舉伐吳。孫權面對劉備強大的攻勢,為了保證荊州不再失守,將都城從建業(今江蘇南京)遷到了武昌(今湖北鄂城)。同時,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五萬人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

劉備在東進的過程中,又得知了張飛被殺的訊息。而且殺害張飛的張達、範強又投奔了孫權。劉備聽罷,猶如火上澆油,更加堅定了他伐吳的決心。孫權雖然佔領了荊州,但他仍不願意破壞業已形成的孫劉聯盟。他得知此事後,曾派遣使臣向劉備求和,南郡太守諸葛瑾也給劉備寫信,勸他罷兵,但都被劉備拒絕了。

劉備首先派遣吳班、馮習率先頭部隊,在巫縣(今四川巫山)擊敗吳軍,佔領了秭歸。治中從事黃權勸說劉備應坐鎮後方,劉備不聽,以黃權為鎮北將軍,駐紮長江北岸,自己親率大軍繼續向長江南岸進發。同時,劉備還派侍中馬良到武陵,聯絡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助作戰。

吳軍大都督陸遜雖然年輕,但沉著冷靜,機智勇敢。他認真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實力以及地形等情況,認為劉備率軍東下,銳氣正盛,求勝心切,而且居高守險,難以立即攻破,吳軍應該避其鋒芒,等待時機,後發制人。當時,吳軍將領們都不理解陸遜的意圖,認為陸遜年輕膽小,十分不滿。在陸遜的耐心勸說下,終於說服了眾將。陸遜命令吳軍退出山地,將數百里的山地留給了蜀軍,把軍隊後撤到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帶,等待蜀軍的到來。

章武二年(公元222)正月,吳班、陳式的水軍已進入夷陵(今湖北宜昌)地區,在長江兩岸駐紮。劉備沒有料到陸遜會採取堅守不戰的戰略,不得已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的土地上設立了數十座營寨,犯了兵家大忌。從正月到六月,雙方相持不決。劉備為求速戰,派人到陣前罵陣,陸遜毫不理睬。為了引誘吳軍出戰,劉備又派吳班率數千兵馬在平地紮營,還在山谷中埋伏了8000人馬。吳軍將領紛紛要求出兵,陸遜識破了劉備的計策,穩住軍心,仍然堅守不戰。此時正值暑熱季節,蜀軍將士酷熱難耐,加之兵力分散,運糧困難,軍心開始渙散。劉備無奈,只得將水軍轉移陸上,在深山密林中紮營,等到秋後再發動進攻。

此時,陸遜認為反攻的時機到了。陸遜首先向蜀軍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進攻,雖然沒有取勝,陸遜卻從中找到了擊敗蜀軍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火攻。

一天夜裡,天氣像往常一樣,依然潮溼悶熱。疲憊不堪的蜀軍懶散地沉入夢鄉。劉備在大營中煩躁不安,久久難以入睡。他不知道,災難正在一步一步向自己逼近。陸遜命令士卒們每人各帶茅草一把,乘著沉沉的夜色,做好放火焚燒蜀軍營寨的一切準備。一聲令下,所有到達蜀軍營寨的吳兵一齊點火。剎那間,火借風勢,蜀軍營寨被熊熊烈火吞噬了。數百里的聯營變成了一條火蛇,拼命地掙扎著。陸遜乘蜀軍大亂之際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朱然率軍率先突破蜀軍前鋒,與韓當所部切斷蜀軍退路。潘璋率兵擊敗蜀軍馮習率領的軍隊。諸葛瑾、駱統、周胤等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吳軍連破蜀軍營寨40餘座,並用水軍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絡。蜀將張南、馮習和少數民族部族首領沙摩柯等陣亡,杜路、劉寧等投降了吳軍。

劉備倉皇逃遁到夷陵西北的馬鞍山,部署軍隊,憑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從四面圍攻,蜀軍再次被殺得大敗,車船、器械及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數萬將士喋血沙場。劉備乘夜突圍,逃到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暫避一時。鎮北將軍黃權在長江北岸防禦魏軍,劉備戰敗後,黃權的歸路為吳軍所截斷,不得已率眾降曹。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吳將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張乘勝追擊,陸遜顧忌曹魏乘機偷襲後方,不宜深入蜀境,下令撤兵。

建興元年(公元223),兵敗白帝城的劉備由於在夷陵之戰中遭到重創,一病不起。他自知不久於人世,便將諸葛亮等人請到白帝城託付後事。四月,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逝。

夷陵之戰,以吳軍取勝告終。由於劉備的固執,葬送了自己和數萬將士的性命,葬送了來之不易的孫劉聯盟,葬送了諸葛亮苦心經營的三國鼎立局面、也為偏安一隅的蜀漢政權敲響了喪鐘。

什麼是夷陵之戰?zhuoludian 2019-03-17

魏吳蜀三國決定國力強弱排名的一場戰役,交戰方主要是蜀漢與東吳。不同於以少勝多確定袁曹誰主北方的官渡之戰,以及奠定孫劉曹此後三國格局的赤壁之戰,吳蜀為爭奪荊州歸屬的這場夷陵之戰,則是確定出了魏吳蜀三國各自的國力強弱。

孫劉雙方交戰的兵力基本相當,進攻方的劉備可能總兵力還不及防守方的孫權佔多少優勢,但劉備藉著順江而下的地理優勢,戰爭初期一度把東吳打的很被動,但是經過吳國大將陸遜的沉著指揮穩定了戰線,將蜀漢軍隊的攻勢壓縮控制在宜都郡的夷陵一線,蜀軍被阻擋未能更一步進兵到荊州腹地。戰役勝負的天平漸漸朝著,奪回主動權的東吳一方傾斜。

東吳經過一年的堅守不戰,拖垮了傾國之力勞師的蜀軍,待劉備全軍疲憊不戒時,配合火攻發起反擊,大敗蜀漢經年積累的大量有生力量,使之與東吳的國力差距進一步拉大,落入魏吳蜀三國排名最末一名,並徹底失去了橫跨荊益二州,東西共同出兵北伐的立國戰略,從此逐步走向衰亡的歷史結局。

而之後魏吳蜀三國持續相爭互耗,也向世人揭示了三國之間軍閥利益角逐的本質。哪怕其後吳蜀二個南方政權又再度聯合起來,也逐漸失去了與中原曹魏相抗衡的實力,讓最後司馬氏完成統一做了鋪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