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10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遠景教育17 2022-07-27

日月盈昃 (rì yuè yíng zè),辰宿列張 (chén xiù liè zhāng)。

翻譯:

太陽昇起來,又落下去。月亮滿了又缺,缺了又滿。星辰閃爍張布,列滿了星空。

解析:

中國的天文學不同於西方的天文學有著自己的獨立的一套體系,是中國古代傳統科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我們知道不管是月亮是地球的行星,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他們和天上其它的星辰是一樣的。

在漫天的星斗之中月亮距離地球38萬公里,太陽距地球15億公里,容易觀察;再加上太陽和月亮在地球上觀察大小相差彷彿,所以中國古人把太陽和月亮相對應稱之為太陽星和太陰星。太陽星上古人認為有太陽神宮裡邊住著三足金烏,太陰星上古人認為廣寒宮裡邊住著有嫦娥、桂樹和玉兔。

太陽星和太陰星,再加上我們從地球上看上去特別明亮的金木水火土五顆太陽系的行星一起唄古人稱之為七曜,或七政。現在日語裡面從星期一數到星期天,他們還再稱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金曜日等等,指的就是這七星。從七曜的命名上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古人的思想,就是陰陽五行。

盈指的是盈滿,與之對應的就是虧缺,蘇東坡《水調歌頭》“月有陰晴圓缺”。

中國古人最早的天文曆法夏曆便是以月亮的一次圓缺為一個月,每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太陽還未下山月亮便已升起一陰一陽相對而望故稱之為“望”。在古詩文中古人常常用“望”字代表十五,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三月之望”的意思就是三月十五那天。

每個月的月初沒有月光叫朔,《說文解字》“朔,月一日始蘇也”;每個月的最後一天也沒有月光叫晦,《說文解字》“晦,月盡也”。

初三到初七,月亮是個可愛的月牙就像一彎弓,古人說“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這時候的月亮叫新月;到了二十以後月亮時候月亮又變成一個月牙,古人感嘆月亮日漸殘缺稱之為殘月。因為新月的弓弦在上,所以又稱之為上弦月;殘月的弓弦在下,所以又稱之為下弦月。明朝人施槃,穎悟過人,喜愛學習。十歲時,有人帶他拜見一位張楷(因曾官居明都察院、都御史,所以人稱張都憲)。張都憲見他聰明伶俐,便出對考他:“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月,下弦月。”施槃隨口對道:“朝霞似錦,暮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張都憲一聽大喜,連稱“孺子可教”。

昃,指太陽西斜,《易經》“日中則昃”。古人認為太陽每天都坐著九條龍拉著的輦車在天上行走,這條太陽行走的道路便是黃道,也就是一年之中太陽在天空中的執行軌跡。

黃道一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一宮30度,每月走一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一個周天。

另外還有白道和赤道,白道就是月亮繞地球一圈的執行軌跡;赤道就是地球南北極之間的一條想象中的線,這條線把地球平均分成南北兩個半球。天文赤道是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以此為標記,天球上才有對應的九州分野。《漢書·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黃道,一曰光道。”

黃道一個周天360度,分成十二個等份,叫做黃道12次或12宮。從子到亥,一宮30度,每月走一宮,十二宮走完,太陽轉了一個周天。十二次初見於《左傳》、《國語》、《爾雅》等書,主要用於記木星的位置。漢以後定型。據《漢書·律曆志》記載,十二星次的名稱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辰宿列張,語出《淮南子》:“天設日月,列星辰,調陰陽,張四時。”

廣義的辰是星體的總稱,俗稱星辰。狹義的辰是北辰,指的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屬於現代天文學的大熊星座,可以用來辨方向、定季節。辰又指太陽所行黃道十二宮(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辰宮。

廣義的宿指的是星宿。中國天文學最鼎盛的時代是隋唐時期,那時的星域分割槽,把視天球分成三大圈,又叫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垣是院牆,就是把星域分成三進的大院套。然後再按東西南北,像切西瓜一樣把星域分成四塊,每一塊選擇七組星辰,每組都是恆星。所謂恆星就是不動的星,像太陽一樣,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這樣,一萬年還是這樣,永遠不變,便於觀察,便於比較。每一方有七組星宿,四七二十八,加起來是二十八組,就是二十八宿。

按中國古人的說法: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實際上,是把28宿連起來以後,看它的形狀像這四種動物。、

東方蒼龍,一共有七組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把它們用線連起來,活像一隻回首收翹、奔騰不已的龍。龍宿居東,在季為春,升發溫和。

南方朱雀七組星宿,“井鬼柳星張翼軫”,好像一隻展翅的孔雀。

西方白虎,“奎婁胃昴畢觜參”,連起來的形狀像只張口的老虎。

北方玄武,“鬥牛女虛危室壁”分成兩組,一組像條蛇,另一組像只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