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體詩運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03

新體詩運動匿名使用者2022.04.22 回答

我國古典詩歌發展到唐代,進入了輝煌燦爛的全盛時期。不但名家輩出,佳作如林,數量超過了西周至南北朝歷代之總和,而且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題材領域的拓展、創作方法的多樣化、體制的完備成熟等方面,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白花競放,蔚為大觀。

唐初三、四十年間,詩壇上依然瀰漫著“以綺錯婉媚為本”的梁陳宮掖之風,即使雄才大略的太宗李世民也未能盡免。只有極少數詩人,如追慕晉宋間質樸率真餘韻的王績,他擺脫羈絆,自拔流俗。高宗、武后時,王勃、楊炯、盧照鄰、蘿賓王、沈佺期、宋之問陳子昂等相繼登上詩壇,風氣逐漸變化。沈、宋雖多點綴昇平的奉和應酬之作,但在離開宮廷、貶謫荒遠之後,也寫出了一些較有生活實感的詩篇,而在律詩形式的定型方面,亦功不可沒。號稱“四傑”的王、楊、盧、駱。位卑而才高,把詩歌從宮廷移到了市井,從臺閣移到了江山塞漠,雖在詞采上尚未脫盡南朝的綺麗,但氣象畢竟不同。其後,劉希夷和張若虛進一步發展了七言歌行,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陳子昂標舉“風雅興寄”、“漢魏風骨”,在詩歌理論和創作實踐上表現了鮮明的革新精神。

從玄宗即位到代宗大曆初年的半個世紀,通常成為盛唐時期,詩歌的發展達到了繁榮的頂峰。不論是五古、七古、樂府、歌行,還是五、七言近體詩,都呈現出特異的光彩。社會各方面的現實生活,都在詩人的筆下以各種體制和風格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孟浩然、王維、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繼承陶淵明和二謝(謝靈運、謝脁)的傳統,詩多取材山水田園。孟詩注重總體印象和情緒的把握,風格沖淡而富於韻味;王詩擅長描摹幽靜空靈的景色,著筆成繪而時寓禪意。以高適、岑參為代表的一派詩人,則較多地描寫邊塞征戍生活。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其基本特徵,也反映了軍中的矛盾不平和征夫思婦的幽怨。高、岑均擅長七言歌行。前者尚質主理,氣骨遒勁;後者尚巧主景,奇瑰峭拔。王昌齡、李頎、王之渙、王翰等人的邊塞詩,雖多寡不一,形式有別,但也各有特色。雙峰並峙的偉大詩人李白和杜甫,是盛唐詩壇最傑出的代表。李白的詩歌,繼承並發展了前代浪漫主義創作的成就,以他鮮明強烈的愛憎感情、豪邁不羈的性格、神奇莫測的想象、驚世駭俗的筆墨,抒寫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伴隨著對政治黑暗以及整個社會秩序的猛烈抨擊。其歌行打破了初唐整齊駢偶的拘束,淋漓盡致,清雄奔放。其五、七言絕句則深遠醇美,體現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審美理想。有“詩史”美譽的杜甫詩歌,廣闊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的時代風貌,“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的情懷。是其最突出的崇高理想。杜甫總結併發揚了《詩經》、漢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即事名篇,無復依傍”,開拓了一條通向現實、通向人生的創作道路,又“別裁偽體”、“轉益多師”,抒情敘事兼工,古體近體並擅,確是“盡得古今之體勢而兼人人之所獨專”,把現實主義詩歌推向一個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階段。

隨著以“雙子星座”李、杜為主要代表的詩人們的隱沒,唐代詩歌進入了中唐時期。這一階段,大致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是巨星隕落後的相對沉寂時期。當時名聲頗高的所謂“大曆十才子”,實際成就並不大。步武王、孟的劉長卿、韋應物以山水詩見稱,較有特色。元結、顧況等人反映現實的作品,可視作杜詩的同調,也是杜甫與白居易之間的橋樑。從貞元中到文宗大和初約三十年,為後一階段,是繼盛唐之後的又一個高潮時期。不同風格流派的優秀詩人相繼出現,對詩歌發展的方向,從各個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李紳等人繼承杜甫的傳統,進一步強調詩歌的“美刺”作用,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倡導新樂府運動,努力創造一種“質而徑”、“順而肆”的詩風。與此相反,以韓愈為首,孟郊、賈島等為羽翼的一派詩人,尚古拙,好奇險,標榜“陳言務去”、“詞必己出”,另闢“橫空盤硬語”一路。除了這兩大派之外,李賀、柳宗元、劉禹錫也是這一時期很有成就的詩人。李賀大量運用比興,更注意鍛造新警奇詭的詩句;柳宗元的模山範水之篇比王、孟更著意刻劃,詩風峻潔而清腴;劉禹錫則又不同,他力求在文人詩與民歌之間闖出一條新路,可謂別創天地。

從文宗大和、開成之後直至唐亡的七、八十年,史稱晚唐。這是唐皇朝的黃昏和沒落時期,也是唐詩的晚霞餘照時期。隨著國勢的衰危動亂,詩壇面貌也有很大變化。前二、三十年間,以杜牧、李商隱最為傑出,無論古體、近體,都有成就,在藝術上有新的發展。杜牧的七絕熔清新俊朗於一爐,詠史、感懷、抒情、寫景,無所不勝。李商隱尤長於七律,深婉綿邈,自成一家。他們的詩歌無論是憂時憫亂、抒政治懷抱,還是寫身世際遇、愛情生活,常常流露出濃厚的感傷情調。後五、六十年間,詩人數量不少,但造詣均未臻一流。詩風則漸趨華豔纖巧,轉向超脫一類的審美追求。這一階段,有一派繼承了白居易新樂府傳統的現實主義詩人,值得重視。比較有名的是皮日休、聶夷中和杜荀鶴。他們活躍於黃巢起義前後的詩壇,自覺地實現著“言論關時務,篇章見國風”的文學主張,感情憤激,筆鋒犀利,語言淺近,成為唐詩頗有光彩的結響。

在詩歌高度發展的環境裡,隨著城市經濟的繁盛和燕樂的流行,唐代還興起了一種合樂歌唱的新詩體——詞。現傳最早的唐代民間詞是在敦煌發現的曲子詞,題材廣泛,作者眾多,“有邊客遊子之呻吟,忠臣義士之壯語,隱君子之怡情悅志,少年學子之熱望和失望,以及佛子之讚頌,醫生之歌訣”(王重民《敦煌曲子詞集敘錄》),但藝術上還比較粗糙。中唐以前,文人詞的創作還不普遍,張志和、戴叔倫、劉長卿、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的作品,大都具有清新明暢的特色。相傳李白也曾染指,但至今未有定論。到了晚唐,湧現出了一批以填詞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文人詞家,溫庭筠是最著名的代表。溫善詩,與李商隱齊名,又精於音律其詞用語穠豔綿密,造境隱約幽深,在詞體的藝術特徵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題材偏於閨情,雖律精韻勝,但類不出乎綺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