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在哪幾個省境內?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09-15

江南在哪幾個省境內?天下務實 2006-06-11

江南由江左\江右組成

江左————上海\浙江\蘇南\皖東南

江右————江西\皖西南

歷史上的江南始終徘徊在古代揚州(上海\浙江\江西\福建\蘇南\皖南)區劃

戰國時期,江南人主要有吳族,越族(甌——-浙東\於——浙贛\揚——-贛\閩)

孫吳時期,江南被稱呼為江東揚州

唐朝時期,江南擴大了,把荊州納入了江南西道

五代時期,江南地區基本由南唐\吳越兩個政權控制

宋朝時期,江南已初步形成了現在江南的雛形——-江南東路(今南京地區、皖南、贛東北)\江南西路(今江西大部、鄂東南)\兩浙路(今浙江、上海、蘇南三市)

元朝時期,江南被分為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已經定型,江南四省(江蘇——-上海當時屬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的稱呼便開始了。

現江南地區

語言上,土著語言有吳越、贛、客家、徽,外來語言有江淮官話

經濟上,江左發達、江右落後

文化上,中國三個文化大省——江蘇、江西、浙江

交通上,主要鐵路為浙贛線、京滬線、皖贛線、京九線

江南在哪幾個省境內?公子姓肖 2006-06-09

一般地說江南就是指的長江以南江浙,蘇北地區,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解釋。

請看這篇文章。

何處是江南

“江南”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其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唐太宗將天下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將江南道細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此後,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漸穩定在今蘇南、浙北一帶,直至今天

從“江東”、“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來如恆河沙數般的各式地名中,最為奇妙的應該數“江南”了。

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到隋代為止,它所指的地域範圍與後來大相徑庭,那時它主要指長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帶。

江南”的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這個地方起先是被叫作“江東”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項羽被流氓皇帝劉邦擊敗,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願選擇自刎也不願意逃回老家,那個“江東”指的其實就是後世的“江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國傳統中有以左代東、右代西的習慣,這一地名又被雅稱為“江左”,在公私文書及各類著作、文學作品中使用十分頻繁。

從“江東”、“江左”而變為“江南”,起源於唐代的貞觀十道。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據說唐太宗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記不住,只好將它們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一大片地區。由於這一次區劃的數目實在太少,南方各區大多過於廣袤,到了風流天子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將道的數目增加到15個。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地區。

唐朝的“地域歧視”

唐朝人對於各區域的觀念是非常有意思的。當時的人非常強調地域差異,動不動就把南北掛在嘴邊,可是被舉出來進行對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如“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獨知”(王智興)之類。

“塞北”我們知道那是從遼水之東一直綿延到賀蘭山、六盤山以西的一個漫長而遼闊的地帶,那裡總是令人想起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寒冷、風沙、荒漠,以及殘酷的人文環境如戰爭、白骨。而江南呢,從空間位置上它並不位於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來是因為它處於環境質量的另一個極端,此地從南朝以來便是有名的“佳麗地”。

這種對比方式讓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區之間大致是一個平行的關係,沒有哪一個區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現。當時較為突出的地域成見是“山東”(太行山以東)與關中的對立,兩個地方的人經常相互取笑、鬥氣。史載唐太宗曾在宴席上談起山東人如何如何、關中人又如何如何,言辭間頗有“同異”,有個大臣叫張行成的當即跪奏說:“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以東西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過來。

而在南方,各區域之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關係。嶺南自不用說,因為地多瘴癘,當時中原人覺得去那裡頂多只能撿回來半條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為僻處西南一隅,有“蜀道難”之稱,給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杜甫有聯著名的詩:“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由此可見一斑。

揚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夠讓人想起南方的好來的是“江淮”。但是,這個地名包含著這層�逡丫�塹攪頌坪篤冢�窈�稀⒏=ǖ鵲匾丫�環蕁9�ゲ簧偃訟氳比灰暈�敖�礎敝傅氖淺そ�突春又�淶哪強櫚賾潁�涫擋皇牽�諤迫說母拍鈧校��恰敖�稀焙汀盎茨稀繃礁齙賾蛑�偷募虺啤!盎茨稀輩攀淺そ�突春又�淶哪歉齙賾頡?

“淮南”是好地方,當時留下來一個著名的口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僅此一處而已,周圍的地區還是不行。“江南”在上文提到開元時(733年)已有“江南西”、“江南東”之分,到了唐後期,“江南西”已經簡稱為“江西”,照此邏輯,“江南東”該簡稱為“江東”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它的優勢地位由此可想而知。

唐後期的“江南”有廣狹兩層含義,廣義地說,它指貞觀十道中的江南道。由於安史之亂以後道(方鎮)的數目增加到幾十個,並且轉化為事實上的高層政區,此時仍常用貞觀十道作為一種提綱挈領的地域概念。唐後期定期編纂的一種類似於現在行政區劃圖冊、並附有詳細文字說明及統計資料的文獻便叫《十道錄》或《十道圖》。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狹義,即唐中葉的“江南東道”,此時它已分屬宣歙、浙東、浙西三個觀察使管轄。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對於兩浙處於邊緣,張九齡曾有“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之句可以為證。而浙東(今浙東、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兩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於吳和越的區別,在當時人心目中,吳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雖然江南的邊緣時伸時縮,例如有時人們把地處江北的揚州也視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穩定地以今蘇南、浙北為中心。

參考資料:http://iask。sina。com。cn/b/388418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