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的談話》讀書分享16——後設語言模式1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0-30

《改變人生的談話》讀書分享16——後設語言模式1吃瓜小能手17 2022-06-22

後設語言模式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跳出負面框架 。

為什麼有些人會因為別人的幾句負面言論就得了抑鬱症?為什麼網路暴力的影響如此之大?

之前韓國明星崔雪莉受到網路言論的攻擊從而抑鬱自殺,負面的言論攻擊就像一把利劍一樣,直擊心靈,那我們要如何給自己建造一座防禦負面攻擊影響的保護傘呢?

有句話說的好,“地圖不是疆域,但是你的地圖就是你的疆域”。

我們的世界就存在於我們的認知地圖中,正所謂“ 存乎中,形於外 ”,我們內心的變化一定會在外部世界表現出來。我們想要改變外面的世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改變內在的地圖,因此,要破掉負面的框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拓寬我們的內在地圖,如此,就可以擴張我們外在的世界。

那麼,我們要如何擺脫他人對我們施加的負面框架呢?具體該怎麼做呢?

單純地忽視並不能夠擺脫負面框架,而會讓這顆負面框架的種子在我們心中深埋,我們需要化解掉它

首先,先 察覺。 語言往往是片面性的,我們接受到的訊息很有可能被刪減過,因此,我們先對話語進行審察

話語中資訊的遺漏會給聽者造成很大的理解偏差,我們的大腦會根據自己的關注點不同,而遺漏一些資訊,同時選擇一些資訊 。

面對刪減過的話語,我們只需要做到 詰問 。

在與人溝通時,言簡意賅很重要,但是言簡意賅不代表可以把重要的資訊刪減掉,當有人想用這種辦法迷惑我們的時候,我們及時把刪減掉的資訊補充完整就能避免負面催眠

流言是怎麼形成的,就算透過放大扭曲事實而形成的。扭曲語言有五種型別: 猜臆、因果、複合等同、預設、虛泛化 。

(1)猜臆

猜臆就是聲稱自己知道對方的想法或感受,事實上只是主觀猜臆。

面對猜臆,我們要需要挑戰說話者判斷的依據,

比如說,

你是怎麼覺得我看不起你?

你為什麼會這麼想?

“你根據什麼做出這樣的判斷?”

“你是怎麼知道的?”

“是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2)因果

用錯誤的因果關係得出一個負面框架來影響我們

挑戰這兩者的因果關係,讓當事人看到這兩者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負面框架就被破解了 。

比如:“你的心情是由天氣決定的嗎?天氣跟你的心情沒有什麼直接關係吧?”當我內心存在這種不正確的因果關係時,我們需要時刻考究自己

(3)複合等同

和因果類似,複合等同是把兩件事強加等同

要想破除這種負面框架,就要挑戰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絡,證實這兩個事情是無法等同的 。

(4)預設

對方在話語中對你有負面的預設

破除這種框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出那個隱藏的預設,並且挑戰它。

以上面的句子為例,這句話隱藏的假設就是“你過去賭博”,所以,你可以這樣迴應對方:“啊哈,你怎麼會問這樣的問題?難道你有賭博的習慣?”這樣一反問,你就把隱藏的預設破於無形。

(5)虛泛詞

用一些空泛的詞來是我們進入負面框架

應對這類負面框架的影響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下歸類把詞語具體化,或者把名詞化的動詞迴歸為一個過程 :

這樣,只要你把虛泛詞下歸類,籠罩在你頭頂的陰霾自然就煙消雲散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