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裡面的“重”字何解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2-07

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裡面的“重”字何解跡元大2626 2017-06-25

古語云:「人到無求品自高。」淡泊是一種超然的生活態度。大凡思想修養到一定境界的人,都能正確認識名利得失、成敗譭譽,達到泰然不動心的境地,所謂「成固欣然,敗亦可喜」。「淡泊」是中國人的一種道德修養,也是一種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曾說:「恬淡為上,勝而不美。」後人一直讚賞這種「心神恬適」的意境。

諸葛亮在《誡子書》的開篇便諄諄告誡他的子弟,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所謂「淡泊」、「寧靜」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慾,以塑造一種超然的、非功利的人生態度與高尚的道德情操。諸葛亮當年原是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可謂「淡泊」、「寧靜」之極。然而,其心憂國家,有澄清天下之志,併為此做了長期的不懈努力,讓雄才大略的劉備發出「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的慨嘆(《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助劉備聯孫權抗曹操,成就帝業;輔劉禪勵精圖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由此,我們不難看出諸葛亮一生對「致遠」的執著;可是他從不貪圖功名利祿,擺正自己的位置,堅定自己的方向,心胸開闊,為安邦護國而無怨無悔地奉獻己力。這就是不求名利的最高典範。

結語--是非名利轉眼過

清乾隆年間文人鄭板橋在《道情十首》的開場白中,藉詞明志,用曲述情,無非要人放下名利,擺脫煩惱,恬適淡泊,清心自在。他說:「楓葉狄花並客舟,煙波江上使人愁;勸君更盡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頭。」他的《道情十首》固然是以筆墨遊戲人間,但字裡行間,字字辛酸,句句呼喚,他的目的,無非在「覺爭名之輩,醒奪利之人」;他在另一首詩中寫道:「茶香酒熟田千畝,雲白山青水一灣;若是老天容我孏,暮年來共白鷗閒;船中人被利名牽,岸上人牽名利船;江水滔滔流不息,問君辛苦到何年?」人生除了名利之外,有何更高更長久的價值呢?什麼才是成功的人生呢?什麼才是有意義的人生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