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虔休字君佐文言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3-01-15

王虔休字君佐文言文成大文化17 2022-10-24

1。 王振辰,字君貺文言文

翻譯 王拱辰,字君貺,開封鹹平人。

原名拱壽,十九歲時考取進士第一名,仁宗賜名“拱辰”。任懷州通判,直集賢院,歷任鹽鐵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

慶曆元年(1041)為翰林學士。 契丹使者劉六符曾對賈昌朝說“:一條界河有什麼險要可言?乘一葉小舟就可以渡過來,將士們投下馬鞭就可以填平。

或者,挖掉河堤,做十萬個裝滿沙土的袋子放在上游,隨時都可以打通道路。”仁宗將這一問題同拱辰討論,拱辰說“:打仗總是要搞陰謀的。

對方果然能這麼辦,不應該告訴我們,這必然是在說大話。設定險阻保衛國家,先王就是這樣乾的,祖宗也是利用險要地形抵禦敵人的。”

不久,契丹又派劉六符來,要求宋割讓關南十縣,並指責當年太宗伐燕是無理取鬧,師出無名。全朝廷上下都不知該怎樣對答才好。

拱辰說“:當年王師徵河東,契丹既已同我們互通往來,卻又襲擊石嶺關以支援河東反賊。太宗生氣,於是回師伐契丹,怎能說沒有道理?”於是寫回書說:“先有石嶺關的交鋒,後來才有薊門之役。”

契丹得到答覆後,恢復了和好。仁宗高興地對大臣們說“:若不是拱辰熟悉歷史,還真難答覆啊。”

拱辰又代理開封知府,任御史中丞。夏竦當上了樞密使,拱辰說:“夏竦主持西部邊務時,沒有什麼建樹,無功而還。

現在讓他主持國家的兩大最高軍、政機構之一,怎樣表率天下?”因而同皇帝當面爭執,言辭激烈。皇帝沒有想通,陡然起身,拱辰上前牽住他的衣角。

皇上最後聽了他的話,夏竦離職。又說:“滕宗諒在慶州所作所為違背了法度,而僅僅降級調任虢守,恐怕以後邊臣都會像他一樣了。

應該施以重罰。”皇上沒有聽從,他就請假回家,請求降職降級。

於是皇上將滕宗諒調到嶽州,命令拱辰繼續負責原先的工作。拱辰拜見皇帝時,皇帝說“:你們這些參謀官,各陳己見就可以了,不要以為朝廷沒有采納你們的某一建議就是壓制你們,而輕易地離職,沽名釣譽。

從今以後你們覺得應該說的,就儘量說出來,不要有所迴避。” 僧紹宗以鑄佛像為名欺騙老百姓,京城居民爭相將金子投入煉爐中,後宮也出錢幫助他。

拱辰說“:西部連年派兵駐守,我們卻將財費用於不該用的地方,這會導致軍心動搖,引起民怨。”皇上就下令禁止了僧紹宗的這一活動。

蘇舜欽在進奏院時宴請賓客,王益柔醉作《傲歌》,拱辰勸蘇的下屬魚周詢、劉元瑜舉報這件事。結果蘇、王被貶謫到遠方,一起宴會的人都被驅逐到地方上去了。

當時執政大臣是杜衍、范仲淹,他們對傳統規章制度多有改革,拱辰的朋友感到不安。舜欽、益柔都是范仲淹推薦提拔上來的,舜欽又是杜衍的女婿,因此,拱辰借這個機會搞翻了這批人,當時輿論很是瞧不起拱辰的為人。

後又以翰林學士身份代理三司使。因為推舉富民鄭旭不當,出任鄭州知州,又先後遷任澶、瀛、並三州。

幾年後歸來,任學士承旨兼侍讀。皇上在邇英閣存放《太玄經》和占卦用的蓍草,對拱辰說“:我常研讀這些。

你也瞭解這些嗎?”拱辰作了回答,並說:“希望陛下注意儒家的經典《六經》,再以記錄歷代興衰盛亡的史書為輔助就夠了,這些雜書不足以為學。” 至和三年(1056),重新任三司使。

出使契丹,與契丹主在混同江會面,一塊兒飲宴釣魚。契丹主每次釣到魚,必定替拱辰斟酒,親自彈奏琵琶助酒興。

又對其丞相說:“這位是南朝的少年狀元,考取翰林十五年了,因此我要特別厚待他。”回來後,御史趙扌卞認為他的行為不合禮制“:他日契丹使者如果以此為例來要求我們,我們又怎樣拒絕呢?”湖南轉運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顓賤價強買死商人的珠寶,罪行敗露後被抓,拱辰將全部珠寶都賄賂給了後宮,趙扌卞也一併彈劾這件事。

改任宣徽北院使,趙扌卞說:“宣徽之職位,本來是給有功勳的人的,只有前任執政大臣和節度使才能獲得此職位,拱辰怎麼能汙辱這一職務呢?”於是讓他以端明殿學士身份知永興軍,先後主管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累官至吏部尚書。 神宗即位後,照資格拱辰應轉任僕射,歐陽修以為僕射是宰相級別,不應按資排輩,只任命他為太子少保。

熙寧元年(1068),又召他回來任北院使。王安石任參知政事,討厭他老同自己作對,趁兩位宰相有事之機,趕他去管應天府。

八年(1075),入朝見皇帝,任中太一宮使。 元豐初年(1078),轉任南院使,賜給他金方團帶。

再次判大名,改任武安軍節度使。三路長官編制老百姓的戶籍建立保甲制度,天天招集百姓訓導,禁令苛刻急躁,老百姓往往被逼去做盜匪。

郡縣官隱瞞這些情況,不敢上報。拱辰毅然上書指責其弊端“:不僅僅老百姓的物質利益大受損害,而且耽誤他們的務農時間,這是在用法律來迫使他們犯罪。

他們逐漸演化為大盜的徵兆已經可以看出來了。縱然不能全部廢除這些辦法,也應該讓那些最窮苦、承受能力最差的百姓免於受害,緩和一下形勢。”

當權者指責拱辰抗拒新法,拱辰回答說:“這是老臣在盡忠報國啊。”接連上奏不停。

皇帝醒悟了,於是第五等戶得以免受其害。 哲宗即位,遷任彰德節度,加封檢校太師。

這年死去,終年七十四歲。追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懿恪”。

2。 郭宗皋,字君弼文言文

郭宗皋,字君弼,福山人。嘉靖八年進士。選庶吉士。尋詔與選者皆改除,得刑部主事。擢御史。十二年十月,星隕如雨。未幾,哀衝太子薨,大同兵亂。宗皋勸帝惇崇寬厚,察納忠言,勿專以嚴明為治。帝大怒,下詔獄,杖四十釋之。歷按蘇、松、順天。行部乘馬,不御肩輿。會廷推保定巡撫劉夔還理院事,宗皋論夔嘗薦大學士李時子,諂媚無行,不任風紀,坐奪俸兩月。尋出為雁門兵備副使,轉陝西參政,遷大理少卿。

二十三年十月,寇入萬全右衛,抵廣昌,列營四十里。順天巡撫朱方下獄,擢宗皋右僉都御史代之,寇已去。宗皋言:“密雲最要害,宜宿重兵。乞敕馬蘭、太平、燕河三屯歲發千人,以五月赴密雲,有警則總兵官自將赴援。居庸、白楊,地要兵弱,遇警必待部奏,不能及事。請預擬借調之法,令建昌三屯軍,平時則協助密雲,遇警則移駐居庸。”俱報可。久之,宗皋聞敵騎四十萬欲分道入,奏調京營、山東、河南兵為援。已竟無實,坐奪俸一年。故事,京營歲發五軍詣薊鎮防秋。宗皋請罷三軍,以其犒軍銀充本鎮募兵費。又請發修邊餘銀,增築燕河營、古北口。帝疑有侵冒,令罷歸聽勘。既而事得白。起故官,巡撫大同,與宣府巡撫李仁易鎮。

尋進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俺答三萬騎犯萬全左衛,總兵官陳鳳、副總兵林椿與戰鷂兒嶺,殺傷相當,宗皋坐奪俸。明年再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及椿皆戰死,宗皋與巡撫陳翟坐奪俸。給事中唐禹追論死事狀,因言全軍悉陷,乃數十年未有之大衄。帝乃逮宗皋及翟,各杖一百,翟遂死,宗皋戍陝西靖虜衛。

隆慶改元,從戍所起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協理戎政。旋進南京右都御史,就改兵部尚書參贊機務。給事中莊國禎劾宗皋衰庸,宗皋亦自以年老求去,詔許之。萬曆中,再存問,歲給廩隸。十六年,宗皋年九十,又遣行人存問。是年卒。贈太子太保,諡康介。

3。 文言文閱讀,石楊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

石揚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覽之後,後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將軍,明於歷數,嘗召家人謂曰:“天下將有變,而蜀為最安處。”乃去依其親眉州刺史李漓,遂為眉州人。

揚休少孤力學,進士高第,為同州觀察推官,遷著作佐郎,知中牟縣。縣當國西門衣冠往來之衝也地瘠民貧賦役煩重富人隸太常為樂工僥倖免役者凡六十餘家揚休請悉罷之改秘書丞,為秘閣校理、開封而推官,累遷尚書祠部員外郎,歷三司度支、鹽鐵判官。坐前在開封嘗失盜,出知宿州。

頃之,召入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記注官與講讀諸儒,皆得侍坐邇英閣。揚休奏:“史官記言動,當立以侍。”從其言。判鹽鐵勾院,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同判太常寺。初,內出香祠溫成廟,帝誤書名稱臣,揚休言:“此奉宗廟禮,有司承誤不以聞。”帝嘉之。兼勾當三班院,為宗正寺修玉牒官。遷工部郎中,未及謝,卒。

揚休喜閒放,平居養猿鶴,玩圖書,吟詠自適,與家人言,未嘗及朝廷事。及卒,發楮中所得上封事十餘章,其大略:請增諫官以廣言路,置五經博士使學者專其業,出御史按察諸道以防壅蔽,復齒胄之禮以強宗室,擇守令,重農桑,禁奢侈,皆有補於時者。然揚休為人慎默,世未嘗以能言待之也。至於誥命,尤非所長。

平生好殖財。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風痺,謁告歸鄉,別墳墓。揚休初在鄉時,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後以從官還鄉里,疇昔同貧窶之人尚在,皆日:“昌言來,必我矣。”揚休卒不揮一金,反遍受裡中富人金以去。

參考答案:

4。B

5。A(“主要運用的是歷史和算術知識”錯)

6。A(不是從開封府任上調任宿州,原文為:“坐前在開封嘗失盜,出知宿州”)

7。(1)(5分)但揚休為人謹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長言辭看待他。(譯出大意給2分;“慎默”“未嘗”“能言”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5分(石揚休)後以侍從官身份還鄉,往昔一同生活貧苦的人還在,都說:“石昌言來,肯定會救濟我們了。”(譯出大意給2分;“疇昔”“貧窶”“ ”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4。 文言文 《韓康》幫忙翻譯翻譯、作業哎\ 很急得、3Q

韓康,字伯休,是京城霸陵人。常遊走於名山大川採藥,去長安集市上叫賣,口不二價。三十餘年不變。 有一次,一位女人向韓康買藥,糾纏了大半天,韓康不讓分毫。女人發火道:“你莫非就是韓伯休?才口不二價!”韓康見天機洩漏,乃長嘆一聲道:“我隱匿三十多年,本想逃避現實,不料今日連女人都知道我韓伯休,我何必再賣藥!”於是收拾行囊,逃入霸陵山中隱居去了。

朝廷得知此事,一連幾次派人進山尋訪,徵召韓康出來做官,韓康死活不肯。後來,漢桓帝親自準備了一份厚禮,派專員駕著駟馬高車,去聘請他。當使者捧著聖旨來到山中草廬時,韓康身不由己,只好答應出山。但是他堅辭不乘官車,自己駕著一輛破牛車,天不亮就先於使者起程。到了一個驛亭,正逢亭長因奉命為朝廷命官韓徵君修路架橋,向民間徵召壯丁牲口。亭長見韓康布衣方巾,駕牛車而來,不認識他,以為是鄉村野老,不召自來,便命手下搶他的牛。韓康也不動聲色,卸車繳牛。一會兒,使者大車接踵而至,才知道老頭就是韓徵君,亭長嚇得面如土色。使者請示韓康,要斬殺亭長。韓康淡然道:“牛是我自己交給他的,亭長有什麼罪過呢?”阻止了使者的 *** 。

不過,在進京途中,韓康還是想辦法逃入深山老林,以高壽無疾而終。

5。 王僧辯字君。,,。才翻譯

出處:《梁書 · 列傳》

原文: 王僧辯,字君才,右衛將軍神念之子也。以天監中隨父來奔。起家為湘東王國 左常侍。王為丹陽尹,轉府行參軍。王出守會稽,兼中兵參軍事。王為荊州,仍除

中兵,在限內。時武寧郡反,王命僧辯討平之。遷貞威將軍、武寧太守。尋遷振遠 將軍、廣平太守。秩滿,還為王府中錄事,參軍如故。王被徵為護軍,僧辯兼府司

馬。王為江州,仍除雲騎將軍司馬,守湓城。俄監安陸郡,無幾而還。尋為新蔡太 守,猶帶司馬,將軍如故。王除荊州,為貞毅將軍府諮議參軍事,賜食千人,代柳

仲禮為竟陵太守,改號雄信將軍。屬侯景反,王命僧辯假節,總督舟師一萬,兼糧 饋赴援。才至京都。。。

翻譯: 王僧辯字君才,是右衛將軍王神唸的兒子。天監年間王僧辯隨同父親一起來歸附。從家中徵召出來任湘東王國左常侍。湘束王任丹陽尹,王僧辯轉任府行參軍。湘束王出任會稽太守,王僧辯兼中兵參軍事。湘束王任荊州刺史,王僧辯仍然任中兵參軍事,在機要職位上。當時武寧郡反叛,湘東王命王僧辯討伐平定叛亂。王僧辯遷任貞威將軍、武寧太守。不久又遷任振遠將軍、廣平太守。任職期滿,王僧辯回到湘束王府任王府中錄事,參軍之職不變。湘東王被徵召進京任護軍,王僧辯兼任府司馬。湘東王任江州刺史,王僧辯接著就被授任雲騎將軍司馬,湓城太守。不久他遷任監安陸郡,沒有多久就回王府。不久他又任新蔡太守,仍然兼任司馬之職,將軍之號不變。湘束王被授任荊州太守,王僧辯為貞毅將軍府諮議參軍事,賜食千人,代柳仲禮為竟陵太守,改稱號為雄信將軍。正遇上侯景反叛,湘東王命王僧辯假節,總督一萬水軍,帶著糧食給養赴援京城。王僧辯到都城。。。

謝謝!

6。 王守誠,字君實,太原陽曲人

作者:佚名 王守誠,字君實,太原陽曲人。

氣度和藹純潔,尤愛學習。因與鄧文原、虞集交往,文辭日益進步。

泰定元年(1324),禮部考試得第一,朝廷賜給進士出身,任命為秘書郎。升遷為太常博士,參加續編《太常集禮》若干卷。

既而升遷為藝林庫使,參與著《經世大典》。拜為陝西行臺監察御史、奎章閣鑑書博士及監察御史。

其後任山東廉訪司僉事,又改任戶部員外郎、中書右司郎中,拜禮部尚書。參與修纂遼、金、宋三史。

成書後提升為參議中書省事,後調任燕南廉訪使。 至正五年(1345),帝遣使至各地宣撫,守誠與大都留守答爾麻失裡出使四川,到任後首先推薦了有文武之材的雲南都元帥述律鐸爾直。

守誠判案明察審慎,對訴訟的供詞沒有漏洞又能吐露實情的,都給以平反。州縣官中十四人多領職田者,守誠皆予更正。

因此上疏說:“在蜀地為官,由於地方偏僻遙遠,俸祿微薄,難以自養,希望將絕戶及荒蕪的屯田,召人耕種,以增加州縣官的俸祿。” 宜賓縣尹楊濟亨申請在蟠龍山建憲宗神御殿,儒學提舉謝晉賢請求修復文翁石室做書院,守誠皆採納上報,他的風采轟動全國,其功居全國各道之首。

至正九年(1349)正月病卒,享年五十四歲。順帝賜鈔萬緡,諡號文昭。

有文集若干卷。 王思誠,字致道,黨州嵫陽人。

祖輩務農。思誠天資過人,七歲拜師學《孝經》、《論語》,都能背誦。

至治元年(1321)中進士,任管判官,後召至京師任國子助教,又改任翰林國史院編修官。以後又轉任待制。

至正元年(1341),升遷為奉議大夫、國子司業。次年任監察御史,上疏順帝,言京城一帶去年秋不下雨,冬亦無雨,春又有蝗災,加上黃河決堤,此係陰陽失調。

請發卒堵決,給災民死者以棺木,這樣可協調陰陽,消除水旱災禍。思誠到檀州巡察,首先提出:“那裡採金冶鐵提舉司設定監獄,管理囚犯,讓服刑人帶著腳鐐刑具來舂金礦。

該獄原望給囚徒衣食,然自天曆(1328)以來,不供衣食,因而餓死者達三十餘人,瀕臨死亡者又有數人。他們本罪不該死,現在卻被餓死,還不如施杖刑速死為好。

何況州縣沒有囚糧,讓輕重罪犯都死在獄中。獄吏謊報他們生病時間之長短,用藥次數之多少,以掩蓋其失職。

呈請制定以囚犯病死獄中之多少來衡量看守者罪行輕重之法令。”又說“:燕南、山東鄰近京師,近幾年來,饑饉相繼,群盜四起,巡尉弓兵與提調捕盜官,聯合鄰境,共同征剿,然而賊在南,他們卻會合於北,賊在西,他們卻會合於東。

及與賊相遇,他們又望風而逃。請立法嚴禁。”

又言“:初開海運漕糧,置海仙鶴哨船四十餘艘,往來巡邏以保護漕船。如今這些哨船損害十數艘,只活動於劉家港口,以捕盜為名,實不出海。

以致海盜猖獗。應該在萊州洋等處分兵把守,不讓在島嶼旁停泊船隻,禁止鎮民與船伕通婚,有能捕捉盜賊的獎給船隻;捉住賊首的,賞賜官職。

仍移江浙、河南行省兵民,戍守江海口道,待查清返程海商若非寇賊後,才准許船隻停泊。到第一年糧船開航之前,派遣將士乘海仙鶴於二月下旬入海,這樣海道大概就可以安寧了。”

朝廷採納了這些建議。 松州的官吏為得到賄賂而故意誣陷百姓,向臺臣訴冤的就有四十人,於是命思誠查問。

思誠以其他名義秘密去松州,逮捕監州以下官員二十三人,都判了罪。豐潤縣一囚犯,年紀最小,因戴刑具將至死,引起思誠懷疑,問他,他說:“傍晚遇見三人,與他們同行,半夜他們便用尖刀逼我走在前面,到一老百姓家門前,他們大家都進去了,讓我一人留在戶外,我就偷偷地到縣府報告,還未報案,就被抓住了。”

思誠於是判了有司的罪,那少年獲釋了。 思誠出任河南、山西道肅政廉訪司僉事,到武鄉縣巡視,監縣出來迎接,思誠暗地對隨從說:“此人定是貪官。”

不久,果然有人在路旁訴冤,思誠問他“:是控訴監縣奪你的馬的吧?”那人說“:是。”於是將監縣問罪。

隨從問思誠為何預先能知道此事,思誠說:“穿著破爛的衣服,騎著駿馬,不是詐取來的又是什麼?”陝西行臺寫公文給思誠“,希望疏通黃河三門,設立水陸站,直通關陝。”思誠會同陝西、河南憲臣及郡縣長官去察看,大家都害怕地險路隘,想用假話回報,思誠生氣地說“:我們自己欺騙自己,怎麼督責他人?以什麼態度對待朝廷?你們稍停一會兒,我要親自到那裡看看。”

大家都害怕地跟著他,黃河中灘磧之路一百多里,礁石錯出,無路可走,便下馬徒步,攀藤前行。大家疲乏得喘著氣,流著汗,卻不敢說什麼。

行了三十里路,推測走不通了,就作詩敘述經過的險情,被執政者採納,取消了行臺的建議。 後來召他編修遼、金、宋三史,又調任秘書監丞。

剛巧國子監的學生率領著人相鬥,又再任命他為司業。思誠召集學生在堂下,開除了五個帶頭相鬥的學生,受降齋處分的七十人,對學習勤奮的升級,學習懶惰的除名,從此大家更加互相勉勵,於是越級提升思誠為兵部侍郎。

7。 初二文言文翻譯《遊沙湖》

黃州東南三十里有個鄉鎮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裡買了幾畝田,因為去看田地好壞,得了病。聽說有個麻橋人龐安常醫術高明但耳朵聾,就去他那裡請他看病。

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領悟超過一般人,用紙給他寫字,寫不了幾個,就能夠懂得別人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用手當嘴巴,你用眼當耳朵,我們兩個都是當代的怪人。”

病好之後,和他一同遊覽清泉寺。寺在蘄水縣城外兩裡多路,那裡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條蘭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詩歌:“山下短短的蘭芽浸在溪水中,松林裡沙子路土乾淨沒有汙泥。晚間蕭蕭細雨裡子規啼鳴。誰說是人老了不再年輕,你看那流水還能向西,白髮的老人還能作報曉的公雞。”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