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2-11-28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0雷哥真棒0 2019-10-09

孔子生於春秋時代,周室式微,各地諸侯分疆立國,大小不下數十。一般理解:多以為既曰周遊,必是奔波跋涉,遍歷諸國,求仕未成,志不得伸。甚至惶惶不可終日,累累若喪家之犬。連司馬遷也說:“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

實際上,根據文獻記載,孔子真正到過的只有衛、曹、宋、鄭、陳、蔡等六國,此外經過和暫留的有匡、蒲、負函(今河南信陽、楚采邑)等。在這14年裡前後有5年在衛,3年在陳,其餘時間或在路上,或對那另外幾國作短暫的訪問。他去負函是專為訪問駐守負函、頗具賢名的出國大夫葉公。去後與之論政,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所以孔子周遊列國所見國君也不多,約計6位,且均不得重用。在68歲時才因季康子派人禮聘而返魯,結束了在外流浪的生活。

我們經常說孔子周遊列國,經歷艱險,到處碰壁,似是一事無成。其實,他在訪問的過程中也得到了不少的收穫。例如:孔子周遊的目的不僅是單純為了求仕,而且是藉此機會尋求史蹟、調查社會、瞭解民情,增長知識,從各種不同遭遇中多聞、多問、多見、多識。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

孔子雖然本身未得重用,但其隨行弟子如子路、高柴、宓子賤、冉求、子貢等都在不同國家擔任了不同職位,實際上也間接地實現了孔子的部分政治主張。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經過周遊,深入大眾,發展了“仁”的更新內容,加強了社會大同的概念,逐漸完善了“仁”的學說。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

在周遊過程中以整個社會為課堂,隨地取材、邊走邊學、遊歷踐行、磨鍊意志,提高了對一些事務的實際認識和實踐本領。

孔子周遊列國,走走停停,雖歷時14年,行程不過千里方圓,並未超越當今山東、河南兩省的範圍。但是在當時交通條件不便,艱險備嘗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矢志不移,其奮鬥自強的精神令人不勝欽佩。尤其弟子從遊者不下數十人,竟能背井離鄉追隨不捨,這種師生之至情,在今天更是難以想象。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xinibiange 2019-10-07

孔子為了實現“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在兩千多年前交通十分不便的情況下,帶著數個隨從弟子,歷經坎坷,棲棲遑遑,花了十四年的時間,訪問六國國君,雖處處碰壁,然而仍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和境界,令人敬仰!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蛋黃聊八卦 2019-10-10

宣揚自己的主張,希望君主能夠實行仁政,不要戰爭,但是當時正是春秋時期,戰爭頻發,所以沒有人聽他的。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之建2U 2019-10-08

藉此機會尋求史蹟、調查社會、瞭解民情,增長知識,從各種不同遭遇中多聞、多問、多見、多識。

孔子周遊列國“幹七十餘君”而不遇,他去過那麼多的諸侯國幹什麼?小短腿IWusz 2019-10-08

他去了那麼多國家就是為了去講孔子思想的,但是沒人採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