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墓被挖了麼,高陽公主的墓葬在哪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3-01-10

高陽公主墓被挖了麼,高陽公主的墓葬在哪得書文化 2022-11-13

高陽公主的墓葬在哪

高陽公主的墓葬還沒有發現,在史書上也沒有記載。

唐朝的高陽公主,是因謀反罪名被賜死的,因此不能安葬在皇陵。當時被草草埋葬,所以墓地也無從尋找。

高陽公主,唐太宗李世民愛女,母不詳。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公主婚後與《大唐西域記》執筆人辯機私通,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奴婢數十人。公主非常怨恨,太宗駕崩,沒有哀容。

永徽四年,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賜其自盡。

擴充套件資料:

高陽公主與辯機迷案: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高陽公主和《大唐西域記》執筆人高僧辨機的風月案,成為其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與房遺直爭嗣,直接導致高陽公主和唐太宗疏遠。

在這個時候御史又發現高陽公主和高僧辨機私情物證寶枕。太宗才知道高陽公主與和尚 *** ,於是震怒下旨賜死辯機,殺奴婢十餘 。

在《資治通鑑》中故事更加完善豐滿,賜死又改為腰斬。從宋朝仁宗以後,高陽公主和辨機的不倫之戀成為鐵板釘釘的正史,也是高陽公主化為 *** 史料形象的開始。

參考資料:高陽公主 (唐太宗愛女) 百度百科

唐朝高陽公主槐或墓傳說

唐太宗第十七女,生母不詳,初封高陽,永徽四年謀反賜死後追贈為合浦。

不少人認為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除了是受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外,主要是因為《舊唐書》中的一句話:“初,主(高陽公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 意思就是,因為高陽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寵愛,所以房遺愛待遇優厚,和別的駙馬受到的禮遇都不一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高陽公主的確是挺受唐太宗的寵愛的,所以連帶的,她的駙馬房遺愛也受到一定優待。但是,就因為高陽的丈夫“與諸主婿禮秩絕異”,就能以此斷言高陽是太宗最心愛的女兒嗎?恐怕還不能。 高陽公主受太宗寵愛,與她的出身並沒什麼關係。《舊唐書》無公主傳,對高陽生母也無記載,但對長孫皇后的七個子女記載得很清楚,所以高陽的生母為長孫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高陽是因謀反而被賜自盡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諸子不可能不被連坐。可見高陽與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極低。所以高陽的生母應當身份較低,也可皮明培能早逝,高陽受寵於太宗與生母的關係不大,應該是她本身的個性比較對太宗的脾氣。 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舊唐書》說房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但是縱觀整個貞觀年間都沒能發現房遺愛因為尚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什麼好處 杜如晦之子杜荷還能夠因為娶了城陽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漸漸沒落了,房謀杜斷就不能相提並論了。要知道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唐太宗建立凌煙閣,將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齡還落後了兩名排在了第五位。而那時杜如晦已經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齡仍健在,可見唐太宗仍時時掛念著杜如晦。燃唯長孫操也因為兒子尚新城公主為駙馬,得以升為從三品的岐州刺史。唯獨不見房遺愛因為尚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何種特殊待遇,反倒是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房玄齡病危,唐太宗親至其病床前與之握手訣別,並當即授予了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正四品下),房遺則為中散大夫,讓房玄齡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親眼看見兒子們的顯貴。 這樣看來,雖然史官說了房遺愛是因為娶了高陽公主而在眾多駙馬中脫穎而出的,然而就史實而言,房遺愛備受優待更多的是託了他父親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更別說房遺愛在貞觀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與長孫衝、杜荷等人相提並論了,即便是在同樣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駙馬裡,比起蕭銳、高履行等人身為凌煙閣功臣長子承襲的從一品國公的爵位,房遺愛得到的待遇也是毫無出彩之處。所以若要由房遺愛受到的待遇來推斷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證據未免太過單薄。 何況與高陽相類似的有一位隋朝的蘭陵公主,即隋文帝第五女,《隋書》記載她的駙馬柳述是隋文帝所有女婿當中最喜歡的,“於諸婿中,特所寵敬”。與房遺愛不同,柳述不僅在史書上大大風光了一把,還因此得到了開府儀同三司(從一品)、內史侍郎(正四品)的高官厚祿,大大的實惠也撈在了手。再反觀房遺愛,除了因為房玄齡病危而被唐太宗加封了一下,絲毫不見因為尚高陽為妻而得到了什麼額外的好處。 高陽後來因為和辯機通姦一事就被唐太宗疏遠了,這點更加令人嘖嘖稱奇,因為就史書上的各處記載而言,唐太宗對於自己真正喜愛的人,從來不會因為對方的行為舉止不當而心生厭惡。比如李承乾與李泰。 儘管李承乾試圖謀反,而謀反乃是唐律中十惡之首,屬於罪不容赦的滔天大罪,但就算這樣,唐太宗仍不願就此傷害承乾的性命,不但絞盡腦汁設法保住了他的命,還將為李承乾說話的來濟連連升官。而李泰雖然有奪嫡之心,唐太宗卻也不願多加處罰這個心愛的兒子,只將他的爵位從正一品親王將為從一品郡王不說,降級還不到四年,就又重新晉封為了正一品的親王,唐太宗甚至還經常拿著李泰的書信對周圍人傾訴自己是有多思念多在乎這個兒子。所以高陽不過是因為與辯機偷情這種無關大局的私事就因此遭到唐太宗的疏遠與冷落,這也足可證明唐太宗對高陽的感情有多一般,甚至可以說是淡薄。 永徽四年,高陽公主因為與丈房遺愛夫勾結北景公主、柴令武等人,意欲謀反以推舉荊王李元景登上皇位,事洩後被唐高宗賜死。雖然唐高宗在下令賜死這些謀反之人時曾向朝中官員求過情,但高陽等人一死,唐高宗立馬下令將他們的財物放到觀德殿上讓王公大臣舉行射禮,藉機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宗室大臣,由此可見唐高宗的求情實質也只是鱷魚的眼淚,裝模作樣而已。

高陽公主墓裡真的有鎮墓獸嗎

高陽公主的墓葬還沒有發現,在史書上也沒有記載。高陽公主,是因謀反罪名被賜死的,因此不能安葬在皇陵。當時被草草埋葬,所以墓地也無從尋找。作為公主的身份,陪葬品肯定少不了,人們懷疑會有鎮墓獸也不稀奇,但沒有確切的證據能證明。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愛女。高陽公主永徽四年(653年),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賜其自盡。

擴充套件資料:

鎮墓獸是我國古代墓葬中常見的一種怪獸,有獸面、人面、鹿角,是為鎮攝鬼怪、保護死者靈魂不受侵擾而設定的一種冥器。從考古發現的情況考察,鎮墓獸最早見於戰國楚墓,流行於魏晉至隋唐時期,五代以後逐步消失。

西安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長安區韋曲一帶發掘了一座唐代古墓,其中出土一座人面獸身鎮墓獸甚為稀奇罕見。該墓葬距地表深達7.5米,有長斜坡墓道附帶兩個天井。墓葬的主人名叫王士通,在唐代官職為“左監門府錄事參軍”。墓誌銘文中炫耀了墓主家族世代為官的顯赫,其曾祖、祖父、父親在北魏、隋等朝代都曾擔任重要官職。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高陽公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鎮墓獸

電影墓穴迷城裡高陽公主墓裡辯機寫下的六苦是什麼

貪妄欲,苦肉身,怨憎會,妒忌恨,愛別離,求不得。

電影墓穴迷城的劇情簡介

在古城西安,某大學探險社社長謝春安(張睿家飾)想秘密組織進行一個唐朝穿越之旅,在尋找贊助商(彭波飾)的過程中捲入了一個越陷越深的陰謀。

謝春安和發小顧燁(呂聿來飾)誤打誤撞地進入了兇險萬分的墓,顧燁的父親顧德軒(謝君豪飾)也因兒子的捲入而不得不重操舊業進入古墓,而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個“驚魂之夜”。

擴充套件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寧敬武為將《墓穴迷城》打造成型別片新的標杆,力求要在原創劇情上做到盡善盡美。在花費多年時間翻閱史籍資料後,寧敬武對電影中設定的唐朝歷史文化背景進行了詳細的考究,在此基礎上不露瑕疵地建設完成一座1:1大小的唐代地下墓穴。

拍攝過程:

為了建造一座陰森恐怖的“墓穴迷城”,劇組耗費重金,搭建了一座幾百平米的地下攝影棚,片中大量的驚悚場面都是在這裡完成,而很多盛唐時代的精美壁畫和佛教陳設;

也都是請來專業的道具師來描摹刻畫,因而一走進這座“墓穴迷城”就會充滿恐怖的感覺,很多工作人員都覺得,在這個地方拍電影,“不留神都把自己嚇著了”。

唐朝高陽公主墓 唐朝高陽公主怎麼死的

高陽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婚後,高陽公主與和尚辯機私通,唐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公主奴婢數十人,高陽公主非常怨恨。唐太宗駕崩後,高陽公主,哭容不哀。

653年(永徽四年),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官爵,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與其夫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賜其自盡。

墓穴迷城裡講的高陽公主的事情是真的嗎

不少人認為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除了是受小說和電視劇的影響外,主要是因為《舊唐書》中的一句話:“初,主(高陽公主)有寵於太宗,故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

意思就是,因為高陽公主受到唐太宗的寵愛,所以房遺愛待遇優厚,和別的駙馬受到的禮遇都不一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來,高陽公主的確是挺受唐太宗的寵愛的,所以連帶的,她的駙馬房遺愛也受到一定優待。但是,就因為高陽的丈夫“與諸主婿禮秩絕異”,就能以此斷言高陽是太宗最心愛的女兒嗎?恐怕還不能。 高陽公主受太宗寵愛,與她的出身並沒什麼關係。《舊唐書》無公主傳,對高陽生母也無記載,但對長孫皇后的七個子女記載得很清楚,所以高陽的生母為長孫皇后或太宗四妃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高陽是因謀反而被賜自盡的,若是四妃之女,四妃及其諸子不可能不被連坐。可見高陽與唐高宗同母的可能性也是極低。所以高陽的生母應當身份較低,也可能早逝,高陽受寵於太宗與生母的關係不大,應該是她本身的個性比較對太宗的脾氣。 而根據《舊唐書》《唐會要》等史料的記載,可以稱為唐太宗愛女的一共有如下六位公主:長樂公主,豫章公主,城陽公主,高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不過有意思的是,除了高陽公主外,其他的幾位公主都有事例可以輔證她們的確是受到唐太宗的寵愛的。 比如貞觀七年長樂公主出嫁的時候,唐太宗詔令有司為其準備的嫁妝比自己的妹妹永嘉長公主多出一倍。然而早在貞觀六年的時候,御史大夫韋挺便曾上表批評時風道:“今貴族豪富,婚姻之始,或奏管絃,以極歡宴;唯競奢侈,不顧禮經。非所謂嗣親之道,念別離之意。正始之本,實在於茲。若不訓以義方,將恐此風愈扇。”結果唐太宗竟然“頂風作案”,要為自己的愛女準備比長公主多一倍的嫁妝,此舉自然而然招徠了魏徵的嚴厲制止。 “長樂公主將出降,太宗謂房玄齡等曰:‘長樂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並所鍾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房玄齡等鹹曰:‘陛下所愛,欲少加之,何為不得?請倍永嘉公主。’”(《魏鄭公諫錄》) 而長樂的駙馬正是長孫無忌的兒子長孫衝,長孫衝極受帝寵,被任命為從四品上的宗正少卿,駙馬都尉,後來官至秘書監(從三品)。只可惜長樂紅顏薄命,貞觀十七年便病逝了。不過根據考古的發現,長樂公主的墓並沒有遵照公主墓只設一道石門的規格,而是破格使用了三道石門——這不僅是在昭陵現已發掘的陪葬墓中獨屬一份,即便是在整個已發掘的唐代墓葬中,也就只有“號墓為陵”、按天子等級安葬的懿德太子墓同屬這一情況。可見唐太宗對長樂的寵愛,比之高陽,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豫章公主與長樂相似,雖然嫁了人但貞觀十六年左右便過世了,太宗為此穿了很長時間的素服,超過了禮法規定的父親為子女服喪的時間,惹得群臣悚動不安,最後被魏徵勸止。 “豫章公主薨,公奏:‘自豫章公主薨逝,陛下久著素服,群情悚慄,鹹不自寧。臣聞古之王者,絕於期服,此乃前書典禮,列代舊章。陛下發上聖之慈,深下流之慟,素服以來,遂經旬月;悼往之義,足為加隆。伏願割無已之痛,従先王之禮,改御常服以副群下之心。臣濫蒙重任,不敢寢默。’太宗從之。”(《魏鄭公諫錄》 ) 城陽公主的第一任駙馬是杜如晦之子杜荷,《舊唐書·杜如晦列傳》中說得很明白,“初,荷以功臣子尚城陽公主,賜爵襄陽郡公,授尚乘奉御。”顯而易見,杜荷的郡公爵位是因為尚主得來的。而根據《唐六典》中的記載:“四曰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戶。”只可惜貞觀十七年的時候,杜荷捲入了太子李承乾謀反案被處決,之後城陽改嫁的薛瓘任左奉宸衛將軍(從三品)。而城陽改嫁時,太宗曾專門為她卜卦,並欲打破黃昏行吉禮的婚制而改由白天行吉禮,不過被馬周諫止了。 “公主改適薛瓘,太宗使卜之。卜人曰:‘兩火俱食,始則同榮,末亦雙悴。若晝日行合之禮,則終吉。’上將從之。馬周諫曰:‘臣聞朝謁以朝,思相戒也。講習以晝,思相成也。燕飲以昃,思相歡也。婚合以夜,思相親也。是以上下有成,內外有親,動息有時,吉凶有儀。先王之教,不可黷也。今陛下欲謀其始而亂其紀,不可為也。夫卜筮者所以決嫌疑,若黷禮亂常,先王所不用。’上從其言。”(《唐會要》) 新城公主,既是唐太宗嫡出子女中的最幼者,也是唐太宗最小的女兒,八歲時初封衡山公主——衡山自古以來便是五嶽之一,位在名山之列,而《唐六典》中則有言:“凡名山、大川及畿內縣皆不得以封。”可見唐太宗將衡山作為封邑冊封了自己最年幼的小女兒,究竟有著何等的寵愛之心了。 衡山後來被許配給了魏徵的嫡長子魏叔玉。魏徵在太宗朝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強調,而魏叔玉身為嫡長子將來是要繼承從一品鄭國公的爵位的。不過出人意料的是,魏徵去世不久後就被人安上了薦人失當邀名賣直的罪名,太宗親自寫詔書下令悔婚僕碑,併為衡山另選了一門婚事。貞觀二十三年二月,衡山出降長孫詮,太宗因此特意將長孫詮的父親長孫操升為岐州刺史——岐州即扶風,與京兆尹、馮翊並列為三輔,地位非同一般。 “操……(貞觀)二十三年,以子詮尚太宗女新城公主,拜岐州刺史。”(《舊唐書·外戚》) 遺憾的是,太宗雖然希望能在生前看到自己的愛女出嫁,但是很可惜,由於公主出嫁的儀式十分繁瑣,分為“冊公主、公主受冊、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同牢、見舅姑、盥饋舅姑、婚會、婦人禮會、鄉丈夫送者、鄉婦人送者”等步驟,且“諸土冠婚,公主降嫁等並筮日於南門之外,擇日舉行吉禮”。所以一直到五月份太宗去世,衡山的婚禮也沒能完成,等到永徽三年除掉喪服後,唐高宗將自己最年幼的胞妹改封為新城郡長公主,這才正式完成了婚禮。 所以在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六位得寵公主中已出嫁的有長樂、豫章、城陽與高陽這四位,新城則是許婚待嫁。然而無論是從駙馬的地位來看,還是就公主們本身所受到的特殊優待而言,很明顯,長樂、城陽、新城都要比高陽有寵得多。不過同樣有意思的是,雖然《舊唐書》說房遺愛“特承恩遇,與諸主婿禮秩絕異”,但是縱觀整個貞觀年間都沒能發現房遺愛因為尚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什麼好處。 杜如晦之子杜荷還能夠因為娶了城陽公主,得封正二品的郡公——不要以為杜如晦死得早,杜家就漸漸沒落了,房謀杜斷就不能相提並論了。要知道貞觀十七年的時候唐太宗建立凌煙閣,將杜如晦排在了第三名,房玄齡還落後了兩名排在了第五位。而那時杜如晦已經死了十三年了,房玄齡仍健在,可見唐太宗仍時時掛念著杜如晦。長孫操也因為兒子尚新城公主為駙馬,得以升為從三品的刺史。唯獨不見房遺愛因為尚高陽公主而得到了何種特殊待遇,反倒是貞觀二十二年的時候,因為房玄齡病危,唐太宗親至其病床前與之握手訣別,並當即授予了房遺愛為右衛中郎將(正四品下),房遺則為中散大夫,讓房玄齡能夠在活著的時候親眼看見兒子們的顯貴。 這樣看來,雖然史官說了房遺愛是因為娶了高陽公主而在眾多駙馬中脫穎而出的,然而就史實而言,房遺愛備受優待更多的是託了他父親的福而不是妻子的福。更別說房遺愛在貞觀一朝的地位根本不能與長孫衝、杜荷等人相提並論了,即便是在同樣尚庶出公主的一干駙馬裡,比起蕭銳、高履行等人身為凌煙閣功臣長子承襲的從一品國公的爵位,房遺愛得到的待遇也是毫無出彩之處。所以若要由房遺愛受到的待遇來推斷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證據未免太過單薄,何況高陽公主固然“有寵於太宗”,不過一旦與晉陽公主相比,明顯是小巫見大巫了。 《唐會要》:“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 史書裡明明白白地記載了,李治與晉陽因為長孫皇后早逝而被唐太宗親自撫養。這一殊榮別說是在唐太宗年間獨此一家別無分號,便是放眼歷朝歷代,恐怕也就只有清朝康熙皇帝那個兩廢兩立的太子可以稍相媲美。而高陽雖然有寵,卻從未能像晉陽那樣日日都與父親相親相見,陪伴左右。更何況史書中所記載的關於晉陽深得太宗寵愛的事件還有很多。 “晉陽公主字明達,幼字兕子,文德皇后所生。未嘗見喜慍色。帝有所怒責,必伺顏徐徐辯解,故省中多蒙其惠,莫不譽愛。……主臨帝飛白書,下不能辨。薨年十二。帝閱三旬不常膳,日數十哀,因以癯羸。群臣進勉,帝曰:‘朕渠不知悲愛無益?而不能已,我亦不知其所以然。’因詔有司簿主湯沐餘貲,營佛祠墓側。”(《新唐書》) 晉陽能夠臨得一手飛白體,與太宗的親筆真假難辨,想必是時常與太宗一起待在書房的緣故;晉陽不幸夭亡後,太宗悲傷不能自己,又下令將公主封邑所得的餘錢在公主墓旁修建佛祠,為晉陽的往生祈福求禱;而晉陽這個封號本身就飽含了太宗對這個愛女的寵溺之情——孰不知晉陽正是李唐王朝的龍興之地? 在瞭解了晉陽公主的事蹟後,還會有人草率地認為高陽公主才是唐太宗最心愛的女兒嗎?

高陽公主的墓是辯機給她修的麼

不是。

高陽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婚後,高陽公主與和尚辯機私通,唐太宗知曉後大怒,腰斬辯機,殺公主奴婢數十人,高陽公主非常怨恨。唐太宗駕崩後,高陽公主,哭容不哀。 永徽四年(653年),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官爵,誣告房遺直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與其夫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賜其自盡。 顯慶五年(658年),追封合浦公主。 ﹎﹎﹎﹎﹎﹎﹎﹎﹎﹎﹎﹎﹎﹎﹎ by:知道團隊【寫意天下】

高陽公主墓地在哪裡

聽說在洛陽,據說公主因為迷戀辯機,辯機死後,心性大變,後來葬在洛陽

公主(139)墓葬(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