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學案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3-01-30

《廉頗藺相如列傳》學案承吉凌8580 2022-07-23

《廉頗藺相如列傳》學案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廉頗、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以大局為重的愛國主義精神思想品質。

2、體會這篇課文善於剪裁和組織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語言、行動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現手法。

3、重點學習課文中的一些文言多義詞和詞類活用現象。重點實詞如負、徒、幸、引、為、使、亡、觀、奏、顧等;古今異義詞如指示,約束;詞類活用如名詞活用動詞的刃、衣、舍、前等;使動用法的完、急、破、歸等;虛詞如以、之等。結合語境理解,並透過練習來鞏固對這些詞語認識。

4、瞭解作者司馬遷的生平和他的著作《史記》。

  二、知識連結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史記》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信史”。

  三、課文閱讀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臣等不肖( ) 刎頸之交( )( ) 廣成傳舍( ) 繆賢舍人( ) 見臣列觀( ) 相如雖駑( ) 臣語曰( ) 使人遺趙王書( ) 睨柱( ) 秦王不懌( )

2、填空。

本文節選自《 》,作者 ,字 ,是 時期偉大的 家、 家、 家。《史記》原名《 》,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全書共 篇,包括 、 、 、 、 。記載了從 到太初四年約 年的歷史。魯迅先生曾讚譽《史記》為 , 。

3、解釋下列加點詞的含義。

①乃辭謝( ) ②從徑道亡( ) ③間至趙矣( ) ④臣請就湯鑊( ) ⑤左右皆靡( ) ⑥為趙王壽( ) ⑦秦王竟酒( ) ⑧位在廉頗之右( ) ⑨一介之使( ) ⑩徒以口舌為勞( )( )

4、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畫一橫線,並在括號內寫出本字。

①可與不( ) ②拜送書於庭( ) ③召有司案圖( ) ④秦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 ) ⑤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

5、解釋下面一詞多義。

於:①聞於諸侯( ) ②故燕王欲結於君( )

③歸璧於趙( ) ④使不辱於諸侯( )

⑤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 )⑥苛政猛於虎也( )

之:①得璧,傳之美人( ) ②即患秦兵之來( )

③均之二策( ) ④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

⑤至河伯娶婦時……幸來告語之( )⑥何陋之有( )

對:①何以知之?對曰( ) ②對鏡貼花黃( )

請:①璧有瑕,請指示王( ) ② 秦王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

③諸將請所之( )

書:①使人遺趙王書( ) ②秦御史前書曰( )

③軍書十二卷( )

許:①寧許以負秦曲( ) ②潭中魚可百許頭( )

③時人莫之許也( ) ④曳屋許許聲( )

⑤大鐵椎,不知何許人也( )

設:①乃設九賓禮於廷( ) ②趙亦盛設兵以待秦( )

③設以炮至,吾村不齏粉乎( )

奏:①請奏瑟( ) ②相如奉璧奏秦王( )

顧:①顧吾念之( ) ②相如顧召趙御史曰( )

③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 ④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

計:①計未定( ) ②廉頗藺相如計曰( )

③可計日以待也( )

6、請在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詞下畫一橫線,並在括號內標出由何類詞活用為何類詞。

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動→名)

①秦璧西入秦( ) ②秦御史前書曰( )

③且庸人尚羞之( ) ④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

⑤歸璧於趙( ) ⑥怒髮上衝冠( )

⑦特以詐佯為予趙城( )

7、文言文中常見的特殊句式有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後置句、介詞結構後置句等。請指出下列各句屬何種句式。

①求人可使報秦者( )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 )

③臣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 ④大王見臣列觀( )

⑤徒見欺( ) ⑥以勇氣聞於諸侯( )

⑦何以知之( ) ⑧而君幸於趙王( )

⑨且相如素賤人( ) ⑩馬之千里者( )

1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

8、請給下列各句補出省略的成分,並寫出具體內容。

①( )固請( ) ②相如聞( )不忍與( )會

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 ④請奉盆缶( )秦王

⑤( )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⑥今君乃亡( )趙走( )燕

9、課文是怎樣描寫藺相如出場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10、澠池之會中,藺相如的“五步之內,請以頸血濺大王矣”有什麼含義?

11、在“將相和”的故事中,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表現手方法來描繪人物?從而顯示出藺相如怎樣的性格特徵?

  四、課堂練習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倨傲(jù) 佯為(yáng) 傳舍(zhuàn) 澠池(miǎn)

B、繆賢(Miào) 肉袒(tǎn) 瑕疵(xiā) 列觀(guàn)

C、湯鑊(huò) 駑馬(nù) 盆缶(f?u) 訣別(jué)

D、琴瑟(sè) 刎頸(w?n j?ng) 不懌(yì) 間道(jiān)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徒:只,不過

B、顧吾念之 顧:只是,不過

C、獨畏廉將軍哉 獨:唯獨

D、卒相與歡 卒:最終

3、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有攻城野戰之大功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B、夫秦強而趙弱 廉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

C、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不如因而厚遇之

D、拜為上卿 我為趙將

4、下列各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壁,可予不

B、拜送書於庭

C、召有司案圖

D、請奉盆缶秦王

5、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活用型別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是( )

A、間至趙矣 B、乃前曰 C、而相如廷叱之 D、怒髮上衝冠

6、下面各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域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臣之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B、於是相如前進缶

C、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

D、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

7、閱讀“於是舍人相與諫曰”至“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一段,回答問題:

1)加點字的意義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

例句:“徒慕君之高義”

A。徒以吾兩人在也 B。徒見欺 C。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班百者多徒行

2)對“所以”的用法歸類正確的`一項( )

①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②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 ③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 ④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⑤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⑥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3)對“之”和“而”的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②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

③而相如廷叱之 ④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8、請在本文中找出五個至今仍常用的成語或熟語:

  五、拓展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 (明)王世貞

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予未敢以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詐趙而脅其璧。是時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窺趙也。趙得其情則弗予,不得其情則予;得其情而畏之則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趙弗予璧,兩無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歸,曲在趙。欲使曲在秦,則莫如棄璧;畏棄璧,則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則前請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趙寶也;而十五城,秦寶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臣請就死於國,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絕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巿,武安君十萬眾壓邯鄲,而責璧與信;一勝而相如族,再勝而璧終入秦矣!

吾故曰:“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天也。”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1、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藺相如之完璧,人皆稱之 稱:談論

B。大王弗予城而紿趙璧 紿:欺騙

C。而歸直於秦 直:通“值”,價值

D。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巿 僇:侮辱

2、下列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

A。得其情而畏之則予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之二蟲,又何知

C。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D。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3、下列不能表現“未敢以為信”的一項是( )

A。此兩言決耳,奈之何既畏而復挑其怒也

B。夫秦王既按圖以予城,又設九賓,齋而受璧,其勢不得不予城

C。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而歸直於秦

D。若其勁澠池,柔廉頗,則愈出而愈妙於用

4、將上述文言選段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

譯文:

(2)所以能完趙者,天固曲全之哉。

譯文:

5、對於藺相如完璧歸趙一事,王世貞認為是天意,而司馬遷認為是:

《廉頗藺相如列傳》學案答案

  三、課文閱讀

1、臣等不肖(xiào) 刎頸之交(wénjǐng) 廣成傳舍( zhuàn) 繆賢舍人(miào) 見臣列觀(guàn ) 相如雖駑(nǔ) 臣語曰(yù) 使人遺趙王書(wèi) 睨柱(nì)秦王不懌(yì)

2、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司馬遷 子長 西漢 史學 文學 思想 太史公書 紀傳 通史 130 書 表 本紀 世家 列傳 黃帝 漢武帝 3000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3、①道歉 ②小路 ③從小路 ④古代一種用滾水烹煮的酷刑 ⑤退卻 ⑥敬酒或獻禮 ⑦完畢 ⑧上 ⑨個 ⑩只不過;建立

4、①不(否) ②庭(廷) ③案(按 )④繆(穆) ⑤孰(熟)

5、於: ①在 介詞2。和 介詞③到 介詞④被 介詞⑤對 介詞⑥比 介詞

之: ①它 代詞 ②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③這 代詞 ④助詞 不譯;或我,代詞 ⑤我,代詞 ⑥助詞 表示賓語前置

對: ①回答 動詞 ②向著 介詞

請: ①請允許我 動詞 ②請你 動詞 ③請示 動詞

書: ①信 名詞②書寫 動詞③文書 名詞

許: ①答應 動詞 ②左右 不確定數詞 ③贊同 動詞 ④象聲詞hǔ ⑤處 名詞

設:①安排 動詞 ②部署 動詞 ③假設 連詞

奏: ①彈奏 動詞 ②進獻 動詞

顧: ①只是,不過 連詞 ②回頭 動詞 ③拜訪 動詞 ④難道 副詞

計: ①計策 名詞 ②謀劃 動詞 ③計算 動詞

6、①西 名→狀 ②前 名→動 ③羞 動→意動 ④先後 形→意動 ⑤歸 動→使動 ⑥上 名→狀 ⑦詐 動→名

7、①定語後置句 ②判斷句 ③被動句 ④省略介詞“於”;狀語後置句 ⑤被動句 ⑥介詞結構後置句 ⑦賓語前置句 ⑧被動句 ⑨判斷句 ⑩定語後置句 11判斷句

8、①主語,秦王 ②賓語,這件事;介賓短語的賓語,廉頗 ③謂語,厲害 ④介詞,給 ⑤主語,廉頗和藺相如 ⑥介詞,從;介詞,到

9、相如是在秦國威逼利誘,趙國君臣束手無策左右為難的矛盾中出場的。課文先寫趙國君臣面臨的“三難”:秦王求璧,貪婪霸道,一難;面對秦王的易城求璧,趙國君臣深感“予”或“勿予”兩難;求人報秦而無人,三難。這才有“求人”報秦之議,繆賢薦才之舉,趙王召見之事,相如入秦之行。(虎狼之秦易城求璧,誠意少而詐騙多,趙王為難,相如不易,矛盾愈尖銳,愈能顯示相如化“兩難”為“兩全”的智勇。)

10、秦王不肯擊缶,藺相如一句話,改變了他的念頭:“五步之內,請以頸血濺大王矣!”無須高聲,無須宏論,藺相如交代了兩個事實,作了一個暗示。兩個事實是:一、兩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藺相如的人質;一、在秦王面前是一個敢“以頸血濺大王”的人,是一個大智大勇,敢說敢為的人,是一個不顧生死,死而更勇的人。一個暗示是:我要與你同歸於盡!無庸置辯的事實,凌厲明確的暗示,秦王除了服從,別無選擇。結果是“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

11、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性格更加鮮明突出。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狹隘,反襯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則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同時,作者又以廉頗重視軍事鬥爭,輕視外交鬥爭,反襯藺相如的見識卓爾不凡,超人一等。

  四、課堂練習

1、A (B項,“瑕”讀xiá;C項,“駑”讀nú;D項,“間”讀jiàn)

2、C (獨:難道)

3、D (A項,前者是助詞,的;後者是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也可將“之”理解為代詞,代指“我”。B項,前者表並列關係,後者錶轉折關係。C項,前者是介詞,透過、經由;後者是趁機。D項,均為動詞,作為。)

4、D (A項,“不”通“否”;B項,“庭”通“廷”,朝廷;C項,“案”同“按”,審察,察看。)

5、B (B項,“前”是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其餘三項都是名詞作狀語,間:從小路;廷:在朝廷上;上:向上。)

6、C (C項,“娛樂”古今意義相同,都是指使人快樂,消遣的意思。其他三項加點詞語都是古今異義。親戚:古義指內外親屬,所指範圍較廣,父母兄弟皆可;今義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或血統關係的家庭或成員,不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前進:前,走上前去;進:奉獻。今指向前行動或發展。宣言:文中意思是揚言,今指釋出政見的公告或宣告、宣告等。)

7、1)A 2)D 3)D

8、布衣之交 兩虎相鬥,負荊請罪 刎頸之交 完璧歸趙 口舌之勞

  五、拓展延伸。

1、B 2、C 3、D 4、(1)都深深地埋怨大王您像草芥一樣丟棄他們(2)他能完璧歸趙的原因,本來是上天在成全他罷了 5、藺相如有勇有謀

  【譯文】

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得歸還(趙國),人們都稱讚他,而我卻不認為這件事是好的。

秦國用十五座城作為條件,想要欺騙趙國來奪得趙國的和氏璧。(秦國)那時說是要和氏璧,這是實情,不是為了試探趙國。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給秦國,沒有得到秦國的人情卻將和氏璧交給他們;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但不害怕他們就不將和氏璧交給秦人,趙國得到了秦國的人情又害怕他們就將和氏璧交給秦人。按理只有這兩種情況,怎麼會有又害怕秦人卻又挑起了他們的怒氣的。

至於(如果)秦國要和氏璧,而趙國不給秦國,那麼雙方都沒有什麼過錯。(如果)趙國將和氏璧交給了秦國,但秦國不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這是秦國的不對。(如果)秦國將十五座城交給趙國而趙國不將和氏璧交給了秦國,這是趙國的不對。(如果)想要使偏邪在秦國一方,那就應該放棄和氏璧;害怕放棄和氏璧,那就應該不同意秦國的請求。而那秦王不但拿出地圖來商量,又設立了九賓的禮節還要沐浴焚香來取得和氏璧,看他的情形不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卻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藺相如可以這樣說:“我本來就知道秦王不會交出城池。那和氏璧,不是趙國的寶物;但那十五座城池卻是秦國的珍寶。現在秦王因為一塊和氏璧的緣故而將十五座城池交給外人,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一定會抱怨秦王丟棄他們象丟棄小草一樣。秦王你不交出城池從而欺騙趙國得到了和氏璧。但是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讓天下人都知道秦王不講信用。我希望就死在你們國家,來表明秦王的失信。”象這樣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現在為什麼叫門客帶著和氏璧逃回趙國,而使人們認為秦國理直呢?那時秦國還想和趙國交好。假使秦王生了氣而在市集將藺相如殺掉,派武安君白起帶領十萬大軍來攻打邯鄲。獲勝一次就能將藺相如一家滅族。再次獲勝那麼和氏璧還是屬於秦國的。

於是我認為:“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因為上天在幫他忙。”那麼他在澠池會上對秦王態度強硬,和廉頗搞好關係,是由於越出乎意料越好;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上天的關係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