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絲主要寫哪些事,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07

課文絲主要寫哪些事,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3-05 回答

作者先描寫了矗立在陝西西安市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然後由點及面、由情入理地闡明瞭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由群雕遐想到兩千多年前的情形,重點描寫了漢代張騫的副使與安息國將軍在邊境上互贈禮品的場面,展現了兩國不同的禮節、文化及經濟發展。課文描寫細膩生動,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著概述了絲綢之路對中西方國家經濟、貿易、文化的促進與繁榮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後一段與開頭相照應。 課文生動再現了昔日絲綢之路上“馳命走驛,不絕於時月;商胡販客,日款於塞下”(《後漢書·西域傳》)的繁榮景象。文章結構清晰,語言生動,敘述情節具體可感,易於激起讀者對西部繁榮歷史的遐想。 體會~我覺得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透過老師的介紹我知道絲綢之路所經之地,有白雪皚皚的崇山峻嶺,有一望無垠的荒漠戈壁和鹽鹼沼澤。在當時生產和交通尚不發達的條件下,古代各國勞動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侶等,冒著流沙、風暴、冰雪襲擊的危險,披荊斬棘才開通這條商路,對於加強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重大貢獻。

課文絲主要寫哪些事,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林中漫步 1級 2016-03-05 回答

本書探討三至六世紀中西間交通的發展。所謂三至六世紀,在中國歷史上通常稱為魏晉南北朝時期。隋朝建立於公元581年,跨著世紀末的尾巴,與其說是六朝的尾,不如說是一個新的統一帝國的首。隋朝在中西交通開闢的新局面,經唐朝的發展進入一個新高潮,因此還是把它跟唐朝放在一起論述更為合適。用“絲綢之路”稱呼中西間的交通,已被學術界廣泛接受。絲路又分為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也已為大家所認可,本書探討了這一時期約四百年中西間陸海兩道交通的發展和變化。

體會:

本書扭轉絲綢之路研究的薄弱局面不僅表現在時段的選擇上,探討這一時期絲路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則是整體性觀照,這也是我們正需要的。全書除緒論外,分為六章。緒論概括了此一時期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盛況,分析了造成這種發展的背景和原因,還探討了從事這一課題研究需要關注的基本史料,追溯本課題研究的現狀和不足。第一章論述此一時期中國及其西部世界政治局勢的變化,這是中西間交通、交往和交流的舞臺和背景;第二章探討中國境內絲路的盛衰,著重分析了綠洲之路各線段、吐谷渾之路、居延路和草原路的變化和利用;第三章探討蔥嶺以西絲路的變遷,主要探討了越蔥嶺後與中亞、南亞、西亞和東羅馬的絲路交通;第四章從城市的文明中介地位考查中國境內絲路沿線各城鎮的盛衰變化;第五章考查蔥嶺以西通向不同方向和地區的絲路沿線諸城市的盛衰變化;第六章探討此一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並論述了中西間陸海兩條路線的聯接,從而揭示了絲綢之路和文化交流在人類文明程序中的重要作用。從空間上看,本書既對陸上交通進行了系統的梳理,又對海上交通的發展進行了系統論述;既對中國境內絲路變遷進行了描述,也對蔥嶺以遠絲路的變化進行了探討;既有絲路路線的勾勒,也有對絲路聯結點即沿線城市的特寫。點線結合是本書的重要特色,從而展現了四百年左右絲路發展的全貌。

在絲綢之路的研究方面,中國學者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只有中國文獻最系統地儲存了絲路發展的記錄。在那遙遠的時代,使節、商旅和僧侶的行跡踏出了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最長的道路,其行紀著作成為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相比,在中外關係史和絲綢之路的史料方面,中國正史著作最為系統。近代考古學的成果不斷為絲綢之路研究提供新的史料,西方古代文獻中有不少可資借鑑和利用的資訊和資料,關於絲綢之路研究的海外漢學成果亦層出不窮。石雲濤先生系統梳理和充分利用了古代行紀著作、正史資料、考古資料和西文文獻,吸收了百餘年來國內外研究成果並融會貫通,從而完成了第一部全面探討三至六世紀這一動盪紛亂時期中西交通的著作。書中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和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包括海外漢學成果,充分挖掘和捕捉舊有的文獻資料和新出的考古學資料蘊含的資訊,輔之以開拓創新精神和嚴謹的治學態度,發前人所未發,正前人之所失,提出了許多新觀點,為中西交通史上的研究奠定了一個新的基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