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夫差是怎麼跟晉國爭奪中原的霸權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歷史
  • 2021-10-23

吳王夫差是怎麼跟晉國爭奪中原的霸權的?huangyong10162019-12-26

這個典故最初是用來形容軍隊的陣容強大,比喻氣勢旺盛。其中的這個“荼”字,在古代指的是茅草的白花。

故事源於春秋的後期,公元前506年。當時,吳國在大破楚國後,又戰勝了越國。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又打敗了齊國,接著,夫差分別會見魯國、衛國的國君,打算建立一個諸侯聯盟,跟晉國爭奪中原的霸權。

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約魯國的國君魯哀公、衛國的國君衛出公一起到衛國去開會。夫差還請晉國的國君晉定公也一起前往。但晉定公並不想去,可是他又怕得罪了夫差,因為這個時候,吳國的國力比較強盛。於是,晉定公只得帶了大隊的人馬護駕。

會盟開始後,快要訂盟約時,各國為了前後的排列次序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主要的焦點集中在吳國和晉國之間。晉國向來是諸侯的領袖,不肯排在吳國的後邊。吳王夫差就翻出“老黃曆”,說吳國的祖先比晉國的祖先長三輩。

吳、晉兩國誰也不肯讓步。這個時候,吳王夫差接到密報,說越王勾踐率大軍攻打吳國報仇來了。夫差大為震驚,一怒之下,竟然把報信的人都殺了。

夫差怕各國諸侯,尤其是晉國,知道這個訊息後瞧不起自己,只能假裝鎮定,繼續開會。可是壞訊息一個接一個地傳來:先是說太子戰死了,又說京城也被攻佔了。夫差氣得一口氣連殺了七個報信的人。他急忙找身邊的謀臣王孫雒商量。王孫雒說:“我們現在是隻可進而不可退。必須結了盟後,取得盟主的地位,才能回去。不然的話,會讓各路諸侯看不起,說不定有的人還想趁機從背後襲擊我們,那不就完了。只有取得盟主的地位以後,才可以借天子之名,聯合各諸侯,討伐越國。現在,取得盟主之事主要是晉國從中作梗,只要晉國服了,其他諸侯哪個還敢說不呢!不如把我們現在手頭的軍隊集合起來,向晉定公帶來的軍隊挑戰,逼他讓我們來當盟主。”

夫差覺得也只好這樣了。在當天半夜的時候,他下令全軍分左、中、右三路,每一路一百行,每行一百人,列成方陣,共一萬人,三路方陣加起來總共是三萬人馬。大軍悄悄地開到距晉軍一里遠的地方停下來,擺開陣勢。

吳國中軍全體將士,一律白衣白甲,打著白色的旗幟,揹著白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就像是遍野盛開的白色茶花。

而左軍一律穿紅色的衣裳,紅色的盔甲,打著紅色的旗幟,帶著紅色羽毛的箭,遠遠望去,如同是一片熊熊的烈火。

右軍呢,則全都是黑色,看起來就好像一大片烏雲。

天剛亮,吳王夫差親自擊鼓鳴金,三萬人馬一齊吶喊,就像是天崩地裂一般。

晉定公他哪見過這陣勢,當時就嚇得魂飛魄散。他身旁的軍師獻計說:“咱們還是先答應夫差,讓他早點走吧。定公你放心,只要他一回國,保準被越王勾踐滅了。那時,我們不就又是老大了嗎?”

很可惜,夫差“如火如荼”的盛大軍容僅是曇花一現。此後沒幾年,吳國被越王勾踐所滅。但是“如火如荼”這個典故,卻傳了下來,而且作為褒義形容詞一直沿用到今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