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1-11-17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qqhai234 2019-06-29

主題思想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小說。《邊城》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

《邊城》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

《邊城》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藝術特色

《邊城》採用了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特有風土民情。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細膩的心理描寫。心理描寫是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意志、願望和思想感情等內心活動的描繪。或展開人物的美好心靈,或揭露人物的醜惡靈魂,以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和性格特徵。

其方法多種多樣:或透過對話、獨白、行動、姿態、面部表情等直接剖析;或採用幻想、夢境間接揭示;或藉助景物描寫、氣氛渲染及周圍人物的反映等側面烘托。

本文有兩種方式:

1、是透過人物的幻想、夢境來披露人物心理。翠翠離奇的“胡思亂想”,讓人感到漸漸有了自己心理的少女的孤單寂寞,以及愛情的幼芽時心靈的躁動;翠翠“頂美頂甜”的夢境,展示出對朦朧愛情的甜蜜感受和潛意識裡對愛情的嚮往。

2、是透過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語言、神態的描寫,形成強烈的暗示,誘使讀者從人物的語言、神態上去體味人物的內心奧秘。翠翠“帶著嬌,有點兒埋怨”地一再央求爺爺丟下渡船上的活回到她身邊,讓人感受到翠翠對爺爺的無比依戀之情。

聽著爺爺唱的“那晚上聽來的歌”,“翠翠自言自語說:‘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則讓人感受到情竇初開的翠翠對甜美愛情的神往。

二是詩畫般的環境描寫。小說中的環境描寫,不僅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動使人物的情感沉浸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而且為我們展示出湘西邊陲特有的清新秀麗的自然風光。在作者筆下,啼聲婉轉的黃鶯、繁密的蟲聲、美麗的黃昏、如銀的月色……奇景如畫,美不勝收。

這些又都隨著人物感情世界的波動而自然展開。或是以黃昏的溫柔、美麗和平靜,反襯翠翠愛情萌動的內心的躁動、落寞和薄薄的淒涼;或是以柔和的月光、溪面浮著的一層薄薄的白霧、蟲的清音重奏,烘托翠翠對儺送情歌的熱切期待,以及少女愛情的純潔和朦朧。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邊城》成書於1931年,那正是沈從文愛情事業雙豐收的季節。1931年社會雖然動盪不安,但總體上還是稍顯和平,這個時候中國有良知的文人,都在思考著人性的本質,沈從文自然是走在前沿的,於是,他希望透過自己對湘西的印象,描寫了一個近似於桃花源的湘西小城,給都市文明中迷茫的人性指一條明路。人間尚有純潔自然的愛,人生需要皈依自然的本性。

後世影響

《邊城》是沈從文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文學史上一部優秀的抒發鄉土情懷的中篇小說。

它以20世紀30年代川湘交界的邊城小鎮茶峒為背景,以兼具抒情詩和小品文的優美筆觸,描繪了湘西邊地特有的風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愛情悲劇,凸顯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生動的鄉土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讀者,也奠定了《邊城》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特殊地位。

沈從文一生寫下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但是在他眾多的作品之中,《邊城》則佔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1999年6月,《亞洲週刊》推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對20世紀全世界範圍內用中文寫作的小說進行了排名,遴選出前100部作品。

參與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內外著名的學者、作家,如餘秋雨、王蒙、王曉明等。在這一排行榜中,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位列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單篇小說計,《邊城》則屬第一。

《邊城》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

延伸影視作品:1985年,凌子風執導《邊城》同名電影。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邊城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匿名使用者 2012-09-09

你想說哪個都行,從中挑著寫就行。。他們都體現了人性美:

1.翠翠

翠翠天真善良、溫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讓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為外公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她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節選部分以後,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表現了她對愛的執著。

2.外公

外公保有著中國傳統的美德,他對孫女翠翠親情無限。為翠翠的親事操心擔憂,盡力促成翠翠愛情的實現。在生活上,對翠翠也是無比關懷,不讓翠翠坐熱石頭,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盡力體諒翠翠的心思,翠翠憂傷寂寞時為她講故事、說笑話、唱歌。

3.天保

天保個性豪爽、慷慨。他是船總的大兒子,卻愛上了貧苦擺渡人的孫女。他知道弟弟也愛翠翠,兩人唱歌“決鬥”,他卻因為自己先提了親,“作哥哥的走車路佔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開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敵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現了他的手足之情。後來他外出闖灘,既是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難過,“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最後意外遇難,可以說他是為了親情和愛情而死。

作者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

作者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重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732109041 2012-04-15

人性美

沈從文主張:“一個偉大的作品, 總是表現人性最真切的慾望———對於當前黑暗的否認,以及未來光明的嚮往。 ”他說:“我只想造希臘小廟,……精緻、結實、勻稱,形體雖小而不纖巧,是我理想的建築,這神廟供奉的是‘人性’。”正因為這樣,《邊城》中沒有一個人不是善良與美的化身,都具有作家所理想的人性美。正如沈從文自己所說,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邊城》中的人性美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翠翠之美

作者在翠翠的身上體現了三種美, 品性美、 童貞美和愛情美。作者筆下的翠翠,與青山綠水作伴,心靈上沒沾染一絲塵埃。她乖巧伶俐又帶有山區女孩的淳樸,天真而不嬌嫩,就如湛藍的天空下剛長上青枝翠葉的嫩竹, 而她在戀愛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愛美,則更是真切感人。當夜幕臨,祖父仍“忙個不息”時,她心中“會有點兒薄薄的淒涼”,她“成熟中的生命,覺得好像缺少了

什麼”。她擔心在這個“規矩”中聽歌的日子過去了,頓生“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的念頭。 而這正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心理最細緻入微的生動寫照,洋溢著愛和美的柔情蜜意。包括祖父試探地問她“你試告我,願意哪一個”時,她立刻嬌嗔地把話題岔開, 掩飾內心的真情, 無一不包含一個初涉愛河的少女的羞澀。 當翠翠想到自己走後,爺爺的孤獨、悽苦、傷心與焦慮時,她又不免擔憂起來。 於是認真地說:“爺爺,我一定不走……”這是怎樣一幅充滿祖孫之愛的人間情畫。作者用其清新細膩的筆觸,生動地寫出了湘西淳樸的社會風氣。

2。2 兄弟之美

作者既寫出了兄弟倆對愛情的忠誠、堅貞,又表現了他倆自我犧牲的美德。他們深愛翠翠,以感情為重。在他們心目中,愛之所在,與世俗的錢財、地位毫不相干。他們慎重選擇愛人,但在自

己的幸福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又能忍痛割愛,成人之美。 正如小說所寫:“弟弟一開口, 哥哥卻因為明知不是敵手, 更不能開口了。 ”愛情本身有“排他性”,按茶峒的習俗也是不興“情人奉讓”的,但他們卻都以互助互愛的德性,以一種作者所理想的優美健康而自然的“人生形式”,演繹出一曲平凡而崇高的愛情之歌,不能不讓人為之動情。

2。3 爺爺之美

作品展現人性美還透過老船伕對女兒、 對孫女的摯愛來體現。老船伕是作者在小說中盡力刻畫的另一個人物。在作者的筆下,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 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從不索取。他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 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疼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老船伕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美德的化身;他對女兒、外孫女無私的愛是我們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緣紐帶。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2。4 鄰里之愛

《邊城》中的人性美還表現在鄰里之間的互愛中。 船總順順便是這一類的總代表。 他大方灑脫、喜交朋友,又慷慨能濟人之急。對“因船隻失事破產的船家,過路退伍兵士、遊學文人墨客”,“凡到了這個地方聞名求助的,莫不盡力幫助”。 在他的身上體現得更多的便是鄉里人的寬闊豪爽胸懷、 仗義疏財之心和正直豪爽品德。正是這種美德的影響,在這塊不顯山不露水的偏僻小地保留了一份大都市裡想都不曾想到的民俗淳風,而且這種“重義輕利又能守信自約” 的淳樸民情在這古老的大地上哺育著一代又一代,演義著一個又一個傳奇式的田園牧歌故事。《邊城 》正是透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 、祖孫之間的親情、鄰里之間的與友情來表現人性之美。《邊城》也許是作者努力建構的充滿自然人性與牧歌情調的世外桃源。人性,作為文學創

作的永恆主題在沈從文筆下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hegaoy 2012-04-04

《邊城》中的人性是非常優美的。尤其是從翠翠、爺爺、船總、順順及天保和儺送身上,無不酣暢淋漓地表達了人物豐富纏綿的內心情感。翠翠這一少女形象,是作者筆下優美人性的化身與極至,是作者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藉助語言塑造的迷人的形象,“是全書之魂,是作者傾注‘愛’與‘美’的理想的藝術形象。”這是《邊城》人性美的第一個方面。

首先,翠翠的出生是一種悲壯的美,給人以心靈的震撼,使人驚心動魄,心潮澎湃。

其次,翠翠,這個名字在讀者眼裡、心裡也是美的。名字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簡單稱呼,它體現了爺爺對翠翠所寄予的理想。

再次,翠翠美在行為切合她的個性。翠翠有著對爺爺的那一份深深的依戀之情,所以她不願意離開爺爺,就連上一里路遠的茶垌城看熱鬧,也要和爺爺一起去。她不願意讓小船來陪爺爺,她要和爺爺一同撐渡船,一同歇息,一同看熱鬧。

最後,作品中翠翠的心理也很美。翠翠長大後,內心便起了微妙的變化,少了一點乖巧和歡笑,多了一份深思和羞澀。有時心裡完全充塞一種不分明的心緒,體味到許多原未想到過的東西。她不知道這是應該快樂的還是應該憂愁的,即使愁緒襲來,她也沉靜地咀嚼它,彷彿連愁緒也是生命所必需的。翠翠是自由的,又是惘然的。她是湘西那古老生活方式下的姑娘,她只是依著古老的法則和既有的節奏安分的生活。

《邊城》展現人性美的第二個方面是透過老船伕對女兒、對孫女的摯愛來體現的。

老船伕是作者在小說中盡力刻畫的另一個人物。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孫女,他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揹著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服毒死了,女兒為之殉情。老人主動挑起了哺育孤雛的重任,沒有一句怨言,幾十年如一日,風裡雨裡,來來去去。小孫女“奇蹟”般地長大了。對於翠翠,老人總是那麼遷就,不折不扣地讓小孫女體驗到父愛。透過老船伕,作者謳歌的是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

《邊城》展現人性美的第三個方面是透過老船伕對自己工作的敬業和對過渡人的慷慨來表現的。

在作者的筆下,老船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凡事求個心安理得”。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雖大,但天不許他休息,他彷彿便不能夠同這一份生活離開”。於是,不論是早還是晚,不論自己的身體累還是不累,不論心裡的情緒好還是不好,只要有一個人喊一嗓子要過渡,他便毫無怨言的飛快起身。船將攏岸,老船伕口中一面嚷著“慢點,慢點!” 自己卻霍的躍上了岸,拉著鐵環,於是人貨牛馬全上了岸,翻過小山不見了。老船伕的工作為公家所有,所以過渡人不必再另外出錢了。但也有人心中不安,抓了把錢擲到船板上時,老人就一一拾起來,依然塞回那人手上去,儼然吵嘴的樣子:“我有了口糧,三鬥米,七百錢,夠了!誰要你這個!”也還是有人為求個心安理得,不管如何都要給錢。老船伕沒辦法只好收下,但隨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這個理就把這些錢託人到茶垌去買茶葉和草煙。茶葉則在六月裡放進大缸去,用開水泡好,給過路人隨意解渴,草煙則被一紮一紮掛在老人腰帶邊,過渡人誰要這東西必慷慨奉贈。有時估計過渡人中有注意到草煙的,老人總把一小束草煙扎到那人包袱上,一面說:“大哥,不吸這個嗎?這好的,這妙的,看樣子不成材,巴掌大葉子,味道蠻好,送人也很合式!”老人質樸、厚道的性格為所有過渡人稱讚。在碧溪蛆,船是老人的勞動工具,幾十年如一日,過往的行人隨叫隨到,把凡是要過渡的人總是熱情地迎來送往。老人是橋的化身,從老人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寬宏、博大的美。老人用自己一雙老繭的手建起了一座橋,這橋聯結了碧溪兩岸,增進了兩岸人民的情誼。老人是渺小的,然而老人是最偉大的,他把自己的本質力量物件化,使人化的自然更合乎人們的理念。

作者的理想是要在小說中表現“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那麼“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相對於什麼而言呢?

作者極力謳歌的傳統文化中保留至今的美德,是相對於現代社會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物慾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而言的。

作者描寫的湘西,自然風光秀麗、民風純樸,人們不講等級,不談功利,人與人之間真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天保兄弟對翠翠真摯的愛以及兄弟間誠摯的手足之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汙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作者極力狀寫湘西自然之明淨,也是為了狀寫湘西人的心靈之明淨。

作者寫以歌求婚、兄弟讓婚、外公和翠翠相依之情,這些湘西人生命的形態和人生的方式,都隱含著對現實生活中古老的美德、價值觀失落的痛心,以及對現代文明物慾氾濫的批判。作者推崇湘西人的人生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

《邊城》從哪些方面表現了人性美,是如何體現沈從文的文學理想的?秒懂百科官方 2020-11-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