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喝8杯水怎麼算出來的?喝水重於喝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3-01-10

一天喝8杯水怎麼算出來的?喝水重於喝湯china6732013-04-28

“土是萬物

素規創候知片紙內

之母,水是萬物之源。假如離開了‘水’,‘母’

也將沒有了生命”。這

是我們古人樸素的辯證法之言。水不僅是人體所需要的七大營養素之一,同時,也是其他六大營養素的載體。正如營養學家李瑞芬所言:“飲食飲食,飲在前面,

有飲才有食。”

在這炎炎的夏季,本版特推出“水專刊”。從飲水的營養到安全;從缺水對人

體的危害到怎麼科學選擇水再到美

國科學家最新的飲水觀點,我們全方位進行了闡述。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夏日裡的清爽

來自

和健康科學的飲水理念。

“為什麼要喝

360問答

水?”“渴了唄!”

土早塊比理緊娘興四找隊

——恭喜你,答錯了!

水是人體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營養素。水是生命之源,人體一切

的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如

果你對喝水的理解僅僅限於解渴,那麼你就是所謂“水盲比文盲還多”大隊裡的

一員。

水分是機體中含量最大的組成成分,同樣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嬰兒體

作壓

內水佔75%,成人體重的60%

是由水分和溶解在水分中

的電解質、低分子化合物和蛋白質所組成的。當機體缺水20%左右時,就

會使得血液黏稠度過高

並使血小板凝聚力和黏附力加強

,生命就會出現危險。早有無數災難倖存者印證了:

人不吃有喝仍可存活數週,但沒有

水,數日便會死亡。

有66年臨床營養經驗的資深營養專家李

瑞芬教授在大量的臨床

經驗和人們的飲食習慣調查中發現,很多人沒有養成喝

水的習慣,而作為居民健康飲

食指南的“膳食寶塔”,並沒有“

危判黑同自菜

水”的部分。今年

的早些時候,她建議

給膳食寶塔圖補水。

1992年中國營

養學會公佈了中國居民平衡膳

食寶塔,從下至上第一層為谷

類,第二層為蔬菜,第

三層為雞鴨魚肉蛋,第四層為

香書滿務菜零

奶和豆製品,第五層為調味品。寶塔各層位置和麵積不同,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

鋼面

地位和應占的比重。李教授建議修改現在的“膳食寶塔”,把第一層改成8杯水,讓水成為寶塔的基底。她修改寶

塔圖的建議還包括,取消原

來的第四層,把牛奶歸入動物蛋白那一層,把豆類歸入穀物那一層。營養學家李教授說,飲食

飲食,“飲”在“食”的前面,有

飲才有食。

已有專家表示支

持李教授的意見。中國

醫促會健康飲用水專

起地封守搞束戰娘

業委員會主任李復

興教授曾撰文說,國外近年

許多營養專著闡述膳食寶塔均把水

列為膳食寶塔重要組成,

例如美國2002年

《營養》(二版)中第625頁

列出的膳食寶塔也是五層,寶塔的

最底層就是水。

■Why———為什麼強調喝水?

人對水的

需求僅次於氧氣。在營養學界

確認的人所需七大類營養素中,水是其中一類。(另六類為:

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糖類、礦物質、膳食纖維)水

短章育

參與所有營養素在

人體內代謝的全過程。

李教授說,水除

了是生命體主要組成部分外,體內的代謝變化是在液體中進行

面趙凱互流化意

的,離開水一切生化反應都無法進行。水充當各種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吸收、運輸及排洩的載體。即使不能溶於水的蛋白質和脂肪,也必須以膠體形式懸浮於體液之中,才能到達全身各組織器官加以利用,同時將代謝產生的廢物運送到腎

髒和肺,經尿液和呼吸排

出體外,水在人體內川流不息,把氧氣、營養物質

運到組織,又把廢物送到肝、

腸、肺、面板,排出體外。

水的作用還有:調節體溫。透過汗液的蒸發可散發大量熱量,避免體

曾狀推侵廠考朝架破有幫

溫過度升高。

潤滑功能

。水以體液的形式在器官與器官之間起著潤滑劑的作用。例如,淚液可減輕眼球與眼瞼間的摩擦及防止眼角膜乾燥,唾液可溼

潤咽喉,關節液可減輕骨

端間的摩擦。

滋潤面板。面板缺水就會失去彈性,顯出蒼老。

■How mu

ch———喝多少才夠?

李瑞芬教授提出的“八杯水”,是怎麼計算出來的呢?

原則就是飲水量必須能夠補償排

出的水量,每天喝水的量

至少要與體內的水分

消耗量相平衡。採訪時她列出

這樣一份略表:

送損蘭散阻

即:健康成年人在一般條件下每日約需水2500毫升。折算成每杯250至300毫升的水,就是8杯水。

表裡所說的“代謝水”略有些費解

,是指碳水化合物、蛋

白質、脂肪在體內氧化分解時產

失建幫殺火減飯構

生的水。可見人體補水的主要來源是液體水。

李教授表示,8杯水是常態下的概量,而不是教條。活動量大

型劇害部粉逐際眼另阿州

,氣溫高,出汗多,空調環境水分消耗得多,或者攝入較多的蛋白質及礦物質時,均會增加水的需要量,要更多地喝些水。

某些特殊人群,比如浮腫病人、心腎功能衰竭病人,不宜喝水過多,這些人該喝多少水,應視病情聽取醫生的具體建議。感冒發燒、中暑、膀胱炎、便秘和面板乾燥等疾病患者,多喝水則可對緩解病情起到一定效果。

還可以參考傳統醫學,根據尿液的顏色來判斷喝水是否夠量。一般情況下(指沒服用某些會改變尿液顏色的藥物,如維生素B2,或者某些食物)人的尿液為淡黃色,如果顏色偏深,則表示需要多喝一些水了。

■What———喝什麼?

8杯水共計2500毫升,就得喝純粹的“水”才算數嗎?喝了茶水、湯和牛奶飲料等其他液體,都算。然而喝什麼最好?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有國際公認的標準答案:溫開水。

有關研究表明,把自來水煮開並沸騰3分鐘,氯氣及一些有害物質揮發了,同時又能保持水中的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新鮮開水自然冷卻至25℃左右,這樣的溫開水不用消化就能為人體直接吸收利用,很容易透過人體細胞膜,進入代謝。而且它的溫度不會過於刺激腸胃道,不易造成血管收縮。

幼兒園小朋友童謠有云:白開水,是個寶,每天生活少不了。常喝多喝好處多,身體健康樂呵呵。

■When———什麼時候該喝水?

什麼時候喝水呢?覺得渴了,才端起水一飲而盡;像現在這樣的炎炎夏日,熱汗涔涔,口乾舌燥,喝下一大杯冰水,頓覺暢快淋漓。相當多的人就是這樣,不感覺口渴就想不起來喝水。

殊不知有“渴”的感覺時,你的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雖然中樞系統感知飢渴是人的本能反應,但醫學研究發現,人產生口渴的感覺,速度較慢,往往是在身體的器官已經在缺水較多的情況下中樞系統才反映出來。專家們管這時候才喝水叫“被動補水”。如果身體經常性地、持續地缺乏水分,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李瑞芬教授在她的門診發現,很多亞健康的白領,水喝得很少,腦子裡沒有喝水的意識。她強調一定要主動補水,定時定量地喝水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難以做到,也不必這麼刻板,但一定要有主動喝水的意識,不覺得渴也要想著喝水,並養成習慣。

86歲的李瑞芬教授說她長年的習慣是早上醒來先喝一杯水,洗漱後吃早餐時再喝一杯牛奶,還要喝些粥。早晨多喝一些水,是很多專家比較一致的意見。一夜睡眠之後喝一杯水,對機體既是一次及時的水分補償,又是一種有效的淨化。空腹飲下的溫開水能很快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迴圈,有益健康。據說美國的一些醫學院校和醫學研究機構制定的《長壽守則》中,也有“清晨喝杯水”的忠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