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下一句是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繪畫
  • 2021-09-25

知行合一的下一句是啥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6-09-27 回答

知行合一的下一句是:得到功成。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意思是:最高深的道理隱藏在最簡單的事理中,有悟性的人可以從最簡單的事理中獲得最高深的道理,從而成功。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

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66237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搜狗問問

擴充套件資料:

提出背景:

王陽明在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龍場悟道之後 , 非常深切地瞭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王陽明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鄰竊斧”。

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

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知行合一的下一句是啥 young 1級 2016-09-27 回答

人要明白正確高尚的道義,要明白自己對他人的責任,而後人的意義在於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這就是知、行合一。既不是說知在其中是絕對,也不是說行在其中是主導。而是說知是行的必然前提,行是知的必然結果。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我們經常只注意到最後修、齊、治、平那幾句,卻忘記了開始就說到的格物而後至知,達到心正。即:心正,是至善的關鍵。也就是需要培養、樹立、明確自己的思維方向、覺悟之路,而後才可以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完成自己的責任。

只要正見穩固,其他的行為才會成為正確的有效的,如果沒有正確的見解思維,則一切行為都是無意義甚至有害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