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一格,反璞歸真什麼易思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08-03

不拘一格,反璞歸真什麼易思灃宸赧筠 2009-11-04

不拘一格:發 音 bù jū yī gé

釋 義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侷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出 處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示 例 不但體裁,風格,題材,表現手法可以鼓勵勇於創新,甚至連主題,也可以是~的。(秦牧《“果王”的美號》)

用 法 作賓語、定語、狀語;比喻打破常規

故 事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菸,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 我勸玉皇大帝重新振作精神,不受陣規束縛降生各種人材。

近義詞 形形色色、五花八門、不拘小節

反義詞 如出一轍、千篇一律、墨守成規

返璞歸真:【返璞歸真】 同“返樸歸真”。

【返樸歸真】 謂還其原始的淳樸本真狀態。 璞,本義是蘊藏有玉的石頭。也指未雕琢的玉。這裡引申為天真,淳樸。

成語 返樸歸真

發音 fǎn pú guī zhēn。

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示例 《戰國策·齊策四》:“歸真反璞,則終身不辱。”

【成語意思】 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 也說歸真返璞。道教教義

道教學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透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使生命返復到始初的狀態,道教稱之為“返樸歸真”。

道教認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樸和純真的,是近於“道”的本性的。所以人們常說兒童天真無邪。但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慮慾念不斷萌生,再加上社會環境的不同影響和情色財貨的誘惑,不斷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純樸天性,若進一步嗜慾無止,將嚴重損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從此背道而馳。而學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純樸純真的狀態。這裡的“樸”就是指本真,引申為“道”的質樸狀態,是指真常之道的本來體性。然而,要返樸必需要抱朴,《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即要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使之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私心雜念所困擾。這裡最重要的就是要儘量少一些私心和慾念。做人要淳厚,行事遵守公德,生活要儉樸,使本性漫漫返復到淳樸的狀態,與道相合。而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透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透過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迴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在返樸歸真的修行道路上,諸多高真大德的踐行曾為後世學道修道者作出了榜樣。漢末魏伯陽真人,“挾懷樸素,不樂權榮”而專心修煉。葛洪真人不隨世變,言則率實,杜絕嘲戲,終日默然,被邦人鹹稱為抱朴之士。並提出應“全大宗之樸,守真正之源”。晉代嵇康好道,亦以“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素全真”為修行宗旨。今天,學道修道之士又何以不能進一步發揚守樸全真的教義,留一份淳樸之真於後世。

不知道的儘量上百度,不要浪費分。

不拘一格,反璞歸真什麼易思匿名使用者 2009-11-04

不拘一格:不為一點小事而擾亂心情

返璞歸真:離開喧鬧,找回自己

不拘一格,反璞歸真什麼易思lanliangbi 2009-11-04

我覺得應該是,

不受條條框框的約束,文章寫得純樸自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