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一年中養腎最好的時段,如何“養藏”防冬病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09-19

小雪|一年中養腎最好的時段,如何“養藏”防冬病遊醫明達 2022-06-08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此時中國廣大地區西北風開始成為常客,氣溫下降,但大地尚未過於寒冷,故稱小雪。

小雪節氣,黃河以北地區會出現初雪,提醒人們該禦寒保暖了。南方地區北部則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虹藏不見:

此時陰陽二氣漸已不交,故天地間難有彩虹的現象。

天氣上升,地氣下降:

陰陽氣不交的表現即天氣升而地氣降,二氣各歸其位再不交接。這時天地之間不再相通。

三候,閉塞而成冬:

天地之氣不相通則成閉塞伏藏之象。這就是冬天生成的原因。

小雪時節,最大特點是天氣蕭冷、晦暗,陽氣潛藏、陰氣盛極。所以在此時節調養的重中之重在於:

滋養陰精,養藏陽氣

1.早睡以潛陽氣,晚起以固陰精

冬天夜長晝短,是為了讓陽氣得到充分的閉藏,生命得到充分的休養。

睡好覺,是潛藏陽氣,蓄積陰精的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冬天不要辜負漫漫長夜,晚上十點前就要就寢了。晚起不是“睡懶覺”的意思,而是“必待日光”,等太陽昇起來(7、8點鐘的時候),再起床開始一天的活動。

2.曬後背,啟用足太陽膀胱經

太陽為生命的源泉,冬季天地之間陽衰而陰盛,

此時曬太陽,最能和暢陽氣,溫通氣血

背為陽中之陽,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主要部位,它是人體抵禦寒邪入侵的第一道防線,也是人體最長的一條經絡:經起於目內眥,貫穿人的頭顱後背、膕窩和足小指外側。

人一旦受寒,就會損傷膀胱經的陽氣,出現各種感冒症狀。

從入冬開始就要避免背寒,曬後背,可以刺激足太陽膀胱。

3.寒從腳下生,小雪 養生 先暖腳

俗話說:“百病從寒起,寒從腳下生”,中醫認為,腳是人體之根,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極為慎密親密的接洽相關。

光在足底就有136個穴位反射區,對應人體的五臟六腑各個器官,“人壯全憑腳健”。

在這個逐漸變冷的季節,對足部保暖常見的方法有按摩,泡腳,足浴。而我們自己在平時生活中,

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足,足部暖和,晚上就不會出現腳冷難以入睡的情況。

泡腳時間以10分鐘—20分鐘為宜。

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肝、 心、脾、肺、腎,分別對應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對應的自然季節是春、夏、長夏、秋、冬。

所以四季 養生 的原則是: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

冬季則應當以保養腎臟為主

腎為水髒,應於冬三月。特別是

小雪節氣至大寒的這段時間

,應適當溫腎補腎,有助於修復體質、保持 健康 。

1.滋補腎陰

腎現在人工作學業壓力過大,會出現腎陰虛的表現,如腎虛虧損、眩暈耳鳴、容易腰膝痠軟、潮熱盜汗、消渴遺精等症。

滋補腎陰

可適當吃些芝麻、栗子、黑豆、枸杞子、桑葚、豬腎、雙耳湯(銀耳、黑木耳)、芝麻桑葚膏等。

栗子玉米煲西施骨

食材:

生栗子15枚、生玉米一條、生薑3片、芡實15克,淮山20克、龍眼肉7顆、西施骨一塊約500克(西施骨即豬肩胛骨,煲湯比較鮮甜)。

做法:

1。 芡實先浸泡約1小時;

2。 排骨清洗乾淨並切段,在沸水裡氽煮2分鐘去腥;

3。 將排骨和所有食材放入砂鍋裡,新增清水,沸騰後轉小火煮2小時, 開鍋5分鐘前,加鹽調味即可。

栗子是“腎之果”,補腎陽之氣、強腰膝。

芡實固腎氣,一邊補一邊固,收效會比較踏實。龍眼肉增強養心,入冬後水旺,水克火,容易出問題的是心氣虛的人。

這個湯滋味很正,甜上加香,栗子香和玉米的甜來自土地,脾胃很舒服,一點也不膩。

2.宜食根莖類食物

冬天是根莖類的食物大量上市的季節,

這些埋藏在地下的宿根塊莖,和冬天的閉藏之氣亦是相合。

芋頭甘平多汁,宜煮熟而食,生食易發宿疾。芋頭補虛,很能充飢和止渴。《食療本草》雲其能“令脂肉悅澤”,即有美白和潤澤肌膚的功效。

紅薯(地瓜)甘溫,生熟皆宜。能補脾胃,化生氣血,令人臉色紅潤。同時,它還能固表,這樣就有抵禦風寒的作用。

養腎既有效又簡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

太溪穴位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

“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原穴, 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可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揉按“太溪穴”最佳時間是在每晚上 9 點,一次按 30 下。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痠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溪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1.小雪殺豬,大雪宰羊

這是北方的習俗,落雪臨風的日子,豬的尖叫聲在寒風裡也急切起來,曬鼓坪裡早已架起了碩大的鐵鍋,土磚壘就的“灶”圍成大半個圓,開口闊大而方正,一根根整齊的杉木不停地往灶裡塞。

殺豬後要做一鍋豬肉燴菜,邀請街坊四鄰聚餐,寓意團結、和睦、萬事興旺。

2.醃臘肉

民間有:“冬臘風醃,蓄以御冬”的習俗。

小雪後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

小雪節氣後,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 美食 。臘味吃法有很多,臘味芋頭糕、臘味糯米飯、臘味煲仔飯等等。

3.吃餈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

餈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後所製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 美食 。

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 /

今日小雪,寒風掠過

雪花隨風片片飛

有人喜歡熱烈的夏,就有人喜歡這冷寂的冬

寒冬沒什麼不好,歲寒也可有淡淡

清歡

重要的是,你將用怎樣的態度去迎接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