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好人、做和平主義者,卻痛苦不已是怎麼了?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寵物
  • 2022-12-05

當好人、做和平主義者,卻痛苦不已是怎麼了?子靜子的人3925 2022-06-29

村上春樹曾編過一本選集,主題是生日,他為此努力蒐羅了與此相關的故事,但沒想到竟十分難找,並且尋到的故事也千奇百怪,大部分都不是什麼令人歡暢的,不過好在,村上春樹自己在選集的最後,也寫了一個與生日有關的故事,叫《生日女郎》,裡面的女主人公在結尾說了一句話,頓時令整部昏沉的選集有了一絲輕盈的亮光,讓人柔軟而又堅韌了起來。

她說:“人這東西,無論什麼願望,無論去到哪裡,都不可能成為自己以外的存在。”

自我塑造每個人的一生,是最珍貴的。但很多人更認為基因會對自己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出身在冰淇淋世家,就應該繼承家業,做好冰淇淋,而不是去搞詩歌;是囚犯的孩子,可能天生就會有暴虐殺人的傾向?單親家庭的子女婚姻都不會幸福?

宿命論的魔障以新的形勢籠罩著我們,困擾著本真的需求。

而正確、道德、責任、安全、親情、愛情等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也讓我們更容易懷疑自我、壓抑自我,將自我的真正需要排到很後。

《三塊廣告牌》的導演兼編劇馬丁·麥克多納在他一炮打響的處女作《麗南山的美人》裡描寫過一個叫莫琳的女人。她單身一人和母親住在愛爾蘭偏僻的小村莊裡,因為姐妹紛紛嫁到他鄉,她不得不照顧年老體衰的母親20年。但這並不是一對溫情相依為命的母女,而是一對互相憎恨彼此、充滿戾氣的母女。母親瑪格害怕孤獨被拋棄,就以蠻橫專斷為法,處處控制女兒,女兒莫琳則在長久犧牲自我,忍耐過後開始與母親互相傷害,她給母親瑪格喝結成塊的速溶粥,母親則把尿倒在洗碗池裡,兩人每日的生活都是毫不饒過對方的互相纏鬥。

硬邦邦、血淋淋,這段只剩血脈維繫的關係,日後僅因一次意外,便轟然崩塌,釀成了一出慘劇。本應母女情深到最後卻成死對頭,造成這一切的背後元兇是被國際知名心理分析師蘇珊•福沃德稱之為 “情感勒索”的現象。

你感受過被至親的人抓住弱點,以愛為名進行要挾嗎?或許你會奇怪明明是心愛的人,為什麼會對我這麼做?讓我憤怒、絕望、屈服、困惑。是我看走眼了?還是我真的錯了?其實,這並非都是你的問題,而是情感勒索——親密關係裡的人企圖以這種方式控制你的生活。

蘇珊•福沃德首度明確指出這一廣泛存在於人際關係中的現象,並用40年心理分析師的從業經歷,將情感勒索追本溯源,理清4大情感勒索者型別和他們的慣用技法,分析情感勒索者動機。同時,她也指出一段關係之所以能墜入勒索的陷阱,是勒索者和受害者雙方的弱點共同造成的。

一個巴掌拍不響,受害者沒有勇氣認可、表達自我常常讓勒索者有機可乘,一步步控制我們。在《情感勒索》一書中,蘇珊•福沃德就用親身輔導過的數十個案例,展現了情感勒索如何由小變大,最終嚴重扭曲自我完整的情況。當然,蘇珊•福沃德總結梳理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我們如何正確應對這種關係,更新雙方紐帶,重獲自我完整。

如果你現在正因此身陷囹圄、不知所措,不妨回答一下蘇珊•福沃德在書中提出的三個問題,跟隨她的步伐,一起化解內心矛盾,更正自我認知。

罪惡感本是一項必備的人格要素,但是在情感勒索者精心操縱下,我們的罪惡感像一個敏感的汽車報警器,只要隨便駛過一輛車來都會發出刺耳的警報,混淆我們真實的判斷。

《情感勒索》中有一位名叫瑪格麗特的女子就曾遭遇過這樣的事,她本人風姿綽約、優雅高貴,40歲出頭在教會活動的時候遇到現任的丈夫卡爾,本以為他風度翩翩、紳士迷人,沒想到結婚8個月後卡爾竟提出要瑪格麗特和他一起參加淫亂派對。瑪格麗特驚訝極了,自己的丈夫居然會參加這種令她作嘔的活動,她斷然拒絕。在聽到這個結果後,卡爾則表現出極度受傷的狀態,並且指責瑪格麗特,稱原以為她是一個自由、開放、包容的女人,沒想到卻是一個保守、刻板的假正經,自己是愛她才會與之分享一切,現在卻得到了侮辱。最後,卡爾甚至告訴瑪格麗特,如果她不陪自己參加這個活動,還有許多舊情人等著陪他參加。

這一切的話語讓瑪格麗特既傷心又動搖,原本她能十分堅持自己的是非觀,但在卡爾不斷強調這件事情的合理性及正常性下,瑪格麗特開始懷疑是不是以前自己不瞭解這種活動的來龍去脈才會產生偏見,卡爾的話是不是其實是對的,是不是真的是自己太過正經?是不是一切都是自己小題大做?

瑪格麗特的是非判斷被混淆了,同時她對拒絕卡爾的“真心”也產生了一定的罪惡感,最終瑪格麗特屈服了,參加了這場令她悔恨不已的派對。

常見的情感勒索手段就是一面勒索者給自己的目的塑造正當、崇高的意義,一面給受害者新增負面標籤,讓你罪惡感重重。

但你真的這麼壞嗎?或者古板?冷漠?無情?當然不是,你並非罪大惡極,你要明確這些消極的觀點都只是觀點,從來不是事實!大部分以愛為名的指責都是為了勒索者的計劃而服務。

因此,不要為了罪惡感而作出損傷自我的舉動,如果你真的忍受不了良心的折磨,可以試試這種“矛盾治療法”,試著寫下這樣一番誓言,以瑪格麗特為例:“親愛的卡爾,我對曾傷害你的真心,拒絕你的邀請而感到十分抱歉,為了補償你,我決定放棄自己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信念和尊嚴,陪你參加每一次的活動。”如果你在寫完這封誓言後覺得荒唐不已,那麼就說明你的罪惡感其實是根本不必要的。

你是不是這樣一種人:認為所有的問題最後都需要自己獨自解決,個人需要肩負著所有責任?

或者你是不是長久以來都是一個大好人,無法拒絕別人對你的請求?

前者我們稱之為阿特拉斯綜合症,形容這種人像希臘神話中要永生永世肩負蒼天的巨神阿特拉斯,後者常被人叫做聖母心,過分憐憫他人。

擁有這些特質的人常常把責任攬到懷中,哪怕自己遭受了損害都不肯放手。但這時,請多問自己幾句——憑什麼?憑什麼你要為他人付出這樣的心血?憑什麼這些責任需要你來承擔?憑什麼你要犧牲自己來成就他人?

你必須懂得每個人的付出是有極限的,只有本身擁有的資源越多才可能付出更多,如果你早已變得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一定要知道這樣是根本無法再付出很多,此時仍舊一味地講求奉獻犧牲,無異於飛蛾撲火,於事無補。

利用對方的恐懼大概是最容易也最要命讓人妥協的方式。在《情感勒索》中,蘇珊·福沃德曾讓尋求治療的受害者仔細觀察情感勒索者的表現和自己的感受,她聽到了許多這樣的表述:

“我發現我爸爸只要雙臉開始漲紅,我就知道他要發怒,然後我就感到自己儘管都已經30多歲,但仍然下意識地一陣顫抖。”

“我無法忍受傑夫一聲不吭地就離家出走,當我發現自己獨自一人被留在家中,又怎樣都打不通傑夫電話的時候,我感到一股可怕地絕望。”

“我以為自己害怕的是別人的怒吼,但當克羅生氣卻一言不發的時候,我才真正感到恐慌,我寧願他大聲地發脾氣,可他卻一直沉默。”

每個人都有自己恐懼點,但當親密的人以此為挾,讓你屈服來達到他的目的時,雙方的關係就會逐漸開始變質。想一想,你還會跟他分享自己的痛苦、悲傷、不如意嗎?可能不會了,你會害怕對方再以此為武器,繼續攻擊你。而當原本相互信任的關係變成一邊的退避,這樣的情感還有什麼繼續的需要?

如果不想落得如此結果,一定要告訴自己這種恐懼你忍受的住。在害怕面前,逃避可恥並且無用!你可以多做以下這些練習,確保自己能直面內心深處的驚慌。

想象你恐懼的場景,但在想象中,自己始終保持堅定的立場,不逃走不躲藏,並且多想象幾次,直到你能駕輕就熟地面對它。

此外,你還可以給自己的恐懼限定一個時間,時間一結束,一整天就不要再想這件事,告訴自己今天已經擔憂夠了。

罪惡感、責任感、恐懼感是三大困擾我們內心的迷霧,因為我們長久以來都把關係的重要放置於自我之上,認為不承擔這些感受,不抑制自我就是自私、傷害他人。但事實上這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你的隱忍、退讓並不能帶給一段關係真正的健康和幸福,反而會滋生對方更多的控制、更大的慾望、導致更不必要的犧牲。

是時候大喊一聲:停止吧!好好看看自己,什麼讓你不適?什麼不能容忍?傾訴出來,然後立刻行動,做出改變。你要相信,完整的自我會幫你克服質疑,免疫責難,獲得更加自由、美好的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