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只有“年方二八”,沒有“三七”或者“二九”或者別的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1-15

為什麼只有“年方二八”,沒有“三七”或者“二九”或者別的什麼?遊戲愛好者小胡 2019-08-12

年方二八是古人對女子十六的稱謂,十六是人的最好的年紀,沒有三七,二九是因為有其他的稱謂。

中文名:年方二八

拼    音:nián fāng èr bā

釋    義:指女子年齡剛剛十六歲。

“方”一字,,副詞,表示時間,相當於“始”“才”,有強調歲數還小的意思。因此釋義為女子年齡剛十六歲。該詞在2015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複賽第二場的考詞。

為什麼只有“年方二八”,沒有“三七”或者“二九”或者別的什麼?

擴充套件資料: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志學:十五歲(《論語》: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及笄:女子十五歲(《禮記·蔠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弱冠: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女子出嫁稱摽梅之年。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_金釵之年

為什麼只有“年方二八”,沒有“三七”或者“二九”或者別的什麼?卻俊雄W5 推薦於2017-11-26

古人很喜歡用其十分有限的數學知識做各種因式分解表示數字。“三七”是有的,比如柳宗元《為裴中丞賀破東平表》:“伏以師道席父祖以作威,苞海嶽而專祿,恃東秦十二之險,誘臨淄三七之兵,竊據一方,歲逾五紀。”“三七之兵”指二十一萬兵馬。“二九”也是有的。左思著名的《三都賦》(不知道它的著名程度的請百度成語“洛陽紙貴”)中《蜀都賦》有句雲:“闢二九之通門,畫方軌之廣塗,營新宮於爽塏,擬承明而起廬。”“闢二九之通門”是指開了十八道門。不過這些說法的詞頻比“二八”差遠了,而且我個人沒見過把它們用在表示女子年齡當中。表示女子十八歲可以叫“三六”。南朝蕭梁時期簡文帝蕭綱《東飛伯勞歌》(這一首非常有名,是詞牌名“蝶戀花”的出處):“可憐年幾方三六,含嬌聚態傾人目。”女子二十一歲怎麼表示我還真不知道,不過在古代婚制下二十一可以算老姑娘了,要誇她大概是不提這個歲數問題了吧。至於為啥有話不好好說非要做什麼因式分解……我個人猜想大概是為了陌生化的效果。直接說十六多俗啊,一點兒也不高階大氣上檔次。古人或許會覺得改成個“二八”或者“破瓜”(詞源是把“瓜”字破開是倆“八”,別跟我較真說破開明明不是,這個破法不是我發明的,至於對“破瓜”一詞詞源其它的猜測,明代確實有出現,比如著名的《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啥的,但這個詞真的是從倆“八”出來的,另外剛剛偶然查到,破瓜還可以表示六十四歲,辭書例曰“功成當在破瓜年”,哇哈哈,古人這玩笑開的不小^-^ ~~)就不一樣了,一下子就有文化了。古代詩文中有的時候誇妹子好,或者誇什麼東西多,有的時候真的不知道寫什麼,結果會頻繁出現列數字充湊句數的情況,這時候寫一點不一樣的數字避免重複也就顯得有一些意義了。以上一段為個人猜測,請謹慎採信。

求採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