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6-08

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425482623 2013-05-14

明朝有親王護衛指揮使司統帥諸王府護衛。清朝加強中央集權,親王雖然有護衛,但是這是皇帝的恩賜,說到底還是皇帝的人馬,一般就叫護衛,甲士。

起初,東起遼東,西至甘肅,明太祖封了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慶王、肅王等七個藩王,加上內線的秦王和晉王,作為中央的屏藩,所以也稱“塞王”。明朝藩王的權力很大,雖然不能干預地方民政,但擁有軍權,每個王府都設有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擁有三護衛,每個護衛約6500人,總共一萬九千人,邊境上的塞王們兵力更多,如寧王竟有甲士八萬,兵車六千,還統轄朵顏、泰寧、福餘三衛的蒙古騎兵。秦、晉、燕三王的護衛經明太祖特許補充,兵力最強,各王府富麗堂皇,修建得跟小紫禁城一般,周圍有高大的城牆圍繞,今天我們去山西大同,那裡曾經是我大明太祖皇帝的第13子朱桂的封地,他被封為代王,王府大門前有一個九龍壁,是王府大門的影壁,長達45。5米,高8米,厚2。02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九龍壁,比故宮裡的九龍壁和北海的九龍壁都大,可見王府之氣派豪華,非清代王府可比。

明初,廢元樞密、平章、元帥、總管、萬戶諸武官號,統兵五千人者授指揮,以下千戶、百戶、總旗、小旗不等。度山川形勢,分設衛所。大致五千六百人為衛、千人為千戶所、百人為百戶所,官兵均世籍。洪武三年,升杭州等八衛為都衛。五年,設親王護衛指揮使司,統諸王府護衛。八年,改在京留守都衛為留守衛指揮使司,諸外都衛為都指揮使司,初設十三都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六年定天下都司衛所,共計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內外衛三百二十九,守禦千戶所六十五。其後沿革,設廢不一。都指揮使司初隸屬於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 丞相胡惟庸謀反,廢中書省,因析大都督府為五,分統諸軍司衛所。皇陵所在各置衛,不隸于都指揮使司。皇帝親軍上二十二衛,稱親軍指揮使司(錦衣衛即其中之一),不隸五都督府。明初,都指揮使與布政使、按察使並稱三司,同為封疆大吏。正德年間,皇帝好大喜功,多聚宵小之徒,俱充以軍職,遂為世所輕。清張廷玉撰《明史》,稱“內之部科,外之監軍、督撫,迭相彈壓,五軍府如贅疣,弁帥如走卒。總兵官領敕於兵部,皆跽,間為長揖,即謂非禮。至於末季,衛所軍士,雖一諸生可役使之。積輕積弱,重以隱佔、虛冒諸弊,至舉天下之兵,不足以任戰守,而明遂亡矣。” 京衛親軍直隸於五軍都督府,京衛中管營造的衛隸於工部,此外還有屯戍陵寢的諸衛。外衛分隸于都司、行都司或留守司。各衛統領本衛及屬所的軍政,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的職掌分工類似於都司,凡指揮使、同知、僉事負責管理衛事者,稱為掌印、僉書,分管屯田、驗軍、營操、巡捕、漕運、備禦、出哨、入衛、戍守、軍器等事務的,稱為見 (音義同現)任管事,不負責具體職事的,則稱為帶俸差操。出征時,各衛率領其屬所聽從主帥總兵官的排程。洪武二十三年,全國內外衛共547個。

明制,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歲祿萬石,府置官屬。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隸籍兵部。冕服車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謁,無敢鈞禮。親王嫡長子,年及十歲,則授金冊金寶,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視一品。諸子年十歲,則授塗金銀冊銀寶,封為郡王。嫡長子為郡王世子,嫡長孫則授長孫,冠服視二品。諸子授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清·昭連 《嘯亭雜錄·王府官員制度》:“定製:親王長史一員,頭等護衞六員,二等護衞六員,三等護衞八員。”

清朝宗室王公府邸護衛,分頭等護衛,武職從三品;二等護衛,武職從四品;三等護衛,武職從五品。

皇太極改元崇德後,隨著政治體制的逐漸完善,皇帝與諸王貝勒的侍衛有了明顯區別。在當時的檔案中明確區分:“汗之一、二、三等侍衛”和“諸王之一、二、三等侍衛”等。同時,皇帝侍衛的等級高於諸王貝勒侍衛的等級,即“汗之二等侍衛”與“諸王貝勒一等侍衛”享受同樣待遇,而“汗之三等侍衛”則與“諸王貝勒二等侍衛”待遇相同。清入關後,還在名稱上進一步做了修訂。諸王貝勒的侍從武官改稱“護衛”。在康熙、乾隆時期重修太祖、太宗朝實錄時,將入關前諸王貝勒之“蝦”,改寫為“護衛”。此後,侍衛完全成為皇帝的武裝侍從官員的專用名稱,並沿用至清末。崇德初年,侍衛等級分為一、二、三等侍衛。侍衛的品級待遇,從當時訂立的“職官儀衛制”中可以看出。“崇德初年(定職官儀衛)……定一等侍衛、護衛、參領、前鋒參領、縣君額駙、學士、滿啟心郎、郎中,旗四,後從四人;二等侍衛、護衛、佐領、漢啟心郎、員外郎,旗二,後從二人;三等侍衛、護衛、護軍校、主事以下官員,止用後從一人”(《清史稿·輿服》)。旗與後從之人是職官的儀仗,根據等級數目不同。官名雖然用後來的稱呼,但等級無誤。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魏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後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餘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先秦時代中國的“王”是天子(即全國君主)的稱號,因此沒有王爵。周朝各諸侯國中最早稱王的是楚武王(前740-前690年在位),起因是楚國力強而不得進爵(楚國君主受封的是子爵),但楚國自稱的王號不是受封的王爵,而一般被視為形同從周朝獨立的舉動。到了東周戰國時期,隨著天子政治權利的消失,強大的諸侯紛紛自稱、互稱為王,其中最早的是前344年的魏惠王。但這些諸侯國王也都不是周天子所封,因此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王爵。

秦、漢君主稱皇帝,其所用的二十等爵制度裡沒有王爵,但是漢朝開始在二十等爵以外恢復了封國制。魏、晉開始出現兩級王爵:較高的、一般封予宗室的親王(或國王,即“一字王”),和較低的郡王(即“二字王”)。漢以後受封王爵的一般統稱為藩王,實際稱號有王、國王、郡王、親王等。其中“親王”作為實際稱號只有清朝使用。

漢朝及以後的王爵名義上都是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但實際地位時有波動。在一定時期藩王可以管理封地政事或者軍事,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藩王甚至演變成過類似戰國時代的自治或獨立王國,例如五代十國時代的吳越國。而其他時期藩王則僅是榮譽,沒有實權,但可能有帶有經濟關係的食邑。此外,從漢朝推行推恩令後,一般藩王爵位或封地都會由各子嗣分封繼承或由其他步驟逐代遞減。一般認為漢以後傳統的封建制度就已消失。

到清朝,王爵成為榮譽,沒有封地、食邑也沒有地方軍政權力,但可以一定程度上參加中央決策。清朝王爵分為兩等:和碩親王(簡稱親王)和多羅郡王(簡稱郡王)。其中又有一部分王爵不受一般封爵的“降等承襲”規則限制(即每代繼承時爵位遞降一等),這些王爵繼承時保持原爵位(原等承襲),或稱“世襲罔替”,俗稱為鐵帽子王。

漢朝至明朝的藩王封號可以大略分為以國名為號(即所說的一字王)和以郡縣名為號(即所說的二字王)。親王(國王)一般封號為一字,國名基本上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國名,一般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封號代表的國家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強大的,接下來是“周、魯、趙、魏、梁、燕、代、韓、宋、吳、越”等一檔次。此外後來設立的省、州名也有用來作為國王、親王封號的,例如肅王,得名於肅州。此外也有把兩個國名合二為一的二字國王,例如“吳越國王”,此屬特例。

地位比親王(國王)較低的郡王封號一般為兩字,如“常山王、長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常山、長沙、中山、渤海、成都這些都是郡的名稱。

此外,在唐、元、明等朝都有用非地名作為王爵封號的例子,例如“恩王”、“義王”等。

清朝王爵封號不用地名而用一些美好的形容詞,加在“和碩親王”或“多羅郡王”稱號中間,例如“和碩睿親王”、“和碩寶親王”、“多羅克勤郡王”等。一般親王用一字,郡王用二字。

明清時王爵常被尊稱為王爺、千歲。

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卓越金袍大法王 2013-05-14

親王是沒有軍隊的,只有一二百人王府侍衛

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花飛上陌 2013-05-14

稱【侍衛】或者【護衛】。以明代為例:

明朝親王的武裝力量分兩種,一種是侍衛及儀仗機構,一種是王府保衛部隊

侍衛及儀仗機構為——儀衛司,掌王爺的貼身侍衛及儀仗,相當於貼身保鏢。設有:儀衛正一人,正五品;儀衛副二人,從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王府保衛部隊為——護衛司,全稱是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個王府設三個護衛司,每個護衛司下設左、右、前、後、中五個千戶所。護衛司跟一般的指揮使司一樣,設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千戶、百戶等官。

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zhoujaypgsg 2013-05-14

門客 食客

皇帝的直屬衛隊叫御林軍或禁衛軍,那親王的直屬衛隊叫什麼?涔澹人家 2013-05-14

應該是叫護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