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7-13

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匿名使用者 2012-07-09

佛祖釋迦牟尼當年證道後,嘆曰:奇哉!人人皆有如來智慧德能,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老子也講: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開篇就說出宇宙真相,直接了當,真實了義!

無盡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請教時,大師說不識字。她說你連字都不識,怎麼能理解經文?大師對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尼乃大異之。佛祖經年說法,竟問: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又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講“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離語言相、文字相、心緣相”、“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古今中外,都在講宇宙本體,組成世界的最小成分。《莊子-天下篇》也說:“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說明物質無限可分,永遠沒有什麼最小的組成成分!佛教的世親菩薩在《唯識二十頌》裡“極微與六合,一應成六分,若與六同處,聚應如極微”,就闡述了當時外道學說,即組成物質世界的最小成分——“極微”,根本不存在的原因。

2、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常無慾”的狀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的狀態。 “妙”實際上是現量,指本來的面目和真實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狀態和屬性,佛學講“清淨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東西,外在的東西。“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裡講的是認識論。佛學上的六根、六識、六塵相互關係叫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兩個字就概括完了。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無思”、“無為”、“寂然不動”,正是“常無慾”的認識狀態。“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觀其妙”。《中庸》中講:“唯天下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這裡的“至誠”也屬於“常無慾”的認識狀態,“知天地之化育”屬於“觀其妙”。

釋迦牟尼佛總結為:“色心諸緣及心所使,諸所緣法,唯心所現。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現物。”而老子總結為:“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證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實存在的證悟之見證!

3、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孔子說:“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氣用事,要有冷靜客觀的理性觀照。“毋必”,做什麼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隨順因緣,無可無不可,通權達變,法無定法。“毋固”,不要那麼固執,一條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執,吾人悉有與生俱來的我執身見,常常以我為中心劃線,以我為中心做事情,以我為中心作出種種情緒反應。其實一個君子的行為,或者一個能做成事業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別人,多滿足別人的願望,多讓別人歡喜,多體察別人的需求,這就是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

釋迦牟尼佛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而《法句經》也說:昔世尊在祇園精舍,有四比丘,共論世間何者最苦?一言淫慾,二目飢渴,一言嗔恚,一言驚怖,共諍不止。佛言:“汝等所論,未究苦義。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飢渴、嗔恚、色慾、怨仇,皆因有身。身者,眾苦之本,禍患之源!”

4、“常使民無知無慾”的“無知”,是指不要有“無明”,不要有分別之“知”。因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無知”就無“無明”,這是叫老百姓不要產生無明啊!這裡老子說的“無知”,就是不知見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們(民)轉識成智,“常使”(開、示、悟、入)人們“知常曰明”。

“使民無知無慾”,正是佛家講的破見思惑。“知”是見惑,“欲”是思惑。見惑給人們帶來“所知障”,“思惑”給人們帶來“煩惱障”,眾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講的“無知”,不是“愚昧無知”,而是了達究竟一相,無二無別的大智慧之聖智。凡夫的知見,如來稱為“無明之本”,是我們不能開顯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礙。清除這種“知見”,才能脫離愚昧的“無知”。所以,佛陀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說心有無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兇”,不由自主,二元對立心識剎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續不斷,此為動不善時。事相中,把握機宜,教化開啟學人,啄啐同時,不失時機,是禪宗大師善施機教的“動善時”。孔聖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亦屬“動善時”。

居善地,心善淵:一個心淨的人,他到哪裡都是淨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淵」就是一個真正開智慧的解脫者,他是虛懷若谷,身心很柔軟,不懂的我們就學習!

6、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佛家謂之曰“前前無始,後後無終”,都是一個意思。道是從古至今,本來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說他自己只是在重複講述古聖先賢說的話,沒有一點發明創造。孟子也說萬物皆備於我。佛法講“自性、真如、法身……”,基督教說終極真理,柏拉圖說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來,不是要透過發展自然科學技術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從沒離開我們的真心。

7、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如果還在講仁、講義,表示離開了大道;若修行還在展現我是、我能,表示還沒有解脫。老子認為說:如果一直強調仁義道德、忠孝,表示你離開一體世界,落入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世間法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不是說仁義不好,老子都是以高標準在講,如果以世間法來講,當然仁義、慈悲、孝仁愛這些都不錯,但是要講解脫法、究竟法,這是退而求其次,因為失去了解脫的質量。

智慧出,有大偽。這裡的智慧是世間的世智辯聰,展現我是、我能、我慢的聰明才智、智慧,如果一直標榜聰明才智,世間就會有很多的偽詐。

六親不和,有孝慈。如果大家都是很仁愛,和平相處、互相尊重,以平等心善待一切,當下做所該做,不必特別強調、刻意標榜孝子。

8、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老子講「絕聖棄智,民利百倍」,在《阿含經》課程也有講到,如果你標出「聖、凡,大、小,高、低…」就是「二元對立」,變成佛陀是聖人、我們是凡夫,甚至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僕人,上帝是主,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其它人都只是迷途的羔羊,沒人敢承認自己是上帝的兒子,這樣就是大妄語,這樣就是大我慢。

老子所言“不上賢”的意思是:不要象製造偶像、明星一樣把那些較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在某些方面才能突出,有較大成就,或名氣、地位較高的人,塑造成在民眾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個人價值的普遍典範。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由自然創造,都有自己潛在的,獨一無二的才能和特長,就象山上山下的各種花、草、樹、木、蟲、魚、鳥、獸一樣,在保持社會自然生態方面都有各自不可或缺的價值。然而,一旦這個社會將個別人的才能、特長,作為普世價值觀的做法時,就必將導致個人自性的自然需要與內心慾望不一致,以及實際能力與預期能力不一致。

這種不一致必然個人內心的衝突,從而導致社會矛盾、鬥爭的產生,而這又必然導致生社會生態的失衡。有矛盾和鬥爭就必然會導致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虛榮、欺世盜名等現象的出現。

既然,老子不主張搞偶像崇拜,所以他又提出了杜絕偶像崇拜的根本措施——“絕聖棄智”——即建議統治者教育民眾不要有偶像(聖賢)崇拜的心理,並且要放棄利用智謀(投機取巧、弄虛作假、虛榮、欺世盜名)去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和想法。現在國家講要容納多元化思想。

9、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一般的見識以為道家是逍遙世外或者應時而動,而這句話說明:要學聖人之道的人,更應該有為世人與眾生,挑負起一切痛苦重擔的心願,不可一日或離了這種負重致遠的責任心。這便是“聖人終日行而不離輜重”的本意。“終日行而不離輜重”是說志在聖賢的人們,始終要戒慎恐懼,隨時隨地存著濟世救人的責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這種地位,雖然處在“榮觀”之中,仍然恬淡虛無,不改本來的素樸;雖然燕然安處在榮華富貴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貴榮華而自累其心,這才是有道者的自處之道。這裡的“榮觀”的“觀”字,是破音字,應作古代建築物的“觀”字讀,不可作觀看的“觀”字來讀。“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靜的意思。

這就是“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真正的無為,為而無為,無為而為,心不染著。表面上熱忱的做,心裡若無其事。無為不是消極避世,不做事情;也不僅僅只是遵循自然規律,應時而動。孔子,聖人也,“只其不可為而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為”嘛。這真是曲解聖人本意,金剛經上也提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聖人雖入聖程度不一,卻都是物我兩忘,寵辱不驚,也即金剛經上所言“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在我看來,耶穌也是菩薩,說法教化雖與我們不同,但也是隨緣示教,見機說法(隨西方人的根機因緣:那個時候西方就那個層次的環境和文明程度,沒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 ”;最後主動捨生取義,為眾生贖罪。 看來,耶穌基督也是破除了“二元對立”的聖者,因他知道眾生一體,否則怎肯舍掉自己身軀;倘若眾生不是一體,眾生又怎麼會因耶穌贖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斷真正的聖者無為,根本的標準是“心地”!

「雖有榮觀」當榮華富貴來臨的時候,也是「燕處超然」,以平常心來對待。

孟子說: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10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道是無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實相也是無所不在、超越時空。不必到遠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淨土,因為我當下就在道的懷抱裡面,還要到哪裡去找呢?!我不必開啟窗戶,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後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樣都能夠見到天道。不為而成就是來到無修、無證、無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雲:“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說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體和客體同為道的不同層面,猶如一個硬幣的正反面。離開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緣木求魚,南轅北轍,註定是枉功勞形了不可得。

11、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致於無為。

煩惱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礙覆蓋。菩薩的我執、法執破除了,就到無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雲: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12、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

聖人無常心。解脫者是沒有固定不變的成見,沒有自私自利,也沒有預設立場。以百姓為心他的起心動念是念念為天下蒼生,以百姓心為心,無我、無私。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維摩詰經》上講不二法門,唯有維摩詰“默然無言”,大智文殊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金剛經》講:“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諸佛妙理,非關文字”《信心銘》曰:“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莊子·天道》中桓公與輪扁的對白說得很明確。“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斫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邪?’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斫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確,這樁公案中“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證者所知。輪扁以得心應手的體證體悟,體現出心手一相無礙相通,而二相的語言要表達一相的得心應手,就顯得蒼白無力。這正說明了二相的極性“有欲認識”只能“觀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無慾認識”才能“觀其妙”(得心應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樸實、厚朴)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和老子“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脫百姓的二元對立觀念之束縛,要教化百姓認識“有欲認識”方法不對,放縱感官享樂不對,不要極化人們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化民,將百姓從有欲中解救出來,入無慾的自由解脫,莊子稱為“逍遙遊”。

自古以來,真正體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眾生或是攝化眾生,不是要越展現世智辯聰,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來越聰明、越厲害,因為這是人類自我越膨脹。將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為解脫者是推行要愚民政策,而是讓你返璞歸真,回到敦厚、樸實、忠厚、老實的本性。

「民之難治」為什麼百姓會難治理呢?「以其智多」因為智巧偽詐、世智辯聰,錯誤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來越狡猾,越會鑽法律漏洞,或是智慧型的犯罪,都是錯誤的教育教匯出來。「故以智治國,國之賊」如果是用世間思維、世智辯聰治理國家,就是國家的賊,會越治越亂。這樣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質量,離道越遠。

1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為普度眾生;儉是淡泊寡慾,是清淨心;不敢為天下先是因為體會整個法界就是無我、無私的精神,當悟道之後,就是“不與眾生爭”,而且會甘心居眾人之後。

老子的三寶,正是佛家所說的利樂有情(“慈”)、莊嚴佛土(“儉”)、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不敢為天下先”)。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夠知道說「哦!我真的不知道」,明「無明」。我們在講十二緣起的時候,有講到最深的,但是當我講出這些,一樣我又被攻擊!說:「人家經典不是這樣講!」好啊!隨便啊!佛陀所講的十二緣起,是在探討第一因,到最後是來到「無明」,我在《阿含經》課程裡面有提到,所有問題最終的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問題最終的答案是“沒有答案”,如果你認為你很行,我很有學問、知識很高,我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一方面因為你是在無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現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還不知道,你還在麻痺的情況裡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盤。同理。

17、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怨以和來解,和後仍有餘怨,這不是最好的辦法,故稱不上為善。因為,和解是兩相調諧,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體不分,才無有怨,何談餘怨。老子要人們體道一相,無怨可和,才是為善。老子主張“報怨以德”,佛陀主張“若人捶詈,同於讚揚”,和怨要以無怨為“和”,“若人捶詈”(打罵),要以讚揚視之,自然與道不遠。“故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者,有債主之契據(合同),卻無有債權之索還心。佛家稱作三輪體空(債權、債務和債物,當體皆空,本無自性),無施可施。施不求報,亦無求報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體道,三輪體空,無人無物,何有責人之說?有德之人體道之一相(“有德司契”),無求無索,無人無我,在生活中盡是奉獻施與,“為而不爭”,“利而不害”。無德之人二相執著,識心分別,故像追索租稅一樣攀緣攝取,極性極化,人我對立,順喜逆瞋,私慾情念不息,親疏遠近熾然,差別對待分明,違背天道平等,與“道”之無私、無慾、無為、自然相異。

金剛經雲: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

於相不著,於人不著,自然不苛責於人。

雖然歷史曾有過此消彼長,但總體來說,因為佛教義理嚴密,邏輯性最強,佛祖親口宣說的經典數量多達三藏十二部,浩若煙海。晉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經後說:盡善矣,未盡美矣。就是說道德經雖然境界很高,但畢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闡述得不能圓滿究竟徹底,只有聖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經就連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漸進,漸悟入道。

所以中國自古以來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勝數。明代王陽明就是學佛後藉助佛理參透孔孟學說,才發現聖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國儒學發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學推到極致,為中國文化儲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勝佛,自然之理也。

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紛飛後雪舞 2012-07-10

道家繼承的老子的思想,他更多的像是一種無為而治的治國之道並不是一種可以廣泛傳播的教派,道教歷史上的輝煌是因為那時候中國壓根沒有佛教和基督教這些傳播性比較強的教派,後來佛教傳入中國每幾年,道教就沒落了,道教主張修身養性,而佛教卻主張普渡世人。但道家和佛家同樣相信有輪迴,主張種善因得善果,但道教主張修行,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卻主張涅槃重生。

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yaoerruo 2012-07-09

如果有人要殺人,佛教徒就被他殺了,便把他度了,以劫為啟點,以舍途徑,以圓滿為終點。

如果有人要殺人,道教徒就不讓他殺了,便把他給度了,以劫為啟點,以劫為手段,以悟為圓滿。

都是不可思議~~~

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qingxudaojun 2012-07-10

佛教重來世

道教重今生

佛教與道教,根本差別與共同點?秦華老師 2021-01-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