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只研製了10個分導彈頭的東風41型導彈,而不研製20個分導彈頭的東風51型洲際導彈呢?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7-06

中國為什麼只研製了10個分導彈頭的東風41型導彈,而不研製20個分導彈頭的東風51型洲際導彈呢?cencenkun2013-08-16

以目前核彈頭小型化的水平而言,20萬噸級的核彈頭在200公斤左右,20個核彈頭重量就在4噸以上,加上誘餌彈和分配器的重量整個投擲重量超過5噸。以現有洲際導彈的水平而言,需要起飛重量超過150噸,甚至200噸。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EL(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分別是中國和俄羅斯生產的,都只能運輸50噸左右的導彈。所以150~200噸級別的導彈無法機動發射。在實戰中生存能力自然不足,不能作為二次打擊力量。事實上這麼巨大的導彈現在已經不再發展了。

那麼能不能把導彈做小一點呢?

可以,方法如下:

1,改用小當量彈頭,如5萬噸。

2,減少誘餌彈的數量和重量。

3,不用分配器,將分導式多彈頭改為集束式分彈頭。

但這些做法與現今的導彈發展趨勢不符。

因為現在導彈防禦系統已經發展起來,洲際導彈必須考慮到突破防禦的問題。

首先要求攜帶大量的誘餌彈。現在洲際導彈攜帶的誘餌彈動輒幾十上百枚,輕誘餌幾公斤重,重誘餌(有速誘餌)幾十公斤重,這是一個很大的重量。

其次要求導彈能夠進行一定的變軌機動,變軌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這就降低了導彈攜帶彈頭的能力。

再次要求彈頭能夠進行末端修正和獨立機動能力,這就增加了彈頭的重量。

最後由於大量彈頭被攔截,為了確保摧毀力,必須使用大當量彈頭。

前兩個需求減少了導彈的投擲能力,後兩個因素增加了彈頭的重量。

事實上目前洲際導彈的發展趨勢都是減少彈頭的數量,例如白楊M為了確保突防能力乾脆只帶一個彈頭。

再說一下東風41的問題。首先必須說明的是東風41從未得到官方認可存在的,僅是小道訊息而已。對東風41的起飛重量的估計有4種,分別是20多噸,40多噸,60多噸和80噸。

首先可以排除80噸級的估計,因為這已經超出了現有TEL的運載能力,即使鐵路機動也嫌太重。

其次20~25噸也不合理。這個估計實際來自於對東風31的錯誤估計,之前網上曾有人估計東風31起飛重量20噸。但20噸的重量實際和東風21差不多,也只需要和東風21差不多大的車,根本不需要出現閱兵式上的那種TEL。因此東風31應該在40噸左右,那麼東風41顯然沒理由更輕。

40噸級的估計來自於認為東風41是東風31的改進型。雖然並非沒有可能,但比較奇怪,因為改進型不應該另起一個型號,從描述上看更像東風31A。如果東風41是40噸級的導彈,那麼它的投擲能力根據射程的不同估計在1000~1500公斤左右。這個重量攜帶3個20萬噸級分導式彈頭是可能的,但更有可能的是攜帶一個有一定機動能力的大當量核彈頭和大量誘餌彈。如600公斤左右的彈頭和400公斤的誘餌,這時可以保證14000公里的射程。

60噸級的起飛重量個人認為較為靠譜(如果真的存在東風41的話),那麼這時它的投擲能力在1500~2000公斤。這個投擲重量攜帶3枚中等當量核彈頭比較靠譜,仍可保證足夠的突防能力和射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