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的不捨但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的詩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8-09

離別的不捨但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的詩水清霞明 2020-12-31

離別是最令人傷感的事情,這種傷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分別的那一瞬。宋朝的詞人柳三變曾用一句詞,為這個瞬間做出了最好的詮釋,那就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而第二個階段則是在離別之後。長久的分別,難免會引發彼此間的思念。於是,情感豐富且細膩的柳先生又用另一句詞,完美地描繪了相思所帶來的痛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當然,相思並不一定就是愛情,因為它只代表一種思念,無關乎男女。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叫做《春夜別友人》,它的作者就是初唐時期大名鼎鼎的詩人陳子昂。

在公元684年的時候,陳子昂帶著他的《諫靈駕入京書》,準備離開自己的故鄉四川,北上洛陽去求取功名。在臨行前,他的好朋友設宴為他送行。席間,陳子昂詩興大發,面對即將分別的故友,他揮淚寫下千古傳唱的一篇佳作。

春夜別友人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精美的銀燭臺裡飄蕩出青碧色的煙霧,籠罩在煙霧裡的兩個人相顧無言,坐在宴席上默默地舉起金樽,同時流出了傷心的淚水。

在首聯裡,詩人就運用了對仗這一寫作手法,而且還是極為罕見的“當句對”。在宋朝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中曾對其做過簡單的解釋,即“一句中自成對偶,謂之當句對”。

詩人以“銀燭”對“青煙”、“金樽”對“綺筵”,藉助對仗不僅增加了詩歌的節奏感,還描繪出一幅依依惜別的黯然畫面,讓讀者不禁為之神傷。

無論多麼盛大的筵席都無法阻止離別的到來,所以當曲終人散之際,詩人用一句詩來表達自己複雜的心情:“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離開這個廳堂,我一定會不會忘記你我之間的情誼;在漫長的遠行途中,思念將會陪伴我走過千山萬水。

“琴瑟”是上古時期伏羲氏製造的兩種樂器。因為它們合奏時聲音順暢和美,所以經常被古人用來比喻夫妻之情或兄弟之情。例如《詩經》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或是曹植所說的“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在本詩中顯然用的是後一種比喻。

頸聯承接上文,詩人把離別的場景由室內轉移到了室外,把對未來的想象變換為對現實夜景的描述,即“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高大的樹木遮擋住象徵著團圓的月亮;而明亮的星河也因為黎明的到來,漸漸地消失在天邊。

在這一聯裡,詩人先是藉助月亮的象徵意義,暗示了即將分別的現實情況,而消失的繁星則代表著遠去洛陽的自己。此外,月落星稀還表明了時光的流逝,經過一夜的歡飲送別,分離的時刻終於到了。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當直面分離之際,詩人望著漫長的洛陽古道,不禁發出了何時再會的慨嘆!

不同於一般的離別,詩人此次北上洛陽,正是他躊躇滿志的時候。所以在詩歌裡,除了離別的哀傷,還表現出對未來的憧憬。尾聯的上半句藉助漫長的道路,描繪了離別後的蕭索和淒涼,但下半句卻馬上展望未來,以問句收尾,說明詩人對未來的不確定充滿了希望和期盼。

離別的不捨但對未來又充滿了期待的詩hhx0517 2015-04-07

也許我從未學過怎麼樣去愛人,只知道別人給我一點,我再拿雙倍的去回報。曾經的朋友,都可以在一起笑,卻無法在一起哭,各自忙著各自的心情,無暇顧及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