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和晚霞大都是紅色的,還有別的顏色麼?這些顏色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8-13

朝霞和晚霞大都是紅色的,還有別的顏色麼?這些顏色形成的原因是什麼?nk8552推薦於 2018-04-10

朝晚霞出現的方位和色彩受到太 陽位置、空氣中水汽與氣溶膠分佈、以及 雲量和雲狀的影響。 在曙暮光時間內,陽光斜穿過大氣層,並 且在低層大氣中有很長的光程,由於大氣 中空氣分子、水汽、塵埃微粒對光的散射 和吸收,使陽光受到很大衰減,各種不同 顏色光衰減情況又不相同,因此,透過氣 層後的陽光已經顯示出不同的顏色,這些 光再經過大氣中散射粒子的散射,才能到 達人的眼睛。這就進一步增加了天空色彩 的複雜性。大氣中成份與狀態都在不斷地 變化,形成了變化萬千的美麗彩霞。

當陽光穿過大氣層時,波長較短的紫光散 射衰減較多,透射後“剩餘”的日光中顏色 偏於波長較長的紅光,因此,我們在太陽 高度角很低的日出、日落時,看到的太陽 光碟是橙紅色的,這種偏於紅色的陽光再 透過天空中散射粒子散射後仍然是波長較 長的光居多,因此,霞光大多偏於紅、橙 、黃等色彩。而且越接近地平線,霞的色 彩越偏於紅色。在接近天頂方向,陽光穿 過低層大氣較少,波長較短的光衰減相對 少些,“剩餘陽光”中仍有一些蘭綠色光, 因而有時能看到蘭綠色霞光。有時,高層 大氣散射的蘭光與低層大氣散射的紅光“ 重疊”進入人的眼睛,就會看到顯示紫色 的天空。一般來講,在日出日落方向上, 從地面向天頂,霞的色彩排列是接近地面 為紅色,漸次變為橙、黃、綠、蘭各種顏 色。 當大氣中溼度較大時,或在系統性雲系移 近時,空中會懸浮著很多較大的水滴,這 些不同大小的水滴對各種顏色光有不同的 散射作用。例如,半徑比光波波長小的水 滴主要散射蘭色光;而半徑在0.5微米 至1微米區間的水滴主要散射紅色光。因 而有時在近地面天空形成紫紅、褐紅的顏 色。大氣中水汽含量越多,霞的色彩就越 鮮豔。 大氣中氣溶膠粒子對霞光也有重要的影響 ,當粒子較大時,各射光色彩將變得複雜 ,同時會受到較大衰減。當粒子很大時( 比光的波長大很多時,如5微米以上), 各色光就具有相同的散射能力,散射光仍 是白色的。這時,霞光將顯得很弱,呈現 出淡黃、淡紅和灰的顏色,大氣中塵埃含 量越多,霞的亮度越弱。 天空中的雲可以把霞光反射到地面,從而 顯出給白雲“染上”霞光的美麗景象。 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朝晚霞與天氣的關 系,總結了很多用朝晚霞預測未來晴雨的 經驗。如徐光啟在《農政全書》中寫道: “諺雲,朝霞暮霞,無水煎茶,主旱,此 言久晴之霞也。諺雲:“朝霞不出門,暮 霞走千里,此皆言雨後乍晴之霞。”在天 早已久時,陽光下空氣對流旺盛,大氣中 塵埃較多,此時出現霞光,且紅光顯得純 淨,這預兆晴天。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天 氣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受西風帶影響 ,系統性天氣過程自西向東移動,如果東 方出現早霞,而西方天空有厚雲,將有系 統性降水天氣。另一個是對流性降水過程 ,隨著日照加強而空氣對流增強,因此往 往隨太陽移動,在中午前後形成局地降雨 ,如果雨後晴天,東方出現朝霞,表現出 大氣中溼度很大,這是雨兆。而晚霞出現 一般表示西方天空沒有大範圍雲層,這是 系統性天氣已過境的徵兆。而且,由於熱 力對流在傍晚減弱,也就難以形成降雨。 因此才有“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的諺 語。 然而,霞與天氣的關係是極為複雜的。例 如,雨後暫晴時出現晚霞,沿海受颱風影 響,有天氣系統從東方移過來時,儘管有 晚霞,仍會形成降雨。單純根據霞光不可 能全面瞭解天氣變化,如能結合其它氣象 要素進行綜合分析,積累大量資料,也會 有助於更準確地預報天氣。

追問:

顏色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