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李煜看法如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03

你對李煜看法如何?旅斯喬8R 推薦於2016-01-14

李煜

李煜 (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於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李煜的詞,可以分為前後兩期,以宋太祖開寶八年(975) 他降宋時作為界線。前期的詞已表現出他非凡的才華和出色的技巧,但題材較窄,主要反映宮廷生活與男女情愛,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喜遷鶯〕“曉月墜”、“宿雲微”、〔一斛珠〕“晚妝初過”、〔菩薩蠻〕“花明月暗飛輕霧”等;也有寫離別相思的作品如〔清平樂〕“別來春半”等,寫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較健康可讀。到了後期,李煜由小皇帝變為囚徒。屈辱的生活,亡國的深痛,往事的追憶,“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王□《默記》),使他的詞的成就大大超過了前期。〔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反映了他身世與詞風的轉折。《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浪淘沙〕“簾外雨潺潺”、〔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無言獨上西樓”等是他後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寫自己憑欄遠望、夢裡重歸的情景,表達了對“故國”、“往事”的無限留戀,抒發了明知時不再來而心終不死的感慨,藝術上達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豔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透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後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賙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於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後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詩、文、詞以及書、畫創作均富,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後主集》10卷,均佚。《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後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註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彙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註釋頗詳。事蹟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後主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南唐後主李煜與他的紅顏知己

南唐後主李煜在後人腦海裡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豔、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後。

周後,名娥皇,生於公元九三六年,比後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託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於文學的,周後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於文學,當然她是一個資質佳惠,美豔多才的女子了。

據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後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後主作念家山,後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麴,後主獨得其譜,乃與後變易訛謬,頗去窪,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後主的詞調,極得後主讚美,這就是後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後的情感,深宮香豔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麼嬌柔的兒女姿態,以現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後的多情,感動了後主的詞筆,後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後給千古瞻仰,文學是環境的產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裡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後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後生病了。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後終被秋風吹去了,其時,後主哀苦骨立,杖而後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制誄詞數千言,皆極酸楚。

對後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後來將她葬於懿陵,諡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後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裡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後感,無淚可沾巾。

豔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這首詞表達了後主對周後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後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悽慘的境域裡來,於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變為“為誰和淚倚欄杆”、“秋風多……夜長人奈何”的悽慘調子,以後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後生前能使後主做香豔的詞,死後又影響後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後人應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來。後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後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後的力量呢?

重溫南唐後主李煜

詞人李煜,亦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後一代國君。亦是讓世人驚羨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歷史典範人物之一。

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據有關史料記載:他生有奇表,天資聰穎,頗具才華。因他天性柔善,不願介入嫡親宗族的政治紛爭,便避罹於書籍、藝術、愛情之中。而正是由於他這種天性使然的傾注,方使他能夠“精究六經,旁綜百氏”,“通曉音律。精別雅鄭”,“工書善畫,崇信佛法”。尤在詩詞歌賦方面,更是嘔盡心血。將人性中的情感、情緒、情愛發揮到淋漓盡致,不愧為一代且世代相傳的宗師。

李煜的詞,留傳下來的雖僅僅三十餘首,但首首膾炙人口,皆為文學創作的珍品。

他的詞以風情旖旎,嫵媚溢芳;撫心凝神,細微有致;深哀結鬱,真率、真切、自然雋永見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這樣描述李煜。稱“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我以為他的詞,雖繾綣幽悽,然婉約中盡顯大氣。

如他描寫人的孤獨,那種憂鬱和悲愁別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道盡了人對往事、歲月的眷戀之情。

一曲《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東!”覽盡光陰如梭,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心結。

此外,他對自然景緻、美好風光的勾描亦達爐火純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為例:“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絃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為之唏噓惋嘆!並由此而盼,至那南國勝地覽遊一番。

還有他那首《蝶戀花》“遙夜亭皐閒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暖度,誰在鞦韆,笑裡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那首《搗練子》“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那首《浪淘沙》“簾處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那首《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願與身違。待月池臺空逝水,映花樓閣謾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均將人不遂心願的無奈及悵然悽清之痛,別離後悲切的摯血情衷和萬千思緒,鐫刻於心的深處。無不叫人感而泣之。

你對李煜看法如何?小松部落格 2007-04-24

重溫南唐後主李煜

詞人李煜,亦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的最後一代國君。亦是讓世人驚羨的“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歷史典範人物之一。

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據有關史料記載:他生有奇表,天資聰穎,頗具才華。因他天性柔善,不願介入嫡親宗族的政治紛爭,便避罹於書籍、藝術、愛情之中。而正是由於他這種天性使然的傾注,方使他能夠“精究六經,旁綜百氏”,“通曉音律。精別雅鄭”,“工書善畫,崇信佛法”。尤在詩詞歌賦方面,更是嘔盡心血。將人性中的情感、情緒、情愛發揮到淋漓盡致,不愧為一代且世代相傳的宗師。

李煜的詞,留傳下來的雖僅僅三十餘首,但首首膾炙人口,皆為文學創作的珍品。

他的詞以風情旖旎,嫵媚溢芳;撫心凝神,細微有致;深哀結鬱,真率、真切、自然雋永見長。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這樣描述李煜。稱“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概遂深……”“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閱世愈淺性情愈真,李後主是也”。

我以為他的詞,雖繾綣幽悽,然婉約中盡顯大氣。

如他描寫人的孤獨,那種憂鬱和悲愁別恨……

他的一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道盡了人對往事、歲月的眷戀之情。

一曲《烏夜啼》“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 常恨水常東!”覽盡光陰如梭,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奈心結。

此外,他對自然景緻、美好風光的勾描亦達爐火純青之境。

以他的一首《望江梅》為例:“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絃江面淥,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令人為之唏噓惋嘆!並由此而盼,至那南國勝地覽遊一番。

還有他那首《蝶戀花》“遙夜亭皐閒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暖度,誰在鞦韆,笑裡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那首《搗練子》“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那首《浪淘沙》“簾處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那首《浣溪沙》“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跡悵人非,天教心願與身違。待月池臺空逝水,映花樓閣謾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那首《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均將人不遂心願的無奈及悵然悽清之痛,別離後悲切的摯血情衷和萬千思緒,鐫刻於心的深處。無不叫人感而泣之。

南唐後主李煜與他的紅顏知己

南唐後主李煜在後人腦海裡留著一個鮮明印象,就是他留給了我們不少香豔、柔情、悲哀的詞。他的詞,確實給他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所以後人對他的評價,除了作為曾經的國君,還被譽為“詞中之帝”。

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成功——文學的成功,是不能忘記一個被他迷戀著的女人——周後。

周後,名娥皇,生於公元九三六年,比後主大一歲。她在文史記載中,確是個多情而賢慧的女人,因為古代帝王們,多是後宮佳麗三千人,很少能將全部靈魂寄託在一個后妃身上的,更很少不變遷其愛情,而表現於文學的,周後之能得到一個多情帝王的專寵,且使將愛情流露於文學,當然她是一個資質佳惠,美豔多才的女子了。

據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後主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後主作念家山,後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傳,最為大麴,後主獨得其譜,乃與後變易訛謬,頗去窪,繁手新昔,清越可聽。

她常彈奏後主的詞調,極得後主讚美,這就是後主作詞的原動力了。

李煜的初作《浣溪紗》: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把迷戀周後的情感,深宮香豔的情形,全部寫托出來。請讀他的《一斛珠》:

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這種香閨韻事,兒女柔情,真赤裸裸地寫了出來。“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多爛漫,多麼嬌柔的兒女姿態,以現代眼光看,固然不足為奇,但是,在千年以前的封建社會里,那就夠奇特的了。

周後的多情,感動了後主的詞筆,後主的詞筆,介紹了多情的周後給千古瞻仰,文學是環境的產物,是情感的交流,在這裡完全得到印證了。

人生總沒有不散之筵席,不幸的事總要有一天降臨到最歡樂的人們身邊的。當後主二十八歲那年,周後生病了。後主朝夕視食,藥非親嘗不進,衣不解帶者累夕,如侍父母之痴。然而,周後終被秋風吹去了,其時,後主哀苦骨立,杖而後起,亦如其喪考妣,且將投井以殉,賴救之獲免。又自制誄詞數千言,皆極酸楚。

對後主來說,真是天大的不幸,後來將她葬於懿陵,諡號昭惠,從下面詞中,可以看到後主那時的心情。請看下面這首: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銷心裡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後感,無淚可沾巾。

豔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穠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這首詞表達了後主對周後深摯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後主自失了他的愛妻,這種痛苦,這種刺激,已深種在他底心靈深處,把他從溫柔沉醉的大國,拖到悲哀悽慘的境域裡來,於是他的詞也從“爛嚼紅茸”而轉變為“為誰和淚倚欄杆”、“秋風多……夜長人奈何”的悽慘調子,以後家破國亡,更給他許多詞的材料。

周後生前能使後主做香豔的詞,死後又影響後主做感傷悲切的詞,這種功績,是後人應該感謝她的。

自古文人與美人,是結著不解緣的;幾多偉大文藝作品,都是以香草美人為題材,為背景的。《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和“金陵十二副釵”都是絕代佳人。

的確,美人的魔力,足以感應文人的心靈,而使之寫出血和淚的文學來。後主不會做皇帝,而無意中做了詞中之帝,被後世推崇在一切帝王們之上,誰說這不是周後的力量呢?

你對李煜看法如何?fp7652399 2007-04-29

我一直認為李煜的絕命詞是這首《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是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而虞美人是在此之間寫的。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這首虞美人的頭一句,李煜問道春花秋月何時了?,其實就是在問這個毫無意義的人生什麼時候結束。但是他不知道用什麼方式結束這個春花秋月。只是他傷心,傷心就像長江水無邊無際地向東流。

而在浪淘沙裡李煜給出了答案,流水落花春去也。就是流水落花的這一時刻春去也,春去也的真實意思就是人去也,去哪裡? 到天山人間去。

我是這樣理解的。李煜寫虞美人的時候就已經豁出去了。因為已經對春花秋月的這個世界沒有任何迷戀了。人不想死或者怕死說明他對這個世界還有迷戀。當金陵城被破的時候他沒有殉國是他對這個世界還有迷戀。他至少還有妻子,眾多宮娥陪伴他。他有太多捨不得離開的人。而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任何捨不得了。日夜以淚洗面的日子,自己愛妻被人姦汙,受盡趙氏的嘲諷。他終於感到人生毫無意義,只想速死了卻這個人生。

而再論趙光義。這個皇帝也知道李煜是什麼樣的人,至少他知道李煜對他是構不成威脅的。他對李煜起殺心的原意有兩條。一個是李煜對來看望他的徐鉉說了“當時悔殺了潘佑,李平。”,一個是這首虞美人中的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句。

但至少虞美人不可能是七夕節寫的,趙光義不是整天沒事可幹光盯著李煜不放的無聊之人。所以趙光義知道這首詞應該是這首詞廣為流傳之後。趙光義看了此詞,看到李煜公開對他的怨意。下了心要殺李煜了。而趙光義此人玩權術是令人叫絕的,從趙匡胤的死到李煜,劉鋹,錢俶等人的死。正史裡的說法都有漏洞。但都是趙光義的緣故。帝王的深藏不漏趙光義是很拿手的。

所以我自己想象中的趙光義是這樣殺李煜的。

趙光義叫來了秦王趙廷美,給他看了《虞美人》問他:“你覺得這首詞寫得怎麼樣?》

趙廷美也許還不明白他這麼問是什麼意思所以不敢回答。於是趙光義接著說“真是絕妙好詞啊,聽說已經人人傳唱了,原本屬於南唐的那些百姓一定很感動,很懷念昔日的他們的主子吧,況且這個皇帝現在還活著呀,你說怎麼辦?”

我想趙光義只會這麼說,作為一個懂得玩權術的帝王不會把殺不殺掛在嘴邊的。還活著三個字已經表明李煜不能再活著,同時趙光義沒說要殺李煜,一切你趙廷美看著辦。李煜的死決不是我趙光義的意思,我也沒有任何責任。中國皇帝最會玩得就是這一套,責任永遠是下面人的,自己永遠沒有任何責任。只可惜李煜不會玩這一套。

趙廷美按著趙光義的意思辦了。給李煜一杯毒酒,李煜也明白這是毒酒,現在的李煜已經對這個世界沒有迷戀了,一個對生不感興趣的人是不怕死的。李煜坦然喝了那杯酒。在毒性發作之前他寫了《浪淘沙》,他的絕命詞。

簾外雨潺潺不是好時節,春意闌珊是我的青春已去不復還。單薄的羅衾敵不過鋪天蓋地的五更寒。忽然一個夢,短暫地讓我貪了玩,但是夢裡我是客,主人是誰? 是娥皇嗎?

獨自莫憑闌,孤獨的人不要依靠在這個世界上。 我的江山一別之後再也見不到了。就這個流水落花的時節,讓人(春)離開這個世界吧。到天上人間去。 那裡有夢中人在等我嗎?是娥皇嗎?

李煜用自己的方式面對了死亡,死的時候還在身邊的舊宮娥們,你們奏起樂來,讓音樂聞聲於外。

當李煜終於坦然面對死亡的時候,殊不知他已經輸掉了所有,包括尊嚴。但他留下了一首首血淚詞。

讓後人去理解他。理解李煜。

你對李煜看法如何?王元小義子 2007-04-24

南唐後主李煜是一個很有文學的人,但一生享樂與文學與玩樂,導致國家的滅亡,後來成為一個憂鬱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