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影壁牆:嘆今生,誰舍誰收?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2

清真寺影壁牆:嘆今生,誰舍誰收?lreocevv 2013-10-12

我不知道。 人們都說我很古老了,我也的確古老得頹廢、破敗。聽說,就在我天天佇立的地方,唐朝就建有清真寺,歷宋、元、明,明初將領湯和曾做過宅院,女僧人悟善曾供養過文殊菩薩;這樣算來,我所棲身的地方,至少有千 百年的歷史了。我是誕生在明朝的萬曆年間呢,還是誕生在清朝的順治年間呢?這不是我能考證的問題,也不是我所關心的問題,我只在孤獨遙望、默默等待。 我確切地記得,在1993年至1994年間,人們念我風韻猶存,才不忍心將我毀滅,我在寒風中佇立的時間又增加了十多年。暗想當年,我身姿風流,人情和美;僕今追念,香殘紅褪,已成悵恨。環顧寰宇,俯視腳下,我在找尋,何時能與你在人群中相見,你能不能與我共同上岸? 我究竟為什麼要來到這個世界上呢?我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支撐多久呢? 我還是不知道。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初的目的,怕是用來給人們擋風、擋鬼的吧?中國人是很講究風水的呀,風水又講究導氣,既不能讓氣橫衝直闖,又要讓氣通暢,於是我被賦予了本身功能以外的作用;人們還希望我能夠阻擋小鬼兒小判兒的造訪,所以我學彭大將軍橫刀立馬,阻斷小鬼兒小判兒的去路;人們還希望以我裝點門面,顯示自己的富有,於是我被穿上精美的服飾、化上精緻的妝容,白天守候著太陽溫暖,夜晚沐浴著月亮的清輝。 多少人愛我青春的容顏啊!然,青春易老,容顏即逝,風流都被雨打風吹去。這麼多年,每一次的狂風都可以吹散我的身體,每一次暴雨都可能使我陡然匍匐。我垂垂老矣,我疲憊不堪,我不知道還能在這個世界上支撐多久,我多想學學那些爛漫的詩人抒發一回我的感情:渴望有一副寬闊的肩膀,靠一靠我疲倦的頭;渴望有一雙溫暖的手,理一理我鬢邊的憂…… 我已經傷痕累累。從內心到外表。 這個我可以清楚地知道。 我內心的悲傷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把所遇到的悲傷扔到內心的那口枯井裡,幸好枯井無波,也就免得有人如劉禹錫般感嘆“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事實上,我天天在悲傷,春夏秋冬,穿行、交錯在擁擠的人群中,孤獨的靈魂找不到回家的道路,引領我來到紅塵中的人們早已經遠在天堂,他們看到了我的傷痕,也一定如我一樣悲傷。 我外表的傷口無處躲藏。我甚至記不清這些傷痕發生在什麼時間,歲月真如一把尖刀,剔去我的骨肉;我別無選擇,只能承受。每天我都迎接著遠遠近近探尋的目光,目光中充盈著憐愛、惋惜,他們是不是想帶我走,好給我一個光鮮的餘生;我也多想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問和他們一起走啊,至少可以修補我殘損的身體,不再悵然回首往日的明豔。可是,我只屬於這片神奇的土地,只能在這裡消耗著生命最後的燭光,讓自己的身體風化、脫落。但是,更多人們每天從我身邊經過,為一日三餐忙碌,為兒女情長所困,無暇停下腳步聽一聽我的嘆息,看一看我的傷口。 生命於我,也只有一次,我是屬於不可再生的,我在慢慢地、一點一滴地走向消亡,如果你還沒打算來看看我,怕是今生再無相見的機緣了! 我,孑然獨立在文殊寺街清真寺大門前的一座磚雕影壁牆,經歷了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在心底,深深地、深深地發出呼喚:嘆今生,誰舍誰收? 圖片1: 右上角精美的磚雕 背景詩詞: 對立東風裡,主人應解憐。 ——賈寶玉 《詠怡紅快綠》 圖片2 : 左上角磚雕缺失 背景詩詞: 雲雨自從分散後,人間無路到仙家。但憑魂夢逐天涯。 ——張泌《浣溪沙》 圖片3 : 南端部分磚雕飾件 背景詩詞: 醒時幽怨同誰訴,衰草寒煙無限情。 ——林黛玉 《菊夢》 圖片4 : 磚雕牡丹 背景詩詞: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白居易 《惜牡丹花》 圖片5 : 磚雕石榴 背景詩詞: 山深熟石榴,向日笑開口。深山少人收,顆顆明珠走。 ——徐渭 《石榴》 圖片6: 滾滾紅塵留殘夢 背景詩詞: 何妨吟嘯且徐行。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定風波十一首》 背景資料: 20世紀90年代,重建於清朝順治年間的文殊寺,因年代過久、破舊不堪,經社首鄭大明等集全社之力拆除重建。原建築唯一沒有拆掉兒保留下來的是寺大門前的一座磚雕影壁,屬市級文物,是開封有名的磚雕精品。可惜它今天雖佇立原處,但影壁正面的磚雕幾乎全部脫落,四周的磚也風化嚴重,只剩下影壁頂簷和兩端部分磚雕飾件尚好。緊靠影壁牆東側的是一座阿拉伯建築風格的清真女學,地址已歸洪河沿街界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