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信的成語與詩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15

關於寫信的成語與詩句漢匠文化 2022-06-15

1。 關於寫信的成語

【鴻雁傳書】:鴻雁:大雁。用其指書信往來。

【黃耳寄書】: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寄雁傳書】:指傳遞書信。

【蔣幹盜書】:蔣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幹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

【隴頭音信】: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冒昧陳辭,有辱清聽】:清聽:是對聽話者的敬詞。書信中常用的謙辭,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請收信人諒解、採納。

【目斷鱗鴻】: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平安家書】:報告家人平安的書信。

【青鳥使者】:指傳遞書信的使者。

【書不盡言】: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不盡意】:指文辭難充分達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指語言、文字不容易完全確切地表達思想內容。

【停雲落月】: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裡)。

【言不盡意】: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雁去魚來】: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雁素魚箋】:指書信。

【雁足傳書】:雁:大雁;書:書信。大雁能傳遞書信。

【雁足留書】:雁:大雁;書:書信。大雁能傳遞書信。

2。 與書信有關的詩句

古代書信的“美稱”

河北 張木軍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麼美妙的詩句,多麼動人的情境!

魚肚子裡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並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札、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札”、“書牘”或“簡札”、“簡牘”。簡札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後,人們製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並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

3。 關於書信的詩句

《飲馬長城窟行》

——漢·無名氏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輾轉不相見。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結素魚貽友人》

——唐·李冶

尺素如殘雪,結為雙鯉魚。

欲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家書後批二十八》

——唐·韓偓

四序風光總是愁,鬢毛衰颯涕橫流。

此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得家書》

——唐·杜甫

去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訊息,他鄉且舊居。熊兒幸無恙,驥子最憐渠。臨老羈孤極,傷時會合疏。二毛趨帳殿,一命侍鸞輿。北闕妖氛滿,西郊白露初。涼風新過雁,秋雨欲生魚。農事空山裡,眷言終荷鋤。

《贈獵騎》

——唐·杜牧

已落雙鵰血尚新,鳴鞭走馬又翻身。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

《漁家傲》

——宋·陸游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裡。

《端州江亭得家書》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颺水潯。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

《蝶戀花》

——宋·趙令畤

尺素重重封錦字。未盡幽閨,別後心中事。佩玉採絲文竹器。願君一見知深意。

環玉長圓絲萬系。竹上斕斑,總是相思淚。物會見郎人永棄。心馳魂去神千里。

《蝶戀花》

——宋·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裡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4。 關於寄信的詩句

落花時 納蘭容若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虞美人納蘭

愁痕滿地無人省,露溼琅玕影。閒階小立倍荒涼。還剩舊時月色在瀟湘。

薄情轉是多情累,曲曲柔腸碎。紅箋向壁字模糊,憶共燈前呵手為伊書。

使青鳥兮銜書,恨獨宿兮傷離居。李白

西來青鳥東飛去,願寄一書謝麻姑。李白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李璟

沙上未聞鴻雁信,竹間時有鷓鴣啼。李璟

鴻雁向西北,因書報天涯。李白

書無鴻雁如何寄,腸斷催歸作麼回。向子諲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

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晏幾道

山盟雖在,錦書難託。 陸游

此情懷、縱寫香箋,憑誰與寄。柳永

別來憑誰訴,空寄香箋,擬問前歡甚時更。歐陽修

香箋小字寄行雲。纖腰非學楚,寬頻為思君。晁補之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

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李白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雲中尺素書。李白

5。 關於寫信的四字成語

苞苴竿牘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裡特指請託信。

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託。

出處:《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 斷羽絕鱗 斷絕書信。

羽鱗,猶魚雁。 出處:元·柯丹邱《荊釵記·套書》:“因科舉離鄉半春,從別後斷羽絕鱗。

今日天教遇你們,趁良使附歸音信。” 堆案盈几 堆:堆積。

案:案頭。公文、書信、圖書等堆積滿案頭。

原指等待處理的文憑大量積壓。後也指書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處: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素不便書,又不喜作書,而人間多事,堆案盈機;不相酬答,則犯教傷義,欲自勉強,則不能久。” 蜂媒蝶使 花間飛舞的蜂蝶。

比喻為男女雙方居間撮合或傳遞書信的人。 出處:宋·周邦彥《六醜·薔薇謝後作》詞:“多情為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槅。”

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 付諸洪喬 洪喬:晉朝人,姓殷名羨,字洪喬。

比喻書信遺失。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洪喬作豫章郡,臨去,都下人因附百許函書。

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河魚天雁 古傳魚雁都能傳遞書信,後即以之借指傳送書信者。

出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回:“意馬心猿縈夢寐,河魚天雁託音書。” 鴻斷魚沉 書信斷絕,音訊全無。

黃耳傳書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

後比喻傳遞家信。 出處:《晉書·陸機傳》:“初機有俊犬,名曰黃耳,甚愛之。

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還洛。其後因以為常。”

寄雁傳書 指傳遞書信。 出處:宋·黃庭堅《寄黃幾復》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

隴頭音信 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出處:元·高明《琵琶記·伯喈行路》:“嘆路途千里,日日思親。

青梅如豆,難寄隴頭音信。” 目斷鱗鴻 鱗鴻:魚和雁,比喻書信。

形容望眼欲穿,盼望書信到來。 書不盡言 書:書信。

信中難以充分表達其意。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易·繫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書不盡意 指文辭難充分達意。

後多作書信結尾習用語。 出處:《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勳》:“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書不盡意。

’”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裡)。 出處:晉·陶潛《停雲詩序》:“停雲,思親友也。”

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言不盡意 情意曲折深遠,言語難以全部表達。

常用於書信末尾,表示說的話沒能把意思都表達出來。 出處:《易·繫辭上》:“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雁去魚來 書信往來。雁、魚均喻書信。

出處:元·湯式《湘妃引·有所贈》曲:“鶯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魚來傳恨詞。” 雁素魚箋 指書信。

出處:明·邵璨《香囊記·途敘》:“雁素魚箋,離愁滿懷誰與傳。” 音問兩絕 書信與訊息都斷絕。

亦作“音問杳然”。 魚腸尺素 指書信。

出處: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魚腸尺素,鳳足數行,書此謝辭,終知不盡。” 魚腸雁足 泛指書信。

出處:唐·李紳《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魚腸雁足望緘封,地遠三江嶺萬重。” 魚沉鴻斷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明·王玉峰《焚香記·餞別》:“又恐魚沉鴻斷,阻隔雲山,銜悲飲淚有萬千。” 魚沉雁靜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明·高濂《瓦盆兒·題情》套曲:“未知道自別來他心可至誠,他應恨魚沉雁靜。” 魚沉雁渺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二回:“謖如蒿目時艱,空自拊髀,兼之寶山僻在海隅,文報不通,迢遞並雲,魚沉雁渺,十分懊惱。” 魚沉雁杳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出處:唐·戴叔倫《相思曲》:“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 魚傳尺素 尺素:古代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因此稱書信。

指傳遞書信。 出處: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魚封雁帖 泛指書信。

出處:《吳騷·步步嬌·閨怨》:“湘江竭,燕山截,斷魚封雁帖。”《南宮詞紀·絳都春·四時怨別》:“傷秋宋玉悲何切,盼徵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封雁帖。”

魚箋雁書 泛指書信。 出處:明·史叔考《醉羅歌·題情》套曲:“淚痕一線羅裙繡裾,相思兩字魚箋雁書。”

魚書雁帛 泛指書信。 出處:清·李漁《閒情偶寄·器玩·制度》:“則箋簡二字中,便有無窮本義,魚書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為乎?” 魚書雁帖 泛指書信。

出處:明·高濂《絳都春序·題情》套曲:“空接,魚書雁帖,反教人添哽咽。”明·王九思《絳都春序·四時閨怨》套曲:“盼徵鴻在天外,行列,煩寄卻魚書雁帖。”

魚書雁信 泛指書信。 出處:《雍熙樂府·古調石榴花·閨思》:“總是傷情別離,則這魚書雁信,冷清清杳無蹤跡。”

咫尺之書 書信。古代書寫用木簡,信札之簡長盈尺,故稱。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而後遣辯士奉咫尺之書,暴其所長。

6。 形容寫信的詞語

在中國古代書信有別,書指函札,信指使人。泛稱書札為書信是後來的事。換句話說,現代所說的書信古代通稱為“書”。著名的書信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在現代漢語中“書”仍保留了“書信”的意思,如“家書”等。現將古代書信的別稱介紹如下:

簡:在沒有發明造紙術之前,人們曾用削成狹長的竹片作為書寫材料,稱其為竹簡。

牘:古代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漢代對簡和牘串起來寫字時,詔書律令寬不超過3尺,一般書信寬不過1尺,故將書信稱為尺牘。

柬:在古代,與“簡”通用,是信件、名片、貼子之類的統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素:古代稱白絹為素。用白絹(或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來“素”成為書信的代稱。

箋:原是精美的小竹片,供人們題詩或作畫用。一般信紙也叫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的木匣子就稱為函。後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來函、公函等。

札:在古代指書信,公私文書。原意為古代書寫用的小木簡,現仍通用“信札”一詞。

7。 誰有關於書信的詩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這是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詩句。信,滿載著深情厚誼,使遠隔千山萬水的親人如同面聚,因而顯得特別珍貴。

自古以來,書信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人們給它起了很多有趣的代稱,賦予了美好的情趣。“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多麼美妙的詩句,多麼動人的情境! 魚肚子裡真有“尺素書”嗎?古人的書信常用潔白的絹來寫,長一尺左右,稱為尺素,故書信即稱尺素書。

潔白的尺素常結成雙鯉之形,古樂府詩有道:“尺素如殘雪,結成雙鯉魚。要知心裡事,看取腹中書。”

因此,“雙鯉”為書信的代稱。前面引詩中的“烹鯉魚”並非真烹,不過是一種生動的比喻罷了。

蘇武牧羊的故事許多人都知道,他曾把信縛在雁足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信又常常合稱“魚雁”,例如古詩有“長江不見魚雁書,為遣相思夢入秦”。

在紙發明以前,古人除用絹、帛寫信外,還以竹片、木片作為書寫材料,稱為簡、札、牘,故書信有時又稱“書簡”、“書札”、“書牘”或“簡札”、“簡牘”。簡札的長度和素絹一樣,都取一尺左右,故信又有“尺牘”、“尺翰”、“尺書”等等美稱。

紙發明以後,人們製作了一種小巧精美,專門用來題詩和寫信的紙張——“箋”,並以此作為書信的代稱。晏殊有詞道:“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李清照。

8。 關於寫信的好詞佳句

1、雪野茫茫的小草,寒冷孤寂中懷抱著“理想”取暖;征途迢迢南飛的大雁,因為“夢想”才不停地往前飛。我的夢想,但只是目前的夢想,就是考上重點。這個理想並非遙遠而不可即,我鍥而不捨地勤勉學習,為了應付目前的挑戰,這最大的挑戰就是戰勝自己。

2、夢想是事業的大門,是登堂入室的旅程,這個旅程的盡頭,就有成功在等待著,來慶祝我努力的結果。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我毫不懈怠,因為我知道:沒有理想等於沒有靈魂。我要證明我擁有理想,擁有靈魂。我的理想,是重點。我不質疑自己的能力,我要超越自我,實現夢想。

3、夢想是一個深淵,從跳下那一刻起,就逼迫你奮力搏擊。要麼,大鵬展翅,扶搖而上;要麼,石沉淵底,再無聲響……而我,則選擇前者,我會努力奮鬥,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邁進!

4、每個人都有理想,但要讓這美好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還要看自己。在失敗中振作,在振作中奮發,在奮發中取勝,這才是我們要的精神。俗話說:“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塌實的學習,一定會使自己的理想成真!

5、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看不盡,數不完。我的夢想是長大當一名天文學家,去探尋宇宙中的奧秘。每到夏天的夜晚,我都坐在院中看星星,認星星。”

6、夢想是春泥中蠢蠢欲動的種子對參天大樹的嚮往,夢想是夏雨後含苞欲放的蓓蕾對眾芳競妍的期待,夢想是秋風裡默默醞釀的果實對圓潤甜美的盼望,夢想是冬雪下蟄伏搏動的生靈對和風豔陽的憧憬……

7、夢想是什麼?是虛無漂渺的天上的街市。也許它本身就很可笑,本身就不可能實現,但是在一個孩子的稚嫩的心田裡,在一顆天真的純潔的童心面前,夢想是快樂、幸福和美好,是一種嚮往。

8、夢想之所以美妙是因為它遠遠地高於現實。夢想之所以誘人是因為它吸引我們堅持不懈地去努力追求。透過努力能夠實現的夢想,我們稱之為理想。夢想若太不切合實際就會流於空想。因此,夢想之花要植根於現實的土壤裡,並且悉心培育,才可能結出成功的碩果。年青時的夢想往往因虛幻飄渺而缺少現實的根基,最終因為無本之木而枯萎。

9、年少時,我們都曾有過一些美妙、綺麗而又略顯天真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就像河流邊那些五光十色的鵝卵石。我們都曾陶醉於那些絢麗的顏色中。漸漸地,我們長大了,目光由腳邊的鵝卵石移向前方。河流的源頭,屹立著一座雄偉高峻的雪山,令人神往。我們把它稱之為——理想。一個最美的字眼!

9。 形容“書信”的詩句有哪些

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

釋義:戰爭時期,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

2。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釋義:應是月滿時 ,上西樓,望雲中,見回雁,而思及誰寄錦書來。

3。 “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贈獵騎》。

釋義:君不要射從南邊飛來的大雁,萬一大雁帶著家書,收信的人就收不到了。

4。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信抵千金。”出自唐代詩人李紳的《端州江亭得家書》。

釋義:拆開信封看看有什麼喜事,雖然只有幾行字,但是家書的分量也比千兩黃金重。

5。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出自漢代無名氏的《飲馬長城窟行》。

釋義:叫小二開始煮鯉魚,發現魚的肚子裡有封書信。

6。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出自唐代詩人張籍的《秋思》。

釋義:洛陽城裡已經颳起了秋風,想要寫封家書表達思念。

7。 “去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得家書》

釋義:憑藉遊子送去書信,回信的時候帶回來家書一封。

8。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出自宋代詞人晏幾道的《蝶戀花》。

釋義:想把自己的感情寫在尺素上傳給心愛的人,可是大雁飛在上空,而魚沉在水底,最終都是不了了之罷了。

9。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出自宋代詞人陸游的《漁家傲》。

釋義:向東望故鄉山陰在哪裡呢?來回相隔有一萬三千里。一封家書寫滿紙。

10。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出自明代詩人袁凱的《京師得家書》。

釋義:江水有三千里長,家書有十五行那麼長。

1。 書信是以前相隔較遠,暫時見不到面的人們相互交流情感與思想的工具。書信擁有悠久的歷史且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有使用。

2。 書信在人類的交流與溝通的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手機,電話與電腦這些簡單快捷的交流工具遍佈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願使用書信來互通訊息。但由於資訊時代的來臨,書信的格式變得多種多樣,不再拘泥於原有經典格式,有些甚至沒有物件,即沒有受體的說教議論性書信。

3。 書信中稱呼父母的尊稱:膝下、膝前、尊前、道鑑。

4。 書信中稱呼長輩的尊稱:幾前、尊前、尊鑑、賜鑑、道鑑。

5。 書信中稱呼師長的尊稱:函文、壇席、講座、尊鑑、道席、撰席。

6。 書信中稱呼平輩的尊稱:足下、閣下、臺鑒、大鑒、惠鑑。

7。 書信中稱呼同學的尊稱:硯右、文幾、臺鑒。

8。 書信中稱呼晚輩時的尊稱:如唔、如面、如握、青覽。

9。 書信中稱呼女性的尊稱:慧鑑、妝鑑、芳鑑、淑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