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寫秦嶺的詩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28

李白寫秦嶺的詩句愛元素文化 2022-06-09

1。 李白關於秦嶺詩句

李白關於秦嶺詩句 1。關於李白描寫秦嶺的詩

唐代詩人李白描寫秦嶺的詩有:

1、《蜀道難》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譯文: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眉山頂端。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

2、《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泠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譯文: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時分才登上峰巔。太白星向我問候,要為我開啟天關。我願乘那清風而去,飛行於那浮雲之間。舉起手就可以接近月亮,向前飛行似乎已無山巒阻礙。一旦離別武功而遠去,什麼時候才能回還呢?

3、《古風》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中有綠髮翁,披雲臥松雪。不笑亦不語,冥棲在巖穴。

譯文:陝西寶雞太白山鬱郁蔥翠,高聳入雲,繁星在它的頭頂森然排列。距離天空也只有三百里地,邈然與人世間隔絕。山中居住著一位綠色頭髮的老翁,身披白雲朵,臥在古松的白雪上面。不笑不語,默默然然,在幽暗的洞穴中冥想。

4、《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譯文: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好像隨著行人而歸。回望來時走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青翠。遇斛斯山人相攜到他家,孩童出來急忙開啟柴門。走進竹林穿過幽靜小路,青蘿枝葉拂著行人衣裳。

5、《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譯文:走出家門,抬起頭就可以望見城外的終南山了,翹首瞻望山上的景色,勾起了我無窮的意緒和美妙的懷想。那裡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難以名狀,那蒼翠蔥蘢的景色日日都展現在我的眼前,這是多麼的美妙愜意啊。

只見那兒的天空上方不時飄浮起朵朵白雲,它們在天際自在悠然地舒捲伸展。看著這樣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曠神怡,意興盎然。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隱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跡於人世,自由自在地棲身在那紫閣峰上。

2。李白在秦嶺有詩賦嗎

樓上的詩是描寫蜀道的,除此之外李白還有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 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語, 為我開天關。

願乘泠風去, 直出浮雲間。

舉手可近月, 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 何時復更還?

《古風,其五》

太白何蒼蒼,星辰上森列。

去天三百里,邈爾與世絕。

都是寫太白山的。

此外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也是寫秦嶺的。

廣義的終南山就是指秦嶺。

3。描寫秦嶺的詩句

1、孟浩然 【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一題作越中送人歸秦中)】 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 2、白居易 【初貶官過望秦嶺(自此後詩江州路上作)】 草草辭家憂後事,遲遲去國問前途。

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鬚。 3、白居易 【藍橋驛見元九詩(詩中雲:江陵歸時逢春雪)】 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 4、薛濤 【別李郎中】 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 5、岑參 【登總持閣】 高閣逼諸天,登臨近日邊。

晴開萬井樹,愁看五陵煙。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淨理,常願奉金仙。 6、李嘉佑 【登秦嶺】 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

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

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 7、杜甫 【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聞道王喬舄,名因太史傳。

如何碧雞使,把詔紫微天。秦嶺愁回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汙雜,吾舅意悽然。 8、司空曙 【登秦嶺】 南登秦嶺頭,回首始堪憂。

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

從此思鄉淚,雙垂不復收。 9、白居易 【送武士曹歸蜀(士曹即武中丞兄)】 花落鳥嚶嚶,南歸稱野情。

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鄉路通雲棧,郊扉近錦城。

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10許渾 【送鄭寂上人南行】 儒家有釋子,年少學支公。

心出是非外,跡辭榮辱中。錫寒秦嶺月,杯急楚江風。

離怨故園裡,小秋梨葉紅。 11、尚顏 【冬暮送人】 長安冬欲盡,又送一遺賢。

醉後情渾可,言休理不然。射衣秦嶺雪,搖月漢江船。

亦過春兼夏,回期信有蟬。 秦嶺(英文名Qinling Mountains ,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而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

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餘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

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

4。形容秦嶺的詩句

孟浩然《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仲月送君從此去,瓜時須及邵平田。白居易《初貶官過望秦嶺》:草草辭家憂後事,遲遲去國問前途。

望秦嶺上回頭立,無限秋風吹白鬚。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薛濤《別李郎中》: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安仁縱有詩將賦,一半音詞雜悼亡。李嘉佑《登秦嶺》: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

漢闕青門遠,高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

從此辭鄉淚,雙垂不復收。杜甫《閬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聞道王喬舄,名因太史傳。

如何碧雞使,把詔紫微天。秦嶺愁回馬,涪江醉泛船。

青城漫汙雜,吾舅意悽然。司空曙《登秦嶺》:南登秦嶺頭,回首始堪憂。

漢闕青門遠,商山藍水流。三湘遷客去,九陌故人遊。

從此思鄉淚,雙垂不復收。白居易《送武士曹歸蜀》:花落鳥嚶嚶,南歸稱野情。

月宜秦嶺宿,春好蜀江行。鄉路通雲棧,郊扉近錦城。

烏臺陟岡送,人羨別時榮。

5。描寫“秦嶺”的詩句有哪些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釋義:雲彩橫出於南山,我的家在哪裡?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

——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釋義:藍橋驛春雪飄飄當初你歸來之日,秦嶺上秋風颯颯如今我離去之時。政恐淇園修竹勁,不如秦嶺老松堅。

——洪适《次韻蔡瞻明秋園五絕句》釋義:雖擁有仁德美行,但難以實現,因為與秦嶺松的長久相比,其難以相匹。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

——岑參《登總持閣》釋義:憑靠欄杆,看那秦嶺低矮;站在窗邊,看那渭水細小。南登秦嶺頭,回望始堪愁。

——李嘉祐《登秦嶺》釋義:去南邊登山秦嶺,回頭看腳下的路始終憂愁。古今傳此嶺,高下勢崢嶸。

——孟貫《過秦嶺》釋義:古代相傳這座山,居高臨下氣勢磅礴。峻嶺登臨最上層,飛埃漠漠草稜稜。

—— 汪元量《秦嶺》釋義:巍峨的高峰登上了最頂端,飛塵和草原都變得渺小。花落梧桐鳳別凰,想登秦嶺更淒涼。

——薛濤《別李郎中》釋義:梧桐花落鳳凰飛走,想登上秦嶺卻更覺淒涼。秦嶺巉巉列萬峰,晚嵐渾欲滴晴空。

——文同《北樓晚晴望秦嶺》釋義:秦嶺巍峨高過其他山峰,晚上的山巒似是能直衝晴空。試登秦嶺望秦川,遙憶青門春可憐。

——孟浩然《送新安張少府歸秦中》釋義:想登上秦嶺一望秦川大地,回憶青州的春天美麗的樣子。

6。關於李白的詩

概述 《蜀道難》是中國唐朝詩人李白的名篇,內容以山川之險言蜀道之難。

詩歌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蜀道難》描寫了大自然動人心魄的奇險與壯偉,給人以迴腸蕩氣之感。

諸多的畫面此隱彼現,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連峰絕壁之險,皆有逼人之勢,其氣象之宏偉,其境界之闊大,確非他人可及。再從總體來看,其變化極速,愈變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正如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所盛稱:“筆勢縱橫,如虯飛蠖動,起雷霆於指顧之間。” 【作品原文】 噫籲嚱(yī xū 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fú),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sài)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zhàn)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yíng)巖巒。 捫(mén)參(shēn)歷井仰脅(xié)息,以手撫膺(yīng)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chán)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háo)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huī),砯(pīng)崖轉(zhuǎn)石萬壑(hè)雷。古蜀道 其險也如此,嗟(jiē)爾遠道之人,胡為(wèi)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wéi),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fēi)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shǔn)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zī)嗟(jiē)。[1] [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註釋 1。《蜀道難》:樂府舊題,屬“相和歌辭·瑟調曲”中的調名,內容多寫蜀道的艱險。

今存《蜀道難》詩除此之外,尚有梁簡文帝二首,劉孝威二首,陰鏗一首,唐張文琮一首。李白此詩大約是在長安送友人入蜀而作,本陰鏗《蜀道難》“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之意。

2。噫籲嚱:蜀方言。宋庠《宋景文公筆記》捲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籲嚱’。

” 表示驚歎聲。 3。蠶叢及魚鳧:傳說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

《文選》卷四《三都賦》劉逵注:“揚雄《蜀王本紀》曰:‘蜀王之先,名蠶叢、柏濩、魚鳧、蒲澤、開明。從開明上到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華陽國志·蜀志》:“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

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魚鳧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為立祠? 4。爾來:從那時以來。

四萬八千歲,誇張面大約言之。爾,那,指開國之初。

5秦塞:秦地。秦國自古稱為四塞之國。

塞,山川險要的地方。 西當,西對。

當,對著,向。 6。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陝西眉縣、太白縣一帶)。

鳥道:只有鳥能飛過的小路。 7地崩句:《華陽國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

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為五嶺。“ 8。六龍回日:《初學記》卷一天部三:《淮南子》雲:”爰止羲和,爰息六螭,是謂懸車?quot;注曰:“日乘車,駕以六龍。

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於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

”螭即龍。高標: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標識的最高峰。

一說高標山又名高望山,乃嘉定府之主山。 9。衝波,水流衝擊騰起的波浪,這裡指激流。

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渦的河流。

10。猿猱: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 11。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陝西吃力略陽縣北。

《元和郡縣誌》卷二十二山南道貌岸然興州長舉縣:“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

” 12。捫參歷井:參、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透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凶。

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捫:用手摸。

歷:經過。脅息:屏住呼吸。

13。膺:胸。 14。子規: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

《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鳥生杜宇之魄。”劉淵林注引《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

宇死,俗說雲宇化為子規。子規,鳥名也。

蜀人聞子規鳴,皆曰望帝也。”王注:“按子規即杜鵑也,蜀中最多,南方亦有之,狀如雀鷂,而色慘黑,赤口,有小冠,春暮即鳴,夜啼達旦,至夏尤甚,晝夜不止,鳴必向北,若雲‘不如歸去’,聲甚哀切”。

15。喧豗:水流轟響聲。砯崖:水撞石之聲。

轉,轉動。 16。胡為:為什麼。

17。劍閣:又名劍門關,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餘里。《華陽國志》、《水經注》卷 二十、《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三均有記載。

所守:指把守關口的人。 18。一夫句:《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

《文選》卷五十六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

一夫當關:一人守關。莫開:不能開啟。

19。錦城:。

7。描寫秦嶺夏天景色的句子

1、蒼苔留虎跡,碧樹障溪聲。

翻譯:綠色的苔痕上留下了老虎的爪印,翠綠的樹林遮蔽了溪流的聲音。

語出:孟貫(唐)《過秦嶺》

2、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翻譯: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

語出:王維 (唐)《終南山》(終南山處在秦嶺中段)

3、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翻譯:走進翠綠的竹林穿過幽靜小路,青蘿枝葉拂著行人衣裳。

語出:李白(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終南山處在秦嶺中段)

4、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翻譯:離天不滿一尺的險峻高峰,枯松倒掛的懸崖峭壁,飛流瀑布撞擊著巨石在山谷中滾動,發出雷鳴般的轟響。

語出:李白(唐)《蜀道難》(蜀道穿越秦嶺和大巴山)

5、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

翻譯:山在渭水之畔,重巒疊嶂,直插雲天。那紅紅的,是從山嶺上緩緩升起的太陽,那凝翠谷中的是被樹染綠的山間霧嵐。

語出:李世民(唐)《望終南山》(終南山處在秦嶺中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