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五帝、三王、五伯(霸)分別指的是:???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09-26

古代中五帝、三王、五伯(霸)分別指的是:???梧桐mD5NM 2022-09-17

既然原文是問“三王”,可什麼不回答大禹(其實為夏啟)、商湯、周文王(或武王),而要回答三皇呢?“三皇”一般認為是早於五帝的神話人物(例如:伏羲、女媧、神農)。一般認為“軒轅”是指黃帝,如果將“黃帝”作為“五帝”,就不應該同時算作“三皇”。《戰國策·秦策》“雖古五帝、三王、五伯”,如此行文,則“三王”在五帝之後,當指夏、商、週三王。至於“五伯”列在“三王”之後,又為戰國人說春秋事,則當為春秋五霸。具體所指也有多說(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甚至七霸(吳王夫差、越王勾踐),早期還有二小霸(齊僖公、鄭莊公)。

百度資料:

【三皇五帝,是“三皇”與“五帝”的合稱。原始意義上的三皇是指遠古三皇(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後增補伏羲氏等作為“三皇”。原始意義上的五帝是指遠古五方上帝,後增補黃帝公孫軒轅(也稱姬軒轅)等五位上古部落首領作為“五帝”。

後期增補的後三皇五帝在不同著作中分別有不同的說法:

三皇:

燧人、伏羲、神農,出自《尚書大傳》;

伏羲、女媧、神農,出自《春秋運鬥樞》;

伏羲、祝融、神農,出自《風俗通義》;

伏羲、神農、黃帝,出自《三字經》;

有巢氏、燧人氏,出自《莊子》、《綱鑑易知錄》。

五帝: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出自《呂氏春秋》;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出自《大戴禮記》;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出自《資治通鑑外紀》。】

【三王,夏、商、週三朝的第一位帝王禹、湯、周文王(姬昌)以及周朝第二位帝王周武王(姬發)的合稱。如,《舊唐書·列傳·鄭畋》:“代有忠貞之士,力為匡復之謀。我國家應五運以承乾,躡三王之垂統,綿區飲化,匝宇歸仁。”

三王常和五帝並稱“五帝三王”,也常和堯、舜並稱“二帝三王”,加上三皇合稱“三皇五帝三王”。例如,李斯《諫逐客書》:“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白居易《與元九書》:“二帝三王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為大柄,決此以為大竇。”《禮記》雲:“三皇禪奕奕,謂盛德也。五帝禪亭亭,特立獨起於身也。三王禪梁甫,連延不絕,父沒子繼也。”

引證詳解

一、指夏﹑商﹑週三代之君。

(1)夏禹﹑商湯﹑周武王。

《穀梁傳·隱公八年》:“盟詛不及三王。”範寧注:“三王,謂夏﹑殷﹑周也。夏後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會。”

(2)夏禹﹑商湯﹑周文王。

《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趙岐注:“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是也。”

(3)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屍子》卷下:“湯復於湯丘,文王幽於羑里,武王羈於王門;越王棲於會稽,秦穆公敗於崤塞,齊桓公遇賊,晉文公出走,故三王資於辱,而五霸得於困也。”……】

古代中五帝、三王、五伯(霸)分別指的是:???修秋英希詩 2020-04-22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三皇:伏羲,神農,軒轅。五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謝謝採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