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進馬哀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0-13

宋進馬哀詞鮮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2022-08-18

王維 宋進馬哀詞

背春涉夏兮,眾木藹以繁陰。連金華與玉堂兮,

宮閣鬱其沈沈。百官併入兮,何語笑之啞啞,

君獨靜嘿以傷心。草王言兮不得辭,我悲減思兮少時。

僕伕命駕兮,出閶闔,歷通逵。陌上人兮如故,

識不識兮往來。眼中不見兮吾兒,驂紫騮兮從青驪。

低光垂彩兮,怳不知其所之。闢朱戶兮望華軒,

意斯子兮候門。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亂兮重昏。

仰訴天之不仁兮,家唯一身,身止一子,何胤嗣之不繁,

就單鮮而又死。將清白兮遺誰,問詩禮兮已矣。

哀從中兮不可勝,豈暇料餘年兮復幾。日黯黯兮頹曄,

鳥翩翩兮疾飛。邈窮天兮不返,疑有日兮來歸。

靜言思兮永絕,復驚叫兮沾衣。客有吊之者曰:

觀未始兮有物,同委蛻兮胡悲?且延陵兮未至,

況西河兮不知。學無生兮庶可,幸能聽於吾師。

杜甫 哀江頭

《哀江頭》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

昭陽殿裡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訊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註釋:

1、江頭宮殿:《杜臆》雲:曲江,帝妃遊幸之所,故有宮殿。後來毀壞了,所??以到唐文宗時,讀了杜甫這首詩,乃知天寶以前曲江四岸皆有行宮臺殿,百司署,思復昇平故事,故為樓殿以壯之。(《舊唐書文宗紀》)

2、霓旌:皇帝儀仗中一種旌旗,綴有五色羽毛,望之如虹霓。南苑,即芙蓉苑,因在曲江東南,故名。

3、昭陽殿:漢成帝時宮殿,趙飛燕姊妹所居,唐人詩中多以趙飛燕喻楊貴妃。

4、第一人:最得寵的人。

5、齧:咬,銜。

6、勒:馬銜的嚼口。

7、清渭兩句:馬嵬南濱渭水,是楊貴妃死處,劍閣在蜀,是玄宗入蜀所經。借喻二人一生一死,了無訊息。劍閣,注見卷三《長恨歌》。去住:去指唐玄宗,住指楊貴妃,意即死生。

譯文:

少陵老人忍氣吞聲地抽泣不停,

春日裡偷偷地到曲江深處漫行。

江頭宜春苑芙蓉苑都緊鎖宮門,

楊柳輕柔菰蒲嬌嫩蒼綠為誰生?

想當年鑾駕遊獵來到了芙蓉苑,

苑中的花樹似乎煥發異樣光彩。

昭陽殿楊太真是最受皇寵的人,

與皇上同車出入陪伴好比形影。

御車前矯捷女官人人揹帶弓箭,

白馬嘴裡銜嚼全部是黃金做成。

有個女官翻身向天上仰射一箭,

一箭發射出去墜落了兩隻飛禽。

明眸皓齒的楊貴妃而今在何處?

滿臉汙血的遊魂不能迴歸宮廷。

清清渭水向東流劍閣崢嶸林深,

君去妃留生死間彼此訊息不靈。

人生有情死別有誰不淚落沾襟?

江水流呵江花飄悲傷豈有終境?

黃昏時塵埃滿天胡騎又來劫城,

想往南逃卻往北方向無法辨清!

賞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祿山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虜至長安。次年寫此詩。詩旨在哀悼貴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當年行幸江頭以為題。

詩的開首先寫作者潛行曲江,憶昔日此地的繁華,而今卻蕭條零落,進而追憶貴妃生前遊幸曲江的盛事。再轉入敘述貴妃歸天,玄宗上蜀,生離死別的悲慘情景。

全詩以哀字為核心。開篇第一句吞聲哭,就創造出強烈的藝術氛圍,接著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後,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哀字為題,以哀統領全面,籠罩全篇,沉鬱頓挫,意境深遠。

全詩的這種哀情,是複雜的,深沉的。詩人在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同時,也流露了對蒙難君王的傷悼。因此,我們說全詩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是李唐盛世的輓歌,也是國勢衰微的悲歌。

詩的結構波折跌宕,紆曲有致。以哀起寫,事事是哀。哀極生樂,寫李、楊極度佚樂生活;又樂極生悲,寫人死國亡,把哀慟推向高潮。這種由眼前到回憶,由回憶到現實的過程描述,給人造成一種波瀾起伏,紆曲難伸,愁腸百結的感覺,情深情長,悽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王粲 七哀詩

《七哀詩》

作者:王粲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

顧聞號泣聲,揮涕獨不還。

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

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

註釋:

1、西京:指長安,西漢時的國都。東漢建都在洛陽,洛陽稱為東都。董卓之亂後,漢獻帝又被董卓由洛陽遷到了長安。無象:無章法,無體統。

2、豺虎:指董卓的部將李傕郭汜等。遘患:給人民造成災難。

3、中國:中原地區。

4、委身:置身。荊蠻:即指荊州。古代中原地區的人稱南方的民族曰蠻,荊州在南方,故曰荊蠻。荊州當時未遭戰亂,逃難到那裡去的人很多。荊州刺史劉表曾從王粲的祖父王暢受學,與王氏是世交,所以王粲去投奔他。

5、追攀:追逐拉扯,表示依依不捨的樣子。

6、完:保全。以上兩句是作者聽到的那個棄子的婦人所說的話。

7、霸陵:漢文帝劉恆的陵墓,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岸:高坡、高岡。漢文帝是兩漢四百年中最負盛名的皇帝,這個時期的社會秩序比較穩定,經濟發展較快。所以王粲在這裡引以對比現實,抒發感慨。

8、《下泉》:《詩經曹風》中的一個篇名,漢代經師們認為這是一首曹國人懷念明王賢伯的詩。下泉,流入地下的泉水。

9、喟(虧)然:傷心的樣子。這首詩最後四句的意思是,面對著漢文帝的陵墓,對比著當前的離亂現實,就更加傷心地領悟到《下泉》詩作者思念明主賢臣的那種急切心情了。

翻譯:

西漢的都城長安城上空已是黑雲亂翻,

李傕、郭汜等人在這裡製造事端。

我忍痛告別了中原的鄉土,

把一身暫託給遙遠的荊蠻。

送行時親戚眼裡噙著淚水,

朋友們依依不捨攀著車轅。

走出門滿目蕭條一無所見,

只有堆堆白骨遮蔽了郊原。

一個婦人面帶飢色坐路邊,

輕輕把孩子放在細草中間。

嬰兒哭聲撕裂母親的肝肺,

飢婦人忍不住回頭看,

但終於灑淚獨自走去,

我自己還不知道死在何處,

誰能叫我們母子雙雙保全?

不等她說完,我趕緊策馬離去,

不忍再聽這傷心的語言。

登上霸陵的高地繼續向南,

回過頭我遠望著西京長安。

領悟了《下泉》詩作者思念賢明國君的心情,

不由得傷心、嘆息起來。

賞析:

七哀,《文選》六臣注呂向注云:七哀,謂痛而哀,義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目聞見而哀,口嘆而哀,鼻酸而哀。這是望文生義。元人李冶《敬齋古今黈》雲:人之七情有喜、怒、哀、樂、愛、惡、欲之殊,今而哀慼太甚,喜、怒、樂、愛、惡、欲皆無有,情之所繫惟有一哀而已,故謂之七哀也。亦頗牽強。《七哀》是樂府歌辭,今人餘冠英說:所以名為七哀,也許有音樂上的關係,晉樂於《怨詩行》用這篇詩(指曹植《七哀》)為歌辭,就分為七解。(《三曹詩選》)較有道理,可以參考。

西京亂無象,豺虎方遘患。西京,指長安。東漢都城洛陽,洛陽在東,長安在西,故稱長安為西京。豺虎,指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長安亂得不成樣子,是因為李傕、郭汜等人正在作亂,他們大肆燒殺劫掠,百姓遭殃。這兩句寫社會的動亂。詩人正是在這種動亂之中離開長安的,這裡交代了詩人離開長安的原因。

復棄中國去,委身適荊蠻。這裡點出詩人離開長安以後的去向。復,值得注意,這說明詩人的遷徙不是第一次。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長安,驅使吏民八百萬人入關,詩人被迫遷移到長安,此時為了避難,又要離開長安。這個復字不僅表現了眼前悽楚的情況,而且勾起了悲慘的往事,蘊涵著無限的感慨和哀傷。中國,中原地區。我國古代建都黃河兩岸,因此稱北方中原地區為中國。荊蠻,指荊州。荊州是古代楚國的地方,楚國本稱為荊,周人稱南方的民族為蠻,楚在南方,故稱荊蠻。這兩句是說,離開中原地區,到荊州去。這是因為當時荊州沒有戰亂,所以很多人到那裡去避亂。王粲因為荊州刺史劉表,與自己是同鄉,而且劉表曾就學於王粲的祖父王暢,兩家有世交,所以去投靠他。

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寫離別時的情景。這兩句是互文,悲的不僅有親戚,還有朋友;相追攀的也不僅有朋友,還有親戚。詩人描寫送別時的表情和動作,固然是為了表現詩人和親戚朋友的深厚感情,更重要的是製造一種悲慘的氣氛,使人感到這是一場生離死別。

詩人離開了長安,離開了親戚朋友,一路上見到的景象觸目驚心: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見到的是累累的白骨,遮蔽了無垠的平原。這是豺虎作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這場戰亂造成的悲慘景象,曹操《蒿里行》寫道: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所詠是同樣的情景,可以參閱。以上是鳥瞰,下面六句寫的才是典型事例:路有飢婦人,抱子棄草間。顧聞號泣聲,揮淚獨不還:未知身死處,何能兩相完?這六句同樣緊承出門無所見。詩人見到的不僅是白骨蔽平原,還有飢婦人棄子的事。婦人愛子,這是正常現象;婦人棄子,這是反常現象。這種反常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戰亂。因此,詩人以慘絕人寰的事例深刻地揭露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鮮明而生動,催人淚下。吳淇說:出門以下,正雲亂無象。兵亂之後,其可哀之事,寫不勝寫,但用無所見三字括之,則城郭人民之蕭條,卻已寫盡。復於中單舉婦人棄子而言之者,蓋人當亂離之際,一切皆輕,最難割者骨肉,而慈母於幼子尤甚,寫其重者,他可知矣。(《六朝選詩定論》卷六)張玉谷說:出門十句,敘在途饑荒之景,然臚陳不盡,獨就婦人棄子一事,備極形容,而其他之各不相顧,塞路死亡,不言自顯。作詩解此舉重該輕之法,庶幾用筆玲瓏。(《古詩賞析》卷九)都道出了這種寫法的藝術特點。這種寫法對杜甫是有影響的,所以何焯說:路有飢婦人六句,杜詩宗祖。(《義門讀書記》卷四十六)

婦人棄子的慘景,使詩人耳不忍聞,目不忍睹。所以他驅馬棄之去,不忍聽此言。這表現了詩人的哀傷和悲痛。詩人乘馬繼續向前行進。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長安。霸陵,是漢文帝劉恆的陵墓所在地,在今陝西長安縣東。漢文帝是漢代的明君,史書上贊他以德化民,是以海內殷富(《漢書文帝紀》),有所謂文景之治。詩人南登霸陵高處,回首眺望長安,自然會想起漢文帝及文景之治。如果有漢文帝這樣的賢明君主在世,長安就會不如此混亂、殘破,百姓不至於顛沛流離,自己也不至於流亡他鄉。登霸陵,眺長安,詩人感慨萬端。

悟彼下泉人,喟然傷心肝。連同上面兩句,同為全篇的結尾。下泉,是《詩經曹風》的篇名。《毛詩》序雲:下泉,思治也。曹人思明王賢伯也。下泉人,指《下泉》詩的作者。面對著漢文帝的陵墓,面對著動亂的社會現實,詩人才懂得《下泉》詩作者思念明王賢君的急切心情,因而從內心發出深深的哀嘆。張玉谷說:末日南登回首,兜應首段。傷心下泉,繳醒中段,收束完密,全篇振動。(《古詩賞析》卷九)方東樹也說:南登霸陵岸二句,思治,以下轉換振起,沉痛悲涼,寄哀終古。(《昭昧詹言》卷二)都指出了此詩結尾的藝術效果。

這首詩寫得悲涼沉痛,真切動人,是建安詩歌中的名作。方東樹評為冠古獨步,不是沒有道理的。

李煜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作者:李煜

原文: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秋風庭院蘚侵階。

一任珠簾閒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

晚涼天淨月華開。

想得已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註釋:

1、蘚侵階:苔蘚上階,表明很少有人來。

2、一任:任憑。吳本、呂本、侯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作一行。《續選草堂詩餘》、《古今詞統》作一片。粟本《二主詞》、《歷代詩餘》、《全唐詩》作桁(hng)。一桁:一列,一掛。如杜牧《十九兄郡樓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簾。

3、終日誰來:整天沒有人來。

4、金鎖:即鐵鎖,用三國時吳國用鐵鎖封江對抗晉軍事。或以為金鎖即金瑣,指南唐舊日宮殿。也有人把金鎖解為金線串制的鎧甲,代表南唐對宋兵的抵抗。眾說皆可通。鎖:蕭本、晨本《二主詞》作瑣。侯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詞綜》、《歷代詩餘》、《全唐詩》作金劍。《續選草堂詩餘》、《古今詞統》作金斂。《古今詞統》並注:斂,一作劍。按:作斂不可解,蓋承金劍而誤。

5、蒿萊:蒿萊,借指野草、雜草,這裡用作動詞,意為淹沒野草之中,以此象徵消沉,衰落。

6、淨:吳訥《百家詞》舊抄本、呂本、侯本、蕭本《南唐二主詞》、《花草粹編》、《詞綜》、《續集》、《詞綜》、《全唐詩》俱作靜。

7、已:《草堂詩餘續集》、《古今詞統》作玉。《古今詞統》並注:玉,一作已。

8、秦淮:即秦淮河。是長江下游流經今南京市區的一條支流。據說是秦始皇為疏通淮水而開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勝地,南唐時期兩岸有舞館歌樓,河中有畫舫遊船。

翻譯:

往事回想起來,只令人徒增哀嘆;

即便面對多麼美好的景色,

也終究難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風蕭瑟,冷落的庭院中,

爬滿苔蘚的臺階,觸目可見。

門前的珠簾,任憑它慵懶地垂著,

從不捲起,

反正整天也不會有人來探望。

橫江的鐵鎖鏈,已經深深地埋於江底;

豪壯的氣概,也早已付與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氣漸漸轉涼,

這時的天空是那樣的明淨,

月光毫無遮攔地灑滿秦淮河上。

賞析:

起句往事只堪哀,將全篇基調定出,並凝結到一個哀字上。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於對景難排。本來對景難排就在說無人可以傾訴,只好獨自面對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訴說哀痛深重的同時,已有孤獨之意。由此拈出難,是說孤苦之深,面對景物也無法排遣。更接以秋風庭院蘚侵階,用苔蘚滿地寫無人造訪,用庭院秋風寫空曠淒涼,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見深重。這樣便將人的孤獨寫得很具體,很形象,那內心的哀傷,非但是難排,對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時當秋天,是枯索蕭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牆圍困之難。而在這小院中,秋風吹過,樹葉黃落,唯一的綠色就是蔓延生長的苔蘚,那層暗綠一直爬到了進入堂室的臺階上,看著令人心酸。劉禹錫的《陋室銘》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名句,表現高逸脫俗的文人雅趣。這裡寫苔蘚,是說生活的孤寂,在寒瑟的秋天雖然有這一點綠色,卻是長年沒有人行走的痕跡,尤增悲哀。於是作者一任珠簾閒不卷,既然終日都無人來。一桁寫索性,不是痛快的豪放,而是無奈的放棄。閒寫門簾長垂的狀態,實指自己百無聊賴的生活處境,既不是一簾風月閒(《長相思》)的悠閒,也不是同醉與閒平,詩隨羯鼓成(《菩薩蠻》)的閒散。上片就眼前景物而寫孤苦的淒涼心境。

下片轉折而起,以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悲悼國家破滅、身陷為虜的遭遇。想當年,身為君主,群臣俯首,宮娥簇擁,有過頤指氣使的威嚴,有過春花雪月的風流,而所有的繁華與富貴都一起隨著金陵的陷落而煙消雲散,化為了烏有。此時徘徊庭院,往事無限,看秋夜天高,秋月澄明,那金陵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卻不再是往日的氣象。南唐已破滅,君主成囚虜,秋月還是那輪秋月,只是空照秦淮而已。這裡的玉樓瑤殿影,可以分作兩層理解。第一層是指秦淮河邊的舊時宮苑,映照在月光下,投影在河水中,卻是有樓影而無人影,重在一個照字。第二層是指神話傳說中的月宮,華麗壯觀卻虛無縹緲,就像此刻記憶中的故國宮苑,重在一個空。就第一層講,作者是憑著想象回到舊地,就第二層講,則作者是在當地望月而遙寄哀思。這兩層意思就將一人而兩地的情思透過一輪秋月糅合到一起,空照不僅在秦淮的樓閣,也在汴京的人一心。空照的感受中有無盡的心酸與哀苦。

這首詞寫當前的孤寂,與往日的繁華相對,不過不是直接道出,而是借景抒情。上片景色秋風庭院蘚侵階,寫得寒瑟悽慘;下片景色晚涼天淨月華開,雖然清冷,卻是一片澄明。這兩處景色,一明一暗,又一在白日,一在夜晚,就構成了雙重的聯絡。在格調上是現在與過去的對比,在時間上則是日以繼夜的相承。因此,對景難排不僅是說眼前景,而且是指所有的景物,無論四季,無論日夜,都不能為孤苦的作者排遣悲哀,不說往事只堪哀,用其他的話也是無法表達出悲哀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