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詩句“抱琴師去碧山宮”這句詩的出處、整首詩的內容、作者和詩的...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0-15

根據朋友的回憶詩的第一句好像是“抱琴師去碧山宮”,朋友想知道詩的題目、全部內容、作者、譯文。請各位朋友不吝賜教~!謝謝~!急~

《抱琴歸去圖》這首詩的譯文、解釋、意思是什麼呢?謝謝~望各位不吝賜教~

查詢詩句“抱琴師去碧山宮”這句詩的出處、整首詩的內容、作者和詩的...為伊傾世 2008-12-30

出處:唐寅的《抱琴歸去圖》

內容:

抱琴歸去碧山空

一路松聲雨鬢風

神識獨遊天地外

低眉寧肯謁王公

注:古時沒有標點,最後一句應該是反問的語氣,這是極重要的一點

作者:

唐寅(1470—1523年),唐寅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出世,故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收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有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卒。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傳世。

唐寅文學上亦富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能表達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

詩的註解:

除了後面應該是反問的語氣應該提示一下,其他的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句,空後省個“靈”字,以現心境。

第二句,以松聲引人如身臨其境,又與前文的琴聲交相呼應,以至於後面風雨鬢邊過時的感覺都如此愜意。

第三句,再進一步,精神已昇華到遊於天地之外的境界。

由於以上原因,有了第四句:

又如何肯去“低眉謁王公”啊?

其實以上的解釋都屬多餘,唐伯虛的詩根本不需要什麼解釋,大家一讀就懂,但卻又高入雲端,一點沒有凡俗之氣,同時又深得大眾的喜愛。當得上不減唐人高處,有的詩寫得比李白的還要大氣,當然這段是個人意見。

唐伯虛的詩,我之喜愛元后無人出其左右。

有了上面的解釋,主旨意思不用說了吧,呵呵

查詢詩句“抱琴師去碧山宮”這句詩的出處、整首詩的內容、作者和詩的...粽書令 2008-12-15

是不是這首?

聽蜀僧浚彈琴 李白

蜀僧抱綠綺, 西下峨嵋峰。

為我一揮手, 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 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 秋雲暗幾重。

[註釋]

①綠綺:琴名,這裡用來泛指名貴的琴。

②揮手:指撥動琴絃。

③流水:之“高山流水”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用“高山流水”表示知音或知己。

賞析

[賞析]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奇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了他的藝術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現在他的詩裡。他對故鄉一直很懷戀,對於來自故鄉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所以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這裡用來泛指名貴的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揮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說:“伯牙揮手,鍾期聽聲。”“揮手”二字就是出自這裡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這兩句用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感到這琴聲一定是極其鏗鏘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面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涵著一個古老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現蜀僧和自己透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又很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下面一句“餘響入霜鍾”也是用了典的。“霜鍾”關於《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注:“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霜鍾”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面“秋雲暗幾重”照應。“餘響入霜鍾”,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後,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列子。湯問》裡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話。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用“餘音嫋嫋,不絕如縷”,形容洞簫的餘音。這都是樂曲終止以後,入迷的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象。“餘響入霜鍾”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共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佈滿天空。時間過得真快啊!

唐詩裡有不少描寫音樂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濁的琵琶聲,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變的音響效果表現了出來。唐代另一位詩人李頎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的變化,把聽覺的感受訴諸視覺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是,除了“萬壑松”之外,沒有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松”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松聲,聯想到深山大谷,是結合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寫的。

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格律比較嚴。而李白的這首五律卻寫得極其清新、明快,似乎一點也不費力。其實,無論立意、構思、起結、承轉,或是對仗、用典,都經過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著痕跡罷了。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的藝術美,比一切雕飾更能打動人的心靈。

查詢詩句“抱琴師去碧山宮”這句詩的出處、整首詩的內容、作者和詩的...鑑香師 2008-12-16

是不是這個

《抱琴歸去圖》

【作者:唐寅】

【年代:明】

【詩文】:

抱琴歸去碧山空,一路松聲雨鬢風。

神識獨遊天地外,低眉寧肯謁王公。

至於註釋···額·大概是寫作者獨立宇外、超脫塵俗的志趣

查詢詩句“抱琴師去碧山宮”這句詩的出處、整首詩的內容、作者和詩的...wzbxh2005 2008-12-17

抱琴歸去圖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抱琴歸去碧山空,一路松聲雨鬢風。

神識獨遊天地外,低眉寧肯謁王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