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傅雷家書》,《培根隨筆》精彩片段、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2-05

《水滸》,《傅雷家書》,《培根隨筆》精彩片段、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點...xuyihong722 推薦於2017-11-26

我只有水滸全傳

《水滸全傳》共120回。作者施耐庵(約1296-1370),生於蘇州城外施家港,取名彥端,字子安,號耐庵。元代至順年間與劉伯溫同榜進士,曾在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做官。張士誠起兵後,施耐庵被邀請到了起義軍中。後發現張士誠等首領日益驕逸,施耐庵便帶著弟子羅貫中逃到淮安,隱居在一個知友家中。此時施耐庵見楚州(今淮安)景色優美,就以當地的蕭湖,勺湖,越胡,洪澤湖,白馬湖,蓼兒窪湖蕩蘆葦沼澤及山東水泊梁山為背景,更以淮安畫家龔開畫的有關《三十六人贊》為線索,閉門創作了鉅作《水滸傳》,《隋唐志傳》,《三遂平妖傳》等奇書,《水滸傳》便在此做成。我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想象力,因為他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及前人留下的簡單素材,創作出波瀾壯闊的108將《水滸傳》。

《水滸傳》中一百單八位英雄好漢都講一個“義”字,從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到天狗星金毛犬段景住,沒有一個人不講義氣,正是一個“義”字,把這108位好漢聚到一起的。仗義疏財,為朋友兩肋插刀,諸如此類,令我等現代人欽佩。

水滸對人物的描寫及其精彩,其中給我留下印象比較深的是:天魁星呼保義宋江,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先說宋公明,他就像《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仨字:會用人。他剛開始是一個鄆城小吏,由於它結識天下好漢,所以在他落草前就已經名滿天下了,正因為此,他才得以從刑場上被晁天王等人救到梁山上。初到梁山伯,他就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其實故事寫到這裡,正好寫了三分之一,所以我不太贊同“宋江是這裡的主人公”這個說法。宋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他竟然是一個“招安迷”,每次勸說降將,總避免不了說一些關於招安的話,如:倘蒙將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將軍;等朝廷見用,受了招安,那時盡忠報國,未為晚矣。由於它是一個“招安迷”,忠於皇室,所以帶領著梁山上所有東西來歸順朝廷,但不知童貫等四大奸臣早已密謀準備刺殺宋江,可憐宋江做了半世忠臣,最終死在了奸臣手裡。網上學者也寫了一些對宋江招安的看法:一群好漢,被逼造反,後來招安,全部完蛋。雖然語言過激,但簡單明瞭的表達了當時皇上昏庸,群臣無能。

再說吳學究,他像《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只是不會法術罷了。他剛開始時只是村中的一名學究,後來因結識了晁錯,也上到梁山泊來。晁錯死後,宋江成了老大,宋江非常看重吳用的才華,就讓他當上了軍師老大(參謀長)。雖然宋江也有不聽吳用勸告的時候,但打仗的時候,宋江卻離不開吳用,其實書中的許多陣法都是吳用秘傳給宋江的。雖然他沒殺過一個人,也沒擒過一個人,但他卻能像張良一樣“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操控著大局。

然後說說公孫一清,它是“清閒派”,好像整天沒事做,但在戰場上,他卻發揮出了小說的那種想象力,常常使用法術等令人想象不到的鬼玩意兒出來攻擊對方。其實公孫勝有一個特點是我非常欣賞的,那就是他的“閒”心,他總是想去道觀,或者在後方歇息,不到關鍵時刻他是絕對不會出來的。的確,在社會中有很多人看似平凡,甚至懶惰,令人討厭,但他卻有非常特點,或者優勢,這也是《水滸傳》寫起來最麻煩的一點,因為施耐庵要把這108位好漢的特點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實屬不易。

最後說黑爺爺李逵,他是條漢子,不折不扣的漢子,自從跟了宋江,每次打仗他都爭著做前鋒,從來沒考慮過自身安危。李逵其實挺可憐的,親眷全無,死心塌地的跟著宋公明,把他當父親看待,從沒對宋江的決定說過一個“不”字。但回頭細細品味李逵這人,雖然很壯,卻沒頭腦,而且很莽撞,常常惹出事來。總而言之,我認為李逵對宋江是愚忠,但他也是一個沒有頭腦的戰爭奇才。

讀完了《水滸全傳》,我的思想又被重新整理了一遍,根據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我總結出來了我的人身目標:做事要果斷,膽子不大可以,但不能向社會中的敗類低頭,更不能當敗類,哪怕貧,也要清,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這本書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給我腦海裡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劉胡蘭的義舉,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作為祖國的教育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的後代培養成為新一代人才,以把我們祖國建設成為更富強昌盛的國家。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水滸》乃是明朝施耐庵之作品,書中好漢恰好百單八,人物情節栩栩如生。宋神宗之子,朝中一個名儒,然一字不曾拋下。詩曰: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草木而年新雨露,車書萬里舊江山。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臺奏管絃。人樂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句高眠。

《水滸》中一百單八個好漢個個威猛。某人言:“無可信矣,毫無半點實事。”也許你也如此,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呵!所以,對這句話我會大加反駁,永遠說:“NO!”也不全是!耐庵先生是靠收集當時各漢子風流人物且獨創本書,是有一百分之百可信的,難怪《水滸》勁居中國四大名著之一。

且說一百單八漢都是魔鬼,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鬨動宋國乾坤,鬧遍趙家社稷。有詩為證,詩曰:萬姓熙熙化育中,三登六世樂無窮。豈知禮樂笙鏞治,變作兵戈劍戟叢。水滸寨中屯節俠,梁山泊內聚英雄。細推治亂興亡數,盡屬陰陽造化功。

施耐庵能作出如此鉅作也是正常的,看那些《水滸》描繪景色的部分,讓人十之八九丟拋佩服之色,我覺得這本妙就妙在描景述人,可謂那般高的思維才能有如此高不可測的寫小說之功!

他說的那好漢仗義疏財,專愛結識天下好漢,連一些小斯都寫得無一不是。

我寫這篇文章的意思,便是述說《水滸》對我的啟發:平生仗義疏財,結識天下讀書者是我此生之願。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髮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孃。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裡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裡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裡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揹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隻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穀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髮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裡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水滸傳》讀書筆記(五)——題詩潯陽樓

宋江到了江洲後,結識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潯陽樓喝酒,乘著一時酒興便在牆上題了一首反詩,還留下姓名。最後被黃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這件事把宋江寫得讓讀者哭笑不得,不知該怎麼說他,本集也沒有什麼精彩的環節。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寫到讓讀者看了說不出宋江什麼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夠說宋江太糊塗,提什麼詩罷了。而正是有了這一集,才能更好的襯托出下一集截法場的情景來。用宋江題詩被抓著一段來襯托出後面截法場的情景。的確,用宋江題詩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讓你說不出什麼,二還可以把他們截法場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覺得這集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