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夜月·於良史》原文與賞析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2-12-26

《春山夜月·於良史》原文與賞析鮮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2022-10-14

於良史

春山多勝事,賞玩夜忘歸。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以夜月作為詩的題材,藉以抒情歌詠的,俯拾即是。然而涉及到夜月的作品,引起的大都是某種閨愁和鄉思,如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在望,不知愁思在誰家?”張九齡的“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而這首《春山夜月》卻脫棄哀愁,洋溢著歡愉之情。詩篇開頭兩句就一因一果,把詩人那種酷愛春山勝事,賞玩忘歸的心情絲毫不加掩飾地、直截了當地表露了出來,它提綱挈領,帶出所以“忘歸”的具體內容。

三、四句是對“春山勝事”的形象描繪。上句明點“夜月”,下句暗含“春山”;寫月,寫的是水中影,寫春,寫的是山花香,水的澄澈,月的明亮,山的幽靜,春的繁盛,曲折含蓄卻又富於形象地得到表現。而一“掬”一“弄”,更把陶醉於“賞玩”的情態寫得出神入化,見水中圓月,愛而忘形,掬水捕月,竟然入手;聞花發清香,喜而迷情,弄枝拈花,香滿衣襟。那痴情,那童心,那月色,那花香,真可謂水 *** 融,物我俱美。十個字,是一幅“春山夜月”的水墨畫,更是一幅天真爛漫、充滿童心的寫意畫。而在修辭用語上,卻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極盡平樸之能事。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遊山時樂而忘返,說:“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那是白天忘了日之將落。而詩的五、六句寫詩人陶醉於春山勝景,唯興所適,迷花倚月,忘了夜之深沉,這是“夜忘歸”的形象補敘。鐘聲終於驚醒了詩人,翹首張望,在朦朧的月色照映下,寺院的樓臺掩映在一望無際的青翠山色深處。詩在暮鐘聲中,月色底下,蒼翠群山環抱裡結束,而讀者卻同詩人一樣,將陷於深深的遐思之中。

這首詩描寫春山夜月,別具一番風味。它不是從正面直接地描寫景物,而主要是透過作者的感受與那種童心不滅的動作來表現。尤其是三、四兩句,形象傳神,妙趣橫生,既清淡又餘味無窮,確是巧奪天工的神來之筆。

“掬水”、“弄花”一聯,恐是偶然道著。先得一句,又湊一句、乃成全篇。於六句緩慢之中,安頓此聯,亦作家也。(方回《瀛奎律髓》卷十)

馮班:三四名句。查填行:三四句雖工,終屬小巧。紀昀:五、六頗有新味,好於三、四。(《瀛奎律髓匯評》上)

(首聯)首句以“春山”領起,以“勝事”為眼,次句帶出“夜”字,而以月字承之。(頷聯)“掬水”承“夜”,“弄花”承“春”,皆“勝事”也。……逸興與幽情結成妙想,成妙句。(頸聯)此即夜賞忘歸意,轉到南望樓臺,作去路也。(尾聯)因鐘鳴而南望,但見樓臺隱隱,深入翠微,宛是春山月夜。

以起二句為張本,後六句俱從此發脈。(王堯衢《古唐詩合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