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來由?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3-01-29

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來由?139******26_c8ddd 2022-09-24

關於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的形成,史籍中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民間傳說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位經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形成了。

另一種傳說是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廣大人民不堪忍受紛紛揭竿而起。當時的朝廷開展大規模搜查活動,各地起義軍之間傳遞訊息十分的困難。後來劉伯溫想了個主意,命人在餅子裡塞入“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再派人分頭送到各地起義軍中。八月十五那天,各地起義軍同時響應,開始了全國範圍內的農民起義。後來朱元璋得了天下,便傳下口諭,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中秋節令糕點賞賜群臣。

中秋節吃月餅有什麼來由?喬叔總攻1113 2022-07-22

中秋節的由來及其傳說與典故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 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為“仲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優良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為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為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為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團圓節”。 中秋節成為一年之中的重大節日,又與科舉考試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在我國封建社會,開科取士,一直是統治者十分重視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闈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裡舉行。勝景與激情結合在一起,人們便將應試高中者,譽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須進行隆重慶賀,成為全社會人民的重要風俗,經朝歷代,盛行不衰,中秋節逐漸成為我國四大節日(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很多,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掏藥等。 另外,各地月餅也有很多傳說。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由元朝末年流傳下來的。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訊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佈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 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為了厭勝,人們要吃紅燒芋頭,象徵“韃子”人頭落地,這就是現在中秋節吃糖芋頭的來歷。 這個傳說在潮汕各地則變異為:當時元朝統治者規定,每戶潮人家都要住一個蒙古兵,受漢人供養,監視漢人的行動,並且只允許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極了,便趁著中秋節吃月餅的機會,把相約舉事的紙條,放在月餅餡子裡。潮人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形似人頭,因此每至中秋,則以芋頭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廣東各地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說是紀念元末殺韃子的歷史故事。中秋節殺韃子後,便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皮時仍稱為“剝鬼皮”。 至於中秋的典故,真是舉不勝舉,請看——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墨客賞月生情,獨運匠心撰吟不少膾炙人口的妙對妙聯。清朝有個才子施伯雨,自幼聰穎敏捷。有一年中秋節,其父攜其出遊,夜宿臨江一樓。翌晨黎明入山,宿霧未霽,適有其父一文友同遊,遂出上句:“山徑曉行,嵐氣似煙,煙似霧。”讓小施續對。小施當即對出:“江樓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用水來比喻月光皎潔明亮之色,真是聯功不凡! 相傳粵東才子宋湘約幾個秀才中秋賞月,即景吟上聯:“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幾個秀才對不出與之相媲美的下聯,直到除夕,宋湘想明天是新年,觸景生聯:“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此聯結構嚴謹,疊詞天然,妙不可言。 據說,有一年中秋夜,蘇小妹隨兄東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賞月。小妹出上聯:“五百羅漢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佛印和尚望望圓月後對道:“一個美人映月,人間天上兩嬋娟。”最妙的是把蘇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寫出來了。 明末清初的戲曲理論家李漁有一次遊覽揚州桃花庵,好客的方丈與李漁同登繹經臺賞月。兩人興致勃勃,邊賞月邊作對。方丈道:“有月即登臺,無論春夏秋冬。”李漁對:“是風皆入座,不分南北東西。”方丈又出上聯:“天盡山頭,到了山頭天又遠。”李漁對:“月浮水面,撬開水面月還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現象,一經詩化,便使人感到格外優美。 清代,有李北水和張南月於中秋登樓賞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聯:“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上聯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張南月忽見樓頂孤雁飛過,對出下聯:“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下聯嵌入“南月”之名,異曲同工,回味無窮。 現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時就很有才氣,但是他很調皮,曾與同伴去偷摘桃子吃。有一年中秋節他與小夥伴在一起賞月時,童友吟一上聯戲笑他:“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文思敏捷的郭沫若看看中秋圓月當即回敬:“他年攀桂登月宮必定有我。”一來一往針鋒相對,對仗工穩自然,真是“天生的一對”! 海峽彼岸著名景區阿里山有個古月亭,亭聯寫道:“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全聯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用得恰到好處,最能傳神。杭州西湖水月亭聯:“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這副長聯典雅明麗,富於想像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