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09-25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匿名使用者 2014-01-08

白居易

觀刈麥

觀刈麥》是作者白居易早期的一首著名的諷諭詩。這首詩敘述明白曉暢,結構層次也非常清晰自然。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詩歌一開頭便交代了寫作背景,表明是五月麥收的農忙季節。接著“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兩句描寫了婦女帶著小孩趕往田間地頭給正在割麥的青壯年送水送飯的情景。隨後,寫到了青壯年們的勞累和辛苦,他們“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不顧烈日的烘烤,腳踩發燙的土地,不辭辛勞地在南岡麥田低頭收麥。“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儘管他們已經筋疲力盡,但為珍惜這晝長的夏天也顧不得炎熱太陽的炙人了。詩到此處,一家人辛苦忙碌的景展現在我們面前,為此讀者也給予了深深的憐憫之情。接著,作者又描繪了令人心酸的圖景。“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手懸敝筐。”一個貧窮的婦女懷抱幼小的孩子,手裡提個破籃子在一旁揀拾收麥時遺落的麥穗。“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原來為了繳納官稅,她家買光了田地,如今無田可種,無麥可收,只好靠著別人收割時散落的碎麥來過活,真是令人同情與傷心。

以上描寫的兩種情景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賦稅壓迫下的農民們的艱難生活,他們辛苦忙碌的種田,但仍然沒有保障,今天的割麥人很有可能成為明天的拾麥者,這強烈的諷諭盡在其中。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匿名使用者 2014-01-08

觀刈麥 ——白居易、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匿名使用者 2014-01-08

《觀刈麥》

那個字讀YI四聲!白居易的詩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仰望天空11101 2014-04-28

白居易觀刈麥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題目是什麼匿名使用者 推薦於2019-04-30

觀刈麥

【讀音】刈(yì)

【原文】: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註釋】:

刈(yì):割

隴:同“壟”,這裡指農田中種植的土埂

荷(hè):肩挑

簞(dān)食:竹籃盛的食物

壺漿:壺盛的湯水

餉(xiǎng)田:給在田裡勞動的人送飯

足蒸暑土氣:雙腳受地面熱氣的燻蒸

秉(bǐ):拿著

曾不:從未

歲晏(yàn):歲末

石(dàn):重量單位

【譯文】:

莊稼人很少有空閒日子,五月裡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間一場南風吹過,那小麥鋪滿隴溝焦黃。

婦女們擔著竹筩粟飯,孩童們提著瓦罐漿湯。

前行後攆去送晌到田裡,小夥子們正操勞在南岡。

兩腳蒸騰著暑天的土氣,脊樑灼烤著火般的太陽。

力氣耗盡了也不覺得熱,只是貪圖這夏日好天長。

更有那些窮苦的婆娘,抱著嬰兒在他們一旁。

右手去撿那丟掉的麥穗,左臂懸挎著破爛的扁筐。

聽她們相互間三言兩語,禁不住引起我無限悲傷:

“我家的收成全繳了稅,拾這點漏兒壓壓饑荒。”

如今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從來也不從事農耕蠶桑。

從九品吃祿米足三百石,成年價到頭來還有餘糧。

想到這些好不暗自慚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遺忘。

【作者】:白居易 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