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的院子都稱<府>?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19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的院子都稱<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8-03 回答

衚衕是建築的集合體。民居、宗教、衙署與商業建築,排列在衚衕兩側,形成景觀。

衚衕裡面的主要建築是四合院。但是,置身於衚衕當中,只能看到建築外部,因此,反映於衚衕景觀的只能是四合院的宅門、圍牆、倒座、後罩房以及附屬物的介面與空際線。

那麼,什麼是四合院?四合院的特點是:一,中軸佈局。正房與倒座位於中軸線上。正房是全宅的主體,進深、面寬、架高與內外簷的裝修規格在全宅居於首位。二,正房、倒座、兩廂都是單層建築,而且各自獨立,互不相連。正房與倒座南北相望,兩廂的前簷位於正房墀頭牆的外側。正房兩側如果設有耳房,那麼耳房的面闊與廂房的進深保持在同一尺度。如果正房的後面還有房屋,那麼,東面的耳房則往往闢為通道。三,正房、倒座、廂房通常採取山牆到頂的硬山樣式。不在山牆也不在後簷牆開設門窗,門窗均向院內開闢。四,宅門位於宅院的東南或者西北位置。如果宅院坐落在衚衕的北部,則宅門位於東南角;如果宅院坐落在衚衕的南部,則宅門位於西北的位置。宅門有屋宇門與牆垣門兩種形式。講究的四合院使用屋宇門。這種宅門又可以細分為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與如意門四種。在封建社會,只有一定品級的官員才可以使用廣亮大門與金柱大門。百姓只能使用蠻子門、如意門與牆垣門。牆垣門的常見形式是清水脊小門樓。五,北京的四合院在整體上,南北長,東西短,但是四合院內部的庭院與山西或者陝西窄院中的庭院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在長寬的比例上,北京四合院是1:1,山西窄院是1:2,陝西窄院是1:3,隨著向西北轉移,長寬的比例愈來愈懸殊。這就意味,北京四合院的庭院是正方形,無論是山西還是陝西,庭院則是長方形的,格局雖然也是一正兩廂,但是東西廂房相互靠攏,把正房部分或者大部分遮住。

晚清以後,北京出現了一種西式宅門。西式宅門也可以分為若干種,通常所見的是中西合璧式宅門。這種門的主要特徵是門洞砌磚券,再上砌女牆。女牆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雙層。如果是雙層的,底部的女牆做成匾額形狀,頂部做成階梯、半圓或者其他形式。這種宅門之所以稱中西合璧,是因為其細部往往呈現中國傳統風格,比如,在匾額心裡做出沙鍋或者沙鍋套瓦花。

北京宅門的細部結構引人注目的一是磚雕,一是抱鼓石。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的磚雕集中在盤頭上。如意門的磚雕範圍大,不僅在盤頭,而且在掛落板、朝天欄板上,都可以進行雕刻。抱鼓石是固定檻框與門板的物件,門板的體積越大,抱鼓石的體量也越大。廣亮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採用圓形抱鼓石,如意門與小門樓通常採用長方形狀的抱鼓石。

宅門之外,在衚衕的景觀中,大面積的介面是倒座與後罩房的後簷牆。北京的四合院通常沒有圍牆,主要是利用房屋外面的牆壁圍出庭院。如果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那麼,倒座是四合院中南部的房屋,後罩房是四合院北部的房屋。它們的後簷牆均位於衚衕的邊緣,從而共同組成衚衕的風景。

雖然圍牆在四合院中不居於主要地位,但是四合院中的房屋相互獨立,房屋之間,需要圍牆連線,因此,圍牆在衚衕的景觀中也是一個組成要素。

無論是高階的,還是簡陋的四合院,如果它的院子對著另一個衚衕口,往往在對準衚衕口的牆壁下面樹立一小塊長方形的石碑,上面雕刻一隻虎頭,鐫刻“泰山石敢當”,用來避免不吉利的煞氣。

中國古代建築有兩個系列,一個系列是帝王的居住建築,一個系列是帝王以下的民間建築。在帝王以下的民間建築中,王府的等級最高。與普通民居不同,王府的大門,不受一間限制。清政府規定,親王府可以採用五間大門,郡王府三間。親王與郡王的大門稱府門,也稱宮門,以示身份高貴,不同於普通民居。與四合院不同,王府的府門不是位於東南角,而是安排在中軸線的南端。在建築形式上,是獸脊、硬山、筒瓦,筒瓦的顏色可以使用綠色的琉璃,而四合院的宅門至多隻能是捲棚,通常是清水脊。在明清時代,獸脊是不可以隨便使用的。然而,無論是秀麗的清水脊還是簷角上玲瓏的走獸,都豐富了衚衕的空際線,使之曲折婀娜,透映出只屬於北京的一種東方的古典趣味。

四合院中,只有設定撇山影壁的構築圍牆與影壁銜接,在圍牆與倒座之間是甬道,稱更道。王府則基本用圍牆維護,這樣,王府的外觀建築表現於衚衕景觀的,不是後簷牆而是高峻的圍牆。相對於普通百姓的四合院,王府還是少之又少,在衚衕景觀中,處於次要地位。

在建築的格局上,與王府近似的是衙署與寺廟。北京的中央衙署在明清兩朝集中在東交民巷與西交民巷,明清之時稱東江米巷與西江米巷。還有一些中央衙署零星地分佈在衚衕裡。衙署的大門,屋頂通常採取懸山灰筒瓦,圍牆也同王府一樣用城磚砌築。

寺廟的山門也在中軸線上,它的建築形式一般是歇山頂,灰筒瓦,只有皇家的寺院才可以鋪設黃色的琉璃瓦。中間是石拱門,兩側是雕出連瑣的石窗。石拱門之上是狹長的匾額。如果是皇帝認可的,在寺廟的名字之前要加上“敕建”兩個字。民間蓋的,則沒有這樣兩個字了。大的寺廟,山門外擺放石獅子,左右對稱,兩側設定角門。也築有很高的圍牆,而且要塗上硃紅的顏色。這一點與王府不同,王府是從不在圍牆上抹紅的。1949年以前,北京曾經是寺廟的王國,在北京三千多條大街小巷裡,有一千多所寺廟,其中關帝廟最多,其次是觀音廟,大約每三條衚衕便有一座寺廟,從而形成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北京是六朝古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商業中心,於是產生了會館。會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同籍貫的人在北京營建的房屋,用來寄寓與聯絡鄉誼;一種是同行業的商人設立的機構,用來集會與商討議事。會館主要集中在南城,以今天的宣武區最多。會館不是普通民居,因此會館的大門往往設定在中軸線上。

與王府、衙署、寺廟、會館不同,商業建築主要集中在幹道上,但是衚衕裡,也零星地分佈一些商店。1949年以前的商店,大多采取傳統模式。其結構,一般採取“勾連搭”,前面平頂,後部起脊。平頂的簷部前翹後低,防止雨水滴落到顧客身上。在平頂的頂部,講究的豎立朝天欄杆。高階的店鋪則在入口構築沖天牌樓,絢爛豪華。

晚清以後,北京出現了西式建築。最顯著的是宗教建築,也有商業建築,為北京的衚衕景觀築注入了些許異域風采。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的院子都稱<府>? 水晶月亮 1級 2013-08-04 回答

不太清楚`是不是都可以叫府的`只不過士族知道罷了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為什麼古代大戶人家的院子都稱<府>?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3-08-04 回答

叫府是以前有些地位的達官貴人家就叫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