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特色風情怎麼寫作文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詩詞
  • 2021-10-21

無錫特色風情怎麼寫作文不雨亦瀟瀟33 2016-10-19

惠山泥人

因為生活在北方,所以很久的時候就一直嚮往著江南,在讀到的一些文字和辭賦中對江南的感覺是溫暖的、生活的和浪漫的。於是決定江南一遊,去無錫的時候專門去了惠山,乘的計程車還在惠山直街上就匆匆叫停,下車順著街道漫漫的向前走去,很近處的看著街邊的小鋪,店裡賣的全是各式樣的阿福,一排一排生動地站在貨架上笑嘻嘻地看著你,好象在說:你來了啊!阿福是無錫傳統的手工藝品,惠山泥人的一個代表品種,是兩個胖乎乎的泥塑彩繪的小人,一男一女樣子可人,傳說是在太湖中為民除害的兩位少年,成親後白頭到老,被人供奉。因為名字叫阿福,所以世代被人以禮物互贈,討“送福”之意。

園林

惠山的寄暢園在旅遊的線路中,名氣遠不比蘇州的園林,所以沒有什麼人流。但在歷史上這裡是乾隆六下江南、七次駐足的地方。清淨的園林中,享受那分淡括與寧靜,漫步在園子裡碎石鋪就的小路上,吮吸著江南溼潤的空氣,聽著鳥語花香,不自覺地哼唱著只有在這裡才可以品味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在家裡是經常聽的,那是一種可以合拍而歌的享受,是很好的休閒,但故地賞音的幸福不是會有很多機會的。

經過了園林中許多彎彎曲曲的小徑後,找到了天下第二泉。耳邊聽著二胡的聲響,那是景區裡專門的人員,穿著古典的服裝不緊不慢地演奏著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廣西景點二泉是在院落中的一個角落,池水旁的一面牆上蒼勁的書法大大地寫著 ——天下第二泉。在記憶中的一部黑白電影裡,悽慘的阿炳就是在這裡孤獨地享受著自己的作品,用無奈的時間演義一串串屬於自己的音符。想象著當年的阿炳,抬頭望天感懷二泉之上的明月,關於江南勝景中的那一份惆悵在低頭俯瞰池水中的倒影上輕輕的漂浮了起來。

天下第二泉

決定尋找阿炳的墓地。只是聽說是在二泉的旁邊。尋著公園中的路標上山,在一些樹木掩雜的樹林中竟然有些迷失了方向,忽然,耳邊又聽到了《二泉映月》的聲音,時真時切,忽遠忽近。加快了腳步在樹林中發現了一處平地,那就是阿炳的歸宿了。

在阿炳的雕像前坐著一對老人,各手把二胡拉著《二泉映月》。兩位老人看上去早就退休了,此時的場景也許是二老退休生活的功課。他們是幸福的,可以在二泉的故鄉享受著如此美妙的音樂。琴聲委婉悠揚,那一刻我真的感動了,那是阿炳故鄉的傳人在許多年之後的傳承。老人在拉完了一曲後,抬頭看我,笑著問我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我連忙遞過去一支菸後答到:從西安來。老人說我們拉得不好,天天來這裡拉琴是為了鍛鍊身體。旁邊的大媽望著老人也說我是在同他學習的,我才練習了半年。我們就這樣緩緩的聊天,很久之後,老人熄滅了手中將燃盡的香菸,說:你們是從那麼遠的地方來的,我們給你拉一曲吧。我連聲說好,連聲道謝。二位老人豎起琴,抖開弓,緩緩的開始了演奏,應該說老人的琴功是有限的,但是在阿炳的面前所沾染的靈氣太多的融在了音樂裡。不由得閉上了眼睛在江南的空氣中沉醉了。

梅園

去靈山的路上,無錫的朋友指著車窗外的一處說,那是“梅園”,是我每年踏春的地方,梅園是江南的賞梅勝地,是江南香雪海的一個分支,是由江南名家榮氏家族興建的。我在北方不曾在春天觀賞過梅花,但梅花吐蕊的場景在長安畫家的手筆中還是經常看到,於是幻想著早春二月裡梅園的樣子。朋友說梅園中還有一座寺廟——開源寺,香火很旺,賞梅的同時還可進寺燒一株香,為自己為家人求個平安,並可吃上一碗什錦素面,非常的美味。我同朋友說,明年的春天我會找機會來看梅花,如果沒有機會就麻煩朋友幫我儲存一朵春天的梅花寄給我,用塑封儲存起來,永遠的記住一個江南的春天。

在簡短的停留後,我離開無錫,在火車站候車,牆面上的一幅風景吸引了我,那是無錫古運河中的一段,有一座江南式樣的石橋橫跨在水面上,運河裡有那種舊式的運貨的木船,河兩旁擁擠著老式的房屋,牆面是斑駁的白色。火車開出後很長的時間,那畫面在印象裡面不停的跳躍,我想,下次來無錫的時候一定去那裡看看,聽一聽運河上的木船在前行的時候就著水波搖漿的聲音是怎樣地吱吱作響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