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賞析《天淨沙 秋》?急急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2-11-14

誰會賞析《天淨沙 秋》?急急急~匿名使用者2008.12.31 回答

《天淨沙·秋 》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註釋: ①殘霞:殘餘的晚霞。[宋]沈與求《石壁寺山房即事》詩:“畫橋依約 垂柳外,映帶殘霞一抹紅。” ②輕煙:輕淡的煙霧。寒鴉:寒冬的烏鴉;受凍的烏鴉。[宋]秦觀[滿 庭芳]詞:“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③飛鴻:飛行著的鴻雁。(南朝·宋]鮑照《數詩》:“四牡曜長路,輕 蓋若飛鴻。” ④白草:本牧草。曲中系草名。[唐]元稹《紀懷贈李六戶曹》詩:“白 草堂簷短,黃梅雨氣蒸。”黃花:亦作“黃華”。詩詞中或指黃色的花,或 指菜花、金葉菜。曲中指菊花。 譯文: 遙看天際那一抹紅霞,一座村莊孤獨的坐落在夕陽下。 那輕淡的煙霧下,只見幾隻受凍的烏鴉。 想起白天飛行著的鴻雁。 飛翔著,飛翔在著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中 賞析一: 白樸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為寫作的題材,我們從其中的修辭可以看出,他的文學涵養是極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麗的自然圖景構成,而白樸本人,就好像是拿著這些自然拼圖的藝術家,拼出一幅美麗中帶著和諧的人生圖畫。 寫秋景,自然難免要烘托出蕭瑟的氣氛,但是如果全以蕭瑟氣氛為全篇的寫作大旨,又會令讀者感受到沈悶而有壓力。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白樸在選用語辭時,便頗費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有多麼高明瞭。 賞析二: 該曲雖和馬致遠的《秋思》有相似處,但卻又自有特點。首二句以“孤村”領起,著意渲染秋日黃昏的冷寂。“一點飛鴻”給陰冷的靜態畫面帶來了活力,造成曲子抒發情感的轉移。接著詩人用青、綠、白、紅、黃五色,以遠及近、由高到低、多層次多側面立體交叉式地描繪出秋日美麗的景象,使整個畫面充滿了詩意。此曲極富藝術張力,一筆並寫兩面,成功地將秋日遲暮蕭瑟之景與明朗絢麗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賞心悅目的秋景作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為又一篇寫秋傑作。 賞析三: 白樸這支題作“秋”的[越調·天淨沙]在中國文學史、散曲史上評價很 高。一向同馬致遠被譽為“秋思之祖”的[越調·天淨沙]《秋思》(“枯藤 老樹昏鴉”)相提並論。蕭善因先生認為:“如《秋》這一首寫得清麗雋永 ,可以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相媲關,但又不像它那麼蕭瑟和孤寂。 ” 筆者很贊同蕭先生的意見,並同意賀新輝先生的賞評。“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白樸描寫村、日、霞,煙、樹、鴉六種秋日的景物,在 其前分別綴以孤、落、殘,輕、老、寒六字加以定性,立即給秋景渲染和籠 罩了一層蕭疏、肅殺的氛圍。那孤村、落日、殘霞,活畫出一幀蕭瑟、暗淡 的遠景;那輕煙、老樹、寒鴉,又呈現出一幅淒涼、冷落的近景。這些秋景 何以在曲家眼中如是暗淡、淒冷呢?“一點飛鴻影下”便點明瞭這一問題。 “一點飛鴻”,在一片沉寂靜謐的景物中,化靜為動,給人以生機盎然、生 氣勃勃之感。這一點晴之筆,幻化之妙,使全曲立即活了起來,而且似乎皴 染上懷念、相思的色調。結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五種景物,著以 青、綠、白、紅、黃,不僅色彩斑斕,景象明麗,而且給人以溫暖、協諧的 感覺,使肅殺、淒冷的秋景立即增添了幾分靈動與活氣,同時為離別、相思 注入了一點慰藉與開朗。 如果同馬致遠的《秋思》曲相比,同系秋日風景圖,卻別具情味、各有 千秋。就畫面色調而言,白曲色彩豔麗,冷暖相間,一派明麗喜人;馬曲暮 色蒼茫,水墨皴染,一片蕭瑟氣象。就作者視角而論,白曲似散點透視,依 次繪景,鋪排有序,給人以靜謐和諧之感;馬曲以“斷腸人”為焦點,漸次 收攏景物,納入人的視線,是一瞬間的速寫畫幅。就作品情調講,白曲閒適 安逸,情調開朗,令人賞心悅目;馬曲悽苦孤寂,格調低沉,使人倍增鄉思 。就畫面構圖看,白曲儼然一幅純粹的山水畫,人物隱而不出,乃“無我之 境,以物思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物我合一;馬曲煞似一幀山 水人物圖,人物瞭然可見,是“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白樸生平稍早於馬致遠,白先馬後,二人同一時代,曲作一脈相承!白曲 馬曲,同期散曲小令之作,各自際遇不同,情思、視角不同,所表達的題旨 、意境不同,同工異曲,各臻其妙,不必一味地比拼,更無須高下軒輊,徒 費思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