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疾病患者有哪些飲食療法?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2-12-15

肝膽疾病患者有哪些飲食療法?北京創典文化 2020-01-03

(1)急性肝炎的飲食療法

在急性肝炎的治療中,合理的飲食有助於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提高肝臟正常的代謝功能,減少毒物的形成,促進毒物的分解和排洩。

①供給豐富的蛋白質。急性肝炎病人,蛋白質代謝受到明顯影響,這對肝細胞的修復與再生、抗體的形成等十分不利,因此應食用含有豐富蛋白質的膳食,如魚、奶、蛋、瘦肉和豆製品等。一般患者,每日每千克體重供給蛋白質不應少於1~1。5克,例如,1個體重70千克的患者,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要在70~140克。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假如患者血氨增高或有肝昏迷傾向,應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否則,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②碳水化物要足夠。急性肝炎患者的糖代謝降低。給予充足的碳水化物,對損傷的肝細胞有保護和治療作用,而且還可以減少體內蛋白質和脂肪的分解,有利於損傷的肝組織修復。中老年患者只要每日攝入400克左右的糧食即可滿足需要,因為肝臟貯存糖元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攝入過多,不會轉化為更多的肝糖元,而轉化為脂肪,反而增加肝臟的負擔。

③脂肪供給量要適宜。急性肝炎患者,特別是急性黃疸型肝炎患者,由於極度厭油,應給予低脂肪飲食,一般每日不超過20~50克脂肪。無黃疸型肝炎患者,脂肪的攝入量可以高一些,以便增加總熱能。這些脂肪,主要從植物油及牛奶、魚肉中獲得。

④維生素的供給要充足。肝臟是多種維生素的貯存場所,並參與維生素的代謝。例如,肝細胞可將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A,把尼克酸轉變為輔酶Ⅰ和輔酶Ⅱ的組成成分。因此,患肝炎後,體內維生素的吸收和代謝均受到影響,應多吃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以補充機體的需要。

⑤切忌飲酒。酒精對肝細胞有毒性作用是肯定的。當患肝病時,肝臟對酒精的解毒能力明顯降低,此時再飲酒,無異是雪上加霜。如飲酒過多,易導致急性肝壞死,引起不良後果。

⑥飲料及其他。每日水分要充足,不得少於1200~1500毫升。這樣有利於膽汁的稀釋,加快代謝廢物的排洩。若有腹脹,應少飲牛奶、豆漿,少吃甜食及其他產氣食物。

⑦注意食物的調配。肝炎患者往往食慾低下,改善烹調方法,可增加病人的食慾。患病初期,以清淡的半流汁為主,隨著病情的好轉,要給予適合口味、易於消化、富有營養的飯菜。

⑧簡易食療。取泥鰍若干條,放入100℃烘箱內烘乾,研成粉末。每日服3次,每次10~15克,飯後服。

(2)慢性肝炎和肝硬變的飲食療法

慢性肝炎和肝硬變是常見的肝臟疾病。患者透過飲食治療,可以改善全身的營養狀況,增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促進康復。

①熱量的攝入要適當。過去有人以高熱量飲食治療肝炎,結果有1/2的急性肝炎和1/3的慢性肝炎患者發生了脂肪肝。實踐證明,慢性肝炎患者總熱量的攝入,以每日從平衡膳食中獲取2400千卡為宜。

②蛋白質的供給應充足。慢性肝炎患者由於消化吸收障礙,組織蛋白質分解加強,蛋白質丟失較多,故蛋白質的需要量高於正常人,每日每千克體重應給予1。5克左右,而且要多給一些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特別是有腹水時,如果體內白蛋白增加,可使血漿膠體滲透壓增加,有利於組織間液的迴流,減少腹水的漏出,增加血容量,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從而起到利尿和減少腹水的作用。蛋白質主要從魚、蝦、雞蛋、瘦肉、牛奶和豆製品中獲得。

肝硬變晚期的患者,由於體內對蛋白質的代謝終末產物——氨的處理能力低,為避免氨中毒,應限制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入量,每日每千克體重控制在0。7~1克,或更少。

③碳水化物應從糧食中獲得。碳水化物應選用大米和麵粉,適當食用一些粗雜糧、精製糖,如蔗糖、水果糖等不宜多吃,否則,不僅影響食慾,妨礙其他營養素的攝入,而且易造成體內脂肪的堆積,誘發脂肪肝。碳水化物的攝入量,每人每日以400克左右的糧食為宜,佔攝入總熱量的65%~75%。

④脂肪的供給要適量。肝臟患病,膽汁的分泌受到影響,妨礙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適量減少食物中脂肪的供給量是必要的。一般每日不超過50克脂肪,其中包括烹呼叫油和各類食品中的脂肪。

⑤供給充足的維生素。肝臟患病時,維生素的吸收和代謝受到影響,故食物中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維生素對促進消化吸收、合成肝糖元和防止脂肪肝均有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從粗雜糧和肉類食品中獲得。維生素C有促進新陳代謝和解毒的功能,主要從新鮮的有色蔬菜和水果中獲取。維生素A、維生素E對肝臟有保護作用,主要從動物性食品和植物油中取得。

⑥其他營養素的供給。肝病患者,肝中含鋅量減少,血清鋅含量也降低,應重視鋅的補給。豬、牛、羊的瘦肉中含鋅量豐富,可結合補充蛋白質多食用一些。

肝硬變病人如果有腹水,應根據腹水的多少,採取低鹽或無鹽飲食。低鹽,即每日食鹽用量在3~5克,包括其他調味品中的鹽均計算在內。

另外,肝硬變患者易發生低血鉀、肝昏迷,應選用含鉀、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如瘦肉、蔬菜、水果等。纖維素可保持大便通暢,減少胺類的吸收,對預防肝昏迷有一定的作用。

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少吃或不吃。

⑦簡易食療。慢性肝炎:取梨削去皮,浸於醋罐中,2~3天后,適量食用。經常食用有效;肝硬化腹水:取豬膽4個,綠豆麵500克。將豬膽烘乾研末,放入綠豆麵中,加水拌勻製成豆丸。每次食用6~9克,每日3次,吃完為止。

(3)脂肪肝的飲食療法

脂肪肝是肝內脂肪代謝障礙而形成的,多是由於肥胖、營養過度、嗜酒、糖尿病、藥物中毒等引起。如肝炎患者恢復期,過多食用甜食,可使肝內脂肪來源增多,脂肪運轉障礙,導致脂肪肝。在脂肪肝的治療中,飲食治療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

①控制熱量攝入。脂肪肝患者必須嚴格控制總熱量的攝入,以促使體內多餘脂肪的氧化分解,從而減少肝內脂肪的堆積。控制總熱量,主要是減少脂肪和碳水化物的攝入,每日每千克體重脂肪應控制在0。5~0。8克,碳水化物應控制在2~4克。例如,1個體重為80千克的患者,每日碳水化物應控制在160~320克,約相當於大米(麵粉)200~350克;脂肪攝入量每日應控制在40~60克;蛋白質能幫助肝內脂肪的轉運,每日每千克體重攝入1。2克為宜。這些蛋白質主要從魚蝦、瘦肉、雞蛋、脫脂牛奶和少油豆製品(如豆腐)中取得。

②供給充足的磷脂和維生素。磷脂為肝內脂肪運轉所必需的物質,故應該為機體提供豐富的磷脂和製造磷脂的原料。兔肉、蝦米、乾貝和小米、芝麻、菜花、油菜等,含有大量的在體內可以轉化合成為磷脂的物質,在膳食中應增加上述食品的攝入。

脂肪肝患者宜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

③禁忌及其他。脂肪肝患者應禁酒,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要忌食含碳水化物多的水果和有刺激性的辛辣調味品。食鹽的攝取量應限制在每日4~6克,以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另外,為緩解因限制飲食而帶來的飢餓感,膳食中應選食體積大、熱量低的食物。如粗糧及含澱粉少的蔬菜等。

④簡易食療。食醋500克,生薑50克。將生薑切成片放入醋中,密封1周後服用。每次服醋汁5~10毫升,每日1~2次;草決明和山楂各6克,放入保溫杯中,用開水沏泡,代茶飲用。

(4)膽囊炎和膽石症的飲食療法

膽囊炎和膽石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有時這兩種疾病可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發病的原因與膽汁淤積、細菌感染以及膽固醇代謝失調有密切關係。這兩種疾病的飲食療法,主要是控制脂肪攝入,以保證膽汁的正常分泌和代謝。

①飲食宜低脂肪、低膽固醇。膽道疾病患者,脂肪吸收障礙,膽固醇代謝紊亂。因此,在膳食中應減少富含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乾果、籽仁等,以及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的腦、脊髓、內臟、魚子、蛋黃等。每日脂肪的攝入量,包括烹呼叫油在內,不宜超過40~50克,且烹調時宜選用植物油,因植物油有利膽作用。如果限制了膽固醇的攝入,可以調整膽固醇的代謝,有防止膽結石形成的作用。

②供給足夠的蛋白質和碳水化物。膽囊炎患者應選用既易消化、脂肪含量又低的優質蛋白食品,如脫脂奶、雞蛋白、豆腐、豆漿、兔肉、牛肉、豬瘦肉等。因膽囊發炎時所產生的毒素,可透過膽道返流至肝臟,從而使肝臟機能受損。飲食中有足夠的優質蛋白,可及時地修復被損害的肝細胞。因此,蛋白質的供給量,以每日每千克體重1~1。2克為宜。在飲食中,還應包括富含碳水化物的食品,以確保機體熱能的需求和肝糖元的合成。但是,碳水化物攝入以能維持正常體重為度,不宜過多,否則,反可促成脂質代謝紊亂。

③多食新鮮蔬菜。食用新鮮蔬菜,不僅可以供給充足的維生素,而且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蔬菜中的纖維素尚有促進膽汁分泌及稀釋膽汁的作用,可防止結石的形成,並有利於代謝廢物排出。

④幾點注意事項。一是飲食烹製宜採用燉、燴、蒸、煮等方法,忌用油煎、炸等。因脂肪在高溫下能產生丙烯醛,食用後可反射性引起膽道痙攣,使病情加重。二是多飲液體和增加餐次。多飲液體可稀釋膽汁,增加餐次可刺激膽汁分泌,均有利於膽汁排出。

⑤簡易食療。冬瓜皮60~90克(鮮皮加倍),加水濃煎,每日分2~3次飲服。可散熱排毒、利大小便,治膽囊炎;活泥鰍2條,取其脊背之肉切丁,生吞服,溫開水送下。可暖中益氣、解毒消炎,治療急性膽囊炎。

肝膽疾病患者有哪些飲食療法?南寧友愛肝病 2020-01-09

飲食療法,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如果病情嚴重的話,最好是到正規醫院就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