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謠罪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2-12-12

造謠罪的法律依據是什麼芳老師說法 2022-10-26

親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法律依據;為了保護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對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利用網際網路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

利用網際網路侵犯他人法權益,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相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透過資訊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造謠罪的法律依據是什麼戀雨有餘 2022-10-02

我國現行《刑法》中沒有造謠罪的規定,而是根據造謠的情況,分為誹謗罪、誣告陷害罪等。《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就是關於誹謗罪的規定,根據該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誹謗罪(刑法第246條),是指故意捏造並散佈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造謠罪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資料拓展:

誹謗罪散佈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佈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於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

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物件。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佈虛假訊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後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