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弟子規》的理解,不是解釋。比如說弟子規讓我們明白了什麼......(速度,急!)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1-08-15

對《弟子規》的理解,不是解釋。比如說弟子規讓我們明白了什麼......(速度,急!)來自屏巖洞強壯的翠玉 2011-10-16

《弟子規》這本書,影響之大,讀誦之廣,僅次於《三字經》。是學童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規》原名《訓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並改名《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廢經廢倫,治安敗壞根由。貪瞋痴慢,人心墮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須從根本著手。圖挽犯罪狂瀾,唯有明倫教孝。誤根本為枝末,認枝末為根本。為求解決問題,反倒製造問題。君子唯有務本,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汙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時,即當教以讀誦經典,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教之道,貴以專。」,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宜讀誦百至千遍,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現在教學,壞在博與雜,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賢明父母師長,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繫,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有慧眼者,當見於此。

《弟子規》的普適性

為文支援《弟子規》應該成為學童道德補助讀物的人,可能是對現存的蒙學讀本沒有進行廣泛的收集和比較。就如《桃花源記》裡的避秦男女,因為不曉得時間的推移、外頭的情況,產生了“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結果。

明清以降,如果蒙學讀物有個龍虎榜的話,那麼前三名應該是所謂的“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而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在2003年出版的一套《傳統蒙學叢書》,全集共有十部,分別是百家姓、千字文、五字鑑、三字經、幼學瓊林、千家詩、聲律啟蒙、龍文鞭影、增廣賢文和唐詩三百首。

《弟子規》沒有上榜的原因,大概就是詩詞所形容的“略輸文采、稍遜風騷”,外加很多封建糟粕。

有人這樣稱讚《千字文》:“只用一千個字,基本上不重複,四字一句,每句成文,前後連貫,還要押韻,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其內容包括天地、歷史、人事、修身、讀書、飲食、居住、農藝、園林以及祭祀等各種社會文化活動……到今天也還有其積極意義。”

而《弟子規》則恰恰相反,既不押韻也不講求對仗,沒有字斟句酌,是很粗糙的一些文字,內容活脫脫就像一本“紀律指導手冊”,讀後不會有任何美學上的收穫。

讀本:不妨探討各種可能性

不難看出,《弟子規》作者對於文字的揀擇是很隨便的,所以文中出現很多語義不明的地方。如開首的“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沒有人知道作者真正要說什麼。“溫”、“清”、“省”、“定”,是指衣著、飲食、起居,還是要表明怎樣的規範行為?

根據我在網上的一番搜尋,各種白話解釋,其中除了“省”字是比較一致地表示“探望”之外,其餘都是靠猜。一般認為,這是“(要讓父母)冬天穿得溫暖,夏天穿得清涼。早起要探望父母,晚上要讓父母知道自己到家,以免擔心。”

可是,早晚要告訴父母自己的動向,這又同後文“出必告,反必面”造成重複了,一個意思,何必囉唆兩次?

再看《弟子規》所規範的行為,到今天到底有沒有現實意義。如果照裡頭的文字去做,那麼“弟子”就應該“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稜。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打恭作揖、正冠納履,做什麼事都明哲保身。

再如“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鞭打也不吭聲,不要說現今的弟子受不了,連師長也受不起!

為了莘莘學子的讀本,不妨多方探討和研究各種可能性。如果針對一部過時的小冊子來打圓場,儘量往好處想,實在很鄉愿。

這些是《弟子規》的實質嗎?是的,古代有許多的生活和文化方式與現代大不相同了,這確是其不對之處啊!可《弟子規》的精髓是多麼的讓我們一般人望塵莫及啊!還好沒有作者在世,不然引來那位大才子的回辯,那可不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