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齡如果不反奉,張作霖能統一中國嗎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曲藝
  • 2021-07-17

郭松齡如果不反奉,張作霖能統一中國嗎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7-01-02 回答

不能。。。。

郭松齡如果不反奉,張作霖能統一中國嗎 Tony 1級 2017-01-02 回答

兩人並無仇怨,這事得從郭松齡和張學良認識開始說起。

1919年2月,張作霖重開東三省講武堂,郭松齡調入東三省講武堂任戰術教官。在這裡,他結識了張作霖的長子張學良,二人結成莫逆之交。時年郭松齡36歲,張學良19歲。張學良畢業後,向張作霖力薦郭松齡出任自己的副手。郭松齡在短短的七年時間裡,隨著張學良的升遷而升遷,迅速成為奉系集團的軍事指揮人物。但隨著職位的升遷,郭松齡性格中的弱點越加明顯,他孤傲、盛氣凌人、剛愎自用、意氣用事,並且心胸狹窄,攬權的企圖越來越明顯。

郭松齡在1925年11月22日起兵反奉之初,是打著張學良的名義進行的,不僅郭的部隊被矇在鼓裡,就連張學良也被矇騙。張在得知郭釋出通電是“清君側”,懲辦楊宇霆,請張學良主持東三省大政之時,想盡各種辦法企望能夠與郭松齡見上一面,然而郭卻決絕不與張學良見面,甚至不接張學良打給他的電話。張透過寫信仍幻想可以勸說郭松齡幡然悔悟,甚至可以答應郭提出的任何停戰條件。

張學良在給郭的信中寫到:“承兄厚意,擁良上臺,隆誼足感。惟良對於朋友之義,尚不能背,安肯見利忘義,背叛乃父。故兄之所謂統馭三省,經營東北者,我兄自為猶可耳。良雖萬死,不敢承命,致成千秋忤逆之名。君子愛人以德,我兄知我,必不以此相逼。兄舉兵之心,弟所洞亮。果能即此停止軍事,均可提出磋商,必能解決。至兄一切善後,弟當誓死負責,絕無危險……”在這封信裡,張學良明白無誤地向郭松齡表明自己不可以背叛自己的父親張作霖,同時也隱含著指明瞭郭松齡起兵反奉動機,向郭松齡提出只要達成雙方停戰,一切條件都可以商量,並保證事後郭松齡的安全。然而郭對張學良的轉信人日本醫生守田道出了他的內心獨白:“此次舉兵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現在再不能中止。我已經42歲,這樣的病軀,也許活不了多久了。如果張上將軍(張作霖)痛改前非而下臺的話,請學良到日本去留學三四年,自己的經綸抱負實現一部分之後,就將位置讓給張學良君,自己願意下野,靜度閒雲野鶴的餘生,這不是假的,是真的。為此,可請吉田總領事,白川司令官等做保人。”由此可見,郭是急於實現自己的抱負而採取的這次反奉行動,目的是推翻張作霖的統治,達到自己掌權的目的。

張作霖一生崇信關羽,講究忠義。郭松齡由一個一窮二白的窮書生升官晉爵都靠張作霖的提攜。兩人並無仇怨,只不過郭松齡人心不足蛇吞象想反奉倒張取而代之。所以當郭松齡打著義旗造反時,他恨恨不已,不僅將他處決,還將他剁去雙腳,在奉天小河沿曝屍三日,並將其慘象拍成照片分發東三省全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