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2-10-23

如何發展現代設施農業三十不惑2017.06.24 回答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彙報材料:

設施農業作為高效農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先進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標誌,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如何順應形勢,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是龍灣區農業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一、設施農業(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設施農業及其裝備得到很好發展。據統計,到2009年底,全區已建立蔬菜基地種植面積3萬畝,蔬菜播種面積達6。6萬畝,產量13。61萬噸,產值1。7億元。其中以鋼管大棚為代表的設施大棚共620個,面積達580畝,12連棟大棚面積50畝,普通竹棚面積2500畝,季節性拱棚面積1600畝。種植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共2。7萬畝,推廣大棚管理機械45臺,噴滴灌裝置及其他配套裝置200多臺套。設施農業已經成為龍灣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並已取得了較好成績。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政府推動,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設施農業產業工作的領導,成立區、鎮(街道)兩級專項推進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強化服務,充分調動各層面的積極性,為發展設施農業開啟綠燈,逐步形成全社會齊抓設施農業的良好氛圍。

2、資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發展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彙報材料:

設施農業作為高效農業的一個重要載體,是先進農業生產力的重要標誌,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如何順應形勢,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是龍灣區農業部門面臨的新課題。

一、設施農業(蔬菜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程序的不斷加快,設施農業及其裝備得到很好發展。據統計,到2009年底,全區已建立蔬菜基地種植面積3萬畝,蔬菜播種面積達6。6萬畝,產量13。61萬噸,產值1。7億元。其中以鋼管大棚為代表的設施大棚共620個,面積達580畝,12連棟大棚面積50畝,普通竹棚面積2500畝,季節性拱棚面積1600畝。種植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共2。7萬畝,推廣大棚管理機械45臺,噴滴灌裝置及其他配套裝置200多臺套。設施農業已經成為龍灣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並已取得了較好成績。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1、政府推動,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設施農業產業工作的領導,成立區、鎮(街道)兩級專項推進領導小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強化服務,充分調動各層面的積極性,為發展設施農業開啟綠燈,逐步形成全社會齊抓設施農業的良好氛圍。

2、資金扶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發展設施農業,龍灣區加大財政支援,強化專案扶持,相繼出臺《蔬菜產業化專案扶持補貼資金實施辦法》,每年在產業化資金中安排一定的農業發展專項資金,對設施農業發展基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搭建鋼管大棚、鋪設噴滴灌等配套設施以及新品種、新技術、新材料引進試驗示範推廣進行補助投入。截止2009年底,全區全年共投入扶持建設資金350多萬元。同時,加強與工商企業合作,鼓勵工商企業參與設施農業的開發。

3、典型引導,發展蔬菜基地。通過幾年努力,我區已湧現出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蔬菜基地,成為種植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亮點。初步建成以永興五溪村蔬菜科技示範園區、靈昆九村蔬菜基地、天河千畝蔬菜基地、永中蔬菜園區等為主的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設施先進、科學管理水平檔次較高的基地,同時,建成以海城、永興的榨菜、海濱的甘藍類蔬菜、靈昆的甜瓜等一些特色蔬菜瓜果生產基地,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區已建成天河蔬菜園區、海濱三週示範場及永中蔬菜園區等3家省級無公害蔬菜基地,靈昆九村蔬菜基地、永興五溪村蔬菜園區等2家市級無公害蔬菜基地,生產的振農牌日本大蔥、愛爾牌蒲瓜、蕃茄均獲得浙江省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稱號,並輻射和帶動全區蔬菜基地創立產地品牌。透過建立綠色品牌,大大增強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現我區已有瑤溪經濟發展中心生產的黃瓜、番茄、靈昆靈農瓜果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甜瓜、南瓜等12個農產品榮獲省無公害農產品稱號。2009年,我們繼續加大對設施農業蔬菜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主要抓好靈昆九村蔬菜基地三期工程以及永興五溪村蔬菜基地二期工程建設;全面啟動了靈昆鎮周宅村蔬菜科技示範園區的建設,並申報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專案,建成後又將成為我區無公害、放心菜生產重點產區。

4、依靠科技,提高裝備水平。隨著我區無公害蔬菜基地規模發展,設施大棚應用規模逐步擴大,應用範圍逐步從單一的設施蔬菜向設施瓜、果、花卉等多元化領域拓展。一方面是加強了簡易毛竹棚向鋼管大棚、連棟溫室大棚的技術改造,提高大棚的技術含量。全面推廣與應用蔬菜生產高效節水栽培技術、無公害生產技術和生物防病技術。幾年來共推廣高效節水噴滴灌系統裝置19。3萬m2,遮陽網紗18萬m2,推廣使用頻振式殺蟲燈1500盞、防蟲網紗20。5萬m2,性誘劑誘捕器3886個、誘芯4550個;先後引進了蕃茄、黃瓜、芹菜、茄子、四季豆等系列優新品種50個,對改善蔬菜品種結構起到了積極作用。另一方面是轉化鎮(街道)、村幹部和農戶產業發展思維,透過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開闊視野,總結經驗,形成共識,堅定發展決心。定期組織幹部群眾到溫州市農科院及各縣(市、區)先進的設施農業園區參觀學習、交流經驗,透過現身說法、效益對比,使幹部群眾認識到“只有規模化,才有高效化”的道理,引導全區設施農業產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

5、利用資源,走農業產業化經營之路。一是透過制定加大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政策和試點工作,規範已有的合作組織,提高合作組織帶動能力,鼓勵發展新的合作組織;二是利用農產品流通協會,積極培育運銷大戶和農村經紀人,促進產供銷一體化經濟的發展。我區現有蔬菜產業協會及蔬菜專業合作社各5個,購銷合作組織3個,蔬菜銷售專業戶80多個;三是推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鼓勵龍頭企業與當地基地和農戶建立穩定的利益統一體,發展訂單農業,帶動基地和農戶共同發展,先後引進愛爾蔬菜公司等多家農業企業,引導農民實行規模化經營。據統計,全區常年種植蔬菜的規模經營戶有1580戶,1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戶275戶,規模經營總面積近2。3萬畝,佔全區蔬菜總量的92%。

三、推動設施農業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目前,龍灣區設施農業發展正處於起步發展階段,雖然全區設施農業大棚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農戶在種植上還處於單一、分散狀態,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農民的積極性還有待提高,對發展設施農業增收的潛力認識不深,要做大做強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為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步伐,龍灣區已編制《現代農業功能區發展規劃》,確定了今後五年新增設施農業的發展目標,突破制約設施農業發展的瓶頸障礙,大力推進專案區域內設施農業發展,推動龍灣區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設施農業的轉變。

1、解放思想,提高認識,不斷增強發展設施農業的內在動力。龍灣區農業正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高效設施農業和都市型農業轉變,在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區發展壯大現代設施農業,有利於進一步挖掘農業綜合開發潛力,提升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水平。一是要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發展設施農業重要性的認識,樹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先的理念,確定專案基礎設施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服務的重點;二是要樹立專案整合的理念,為做大做強高效設施農業基地,進一步整合部門間的專案、整合農業綜合開發的專案,以及整合不同型別的農業綜合開發專案;三是要轉變單兵作戰的觀念,樹立多部門協同作戰的理念,有效利用各部門的優勢,共同做好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區的設施農業發展。

2、加強引導,科學規劃,廣泛吸納社會資本發展設施農業。 目前,龍灣區的設施農業尚處於發展壯大階段,光靠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是遠遠不夠的。要著力做好專案區農業的招商引資,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來參與農業綜合開發專案建設,鼓勵他們在專案區內發展各種型別的設施農業,尤其是綜合性、技術性等較為領先的設施農業,並形成特點顯著的示範區和樣板區,更好地發揮好輻射和帶動作用,從而大規模促進設施農業的發展。

3、探索模式,規模生產,合理最佳化農業品種結構。發展設施農業按照“集中-分散-統一”的模式,穩步推進。即:集中建設基礎設施、集中育苗,各戶分散種植,統一由經紀人或龍頭企業闖市場。堅持設施農業規模化生產,按照“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則,引導同一鎮、村的農民種植相同品種,形成設施農業規模效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合理安排好品種結構,推動設施產業由以蔬菜種植為主,向菜、果、瓜、花多元種植方向發展,實現設施栽培中早、中、晚熟品種配套全年生產和全年供應。

4、依靠科技,加強隊伍,不斷加大技術保障的力度。從某種程度上講,設施農業就是技術農業,要發展設施農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一要加大科研開發力度。廣泛與溫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和市農科院等科研機構聯姻,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則,不斷培育、選育新、特、優品種,提高我市設施農業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二要加大農民技術培訓力度。加強區、鎮(街道)、村三級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鎮(街道)、村種植大戶要有專門的科技人員、土專家、技術能手。充實區級農業科技人員隊伍,提高農民技術培訓的”含金量“。增加培訓的內容,既要開展轉崗就業技能的培訓,讓部分農民跳出”農門“,又要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業技術培訓,讓留守農民能科技務農。要保證在一個設施農業園區有3-5名技術能手、土專家,保證設施農業高技術高水平的發展。三要提高產品的市場認同度。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積極幫助特色農產品進行綠色認證。分行業、按產業配備相應的檢測檢驗裝置,大力推進農產品區域標準化生產。

5、整合資源,提升質量,全力打造龍灣設施農業品牌。實施品牌戰略是設施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向,龍灣區除”振農牌日本大蔥“、”愛爾牌蒲瓜、蕃茄“、”靈昆甜瓜“等農產品影響大、知名度高,其它有影響的農產品品牌少之又少,設施農業品牌幾乎為零,這就迫切需要做大做強一批設施農業品牌。因此,要以整合生態資源為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載體,以區域特色農產品為重點,圍繞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的要求,著力打造設施農業”特色品牌“,提升農產品的潛在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