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體育
  • 2021-10-02

如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匿名使用者 1級 2017-12-01 回答

在實際運用上,可分為兩個範疇、四個層次。

“伐謀”和“伐交”屬於“不戰”思維;“伐兵”和“攻城”屬於“慎戰”思維。

其一,“上兵伐謀”是指依靠謀略運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綜合運作,不待對立雙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決爭端。

其二,“其次伐交”是指當矛盾已經顯現時,動員本國和有關國家的力量,顯示決心,造成壓倒優勢或力量制衡,輔之曉以利害,經過折衝與妥協,達到不訴諸武力而達成戰略目的。

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動用部分軍事力量,在敵方政治、經濟重心之外解決敵人,以便把戰爭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項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即攻取敵方戰略要地乃至全部領土。必須承認,在軍事對抗中,完全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局,即使處於優勢與主動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實現的。

【延展閱讀】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釋義】: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舉例】:三國時諸葛亮就對這句話非常推崇,並且親自實踐。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茅廬之中運用戰略眼光,一語道破未來三分天下的戰略格局,讓劉備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發展的目標,從這裡可以看出諸葛亮對“謀”的重視。

諸葛亮的伐交戰略是透過整合吳國資源聯合抗曹,透過華容道反彈琵琶放走曹操的差異化策略實現的。

當然,諸葛亮也非常重視用兵,他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方法,能夠適應各種戰爭。諸葛亮在談到用兵之道時曾經說過:“兵者有可見之兵,也有不可見之兵。可見者荷戟執戈,肉身之士;不可見者,日月星辰、風雲水火、山川之靈氣,如此萬物永珍均可為兵!”

透過有效的運用作戰方法,諸葛亮終於幫助劉備實現了三分天下的戰略。

如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萌寶寶 1級 2017-12-02 回答

《孫子兵法》中的《謀攻篇》中指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在實際運用上,可分為兩個範疇、四個層次“伐謀”和“伐交”屬於“不戰”思維;“伐兵”和“攻城”屬於“慎戰”思維。其一,“上兵伐謀”是指依靠謀略運用,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手段的綜合運作,不待對立雙方矛盾激化即先期解決爭端。其二,“其次伐交”是指當矛盾已經顯現時,動員本國和有關國家的力量,顯示決心,造成壓倒優勢或力量制衡,輔之曉以利害,經過折衝與妥協,達到不訴諸武力而達成戰略目的。其三,“其次伐兵”是指動用部分軍事力量,在敵方政治、經濟重心之外解決敵人,以便把戰爭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其四,“其下攻城”是指在上述三項努力無效的情況下,不得已而為之,即攻取敵方戰略要地乃至全部領土。必須承認,在軍事對抗中,完全的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結局,即使處於優勢與主動地位的一方,也是不容易實現的。這裡我能舉出的例子是二戰前德國吞併捷克斯洛伐克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透過各國政治施壓吞併了捷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