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什麼來歷?

  •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
  • 2021-11-23

人教版《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什麼來歷?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1-13 回答

明朝有個特別手巧的人名叫王叔遠,能夠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不順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情態。王叔遠曾經贈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來刻的是蘇東坡坐船遊覽赤壁。

船從頭到尾長大約八分多一點,高大約兩粒黍子左右。中間高起並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開啟窗戶來看,雕刻有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有很多鬍鬚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他的右邊,魯直在他的左邊。蘇東坡、黃魯直一起看一幅書畫橫幅。蘇東坡用右手拿著書畫橫幅的右端,用左手輕按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橫幅的末端,右手指著書畫橫幅,好像在說什麼話。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個膝蓋,各自隱蔽在書畫橫幅下面的衣褶裡面。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開胸襟露出兩乳,抬頭仰望,神態表情和蘇東坡、黃魯直不相關聯。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並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著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工。在右邊的人梳著椎形的髮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肢趾頭,好像大聲呼叫的樣子。在左邊的船工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摸著爐子,爐子上面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那隻船的背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一勾一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篆文圖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刻有船槳,刻有爐子;刻有茶壺,刻有書畫橫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桃核中又長又窄的雕刻成的。咦,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人教版《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什麼來歷?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1-13 回答

關於“鳥的天堂”

“鳥的天堂”是指一株有500年樹齡的古榕樹,位於廣東省新惠縣天馬河上。它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心上的二十多畝地。現在大榕樹南面的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川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天馬河中有潛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氣生根是生箕空氣中的一種變態根,如榕樹的枝幹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此種氣生根沒有根毛的根冠,不能吸收養分,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也有呼吸的功能。由於氣生根扎入土內,起了支援作用,使榕樹冠得以發展,故有“獨木成林”之感。熱帶森林中的許多植物也有發達的氣生根,氣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可分為呼吸根、支柱根、攀根和吸器根。

五百年前,這裡原有一個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有二公頃的小島。島上的榕林棲息著數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鶴和灰鶴最多。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飛舞,嘎嘎而鳴,蔚為壯觀。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遊後寫了《鳥的天堂》,1982年他親筆題了“鳥的天堂”四字,更為這風景區增色不少。樹長起來後便有氣息,氣根向下長入土後成樹枝,枝大成樹又有氣根下垂入土,如此不斷迴圈,加上小泥堆不斷因河水沖積成為小島,樹越來越大,成為有十五畝闊的榕島了。如果您划艇靠近榕墩,環境一週,就會見到榕林裡面樹枝交錯、鳥巢一個個散佈其中、鳥群飛上飛下的奇景了,真有“人間畢竟有天堂”之感。

江門新會的“小鳥天堂”,名氣很大。記得孩童時代,便知道這裡因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鳥的天堂》一文而名聲大震,使此後的“小鳥天堂”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景點。只要一提起它,腦海裡便會構築起一幅美好的畫圖,想像著新會那一棵很出名的榕樹,樹上每天有數不清的小鳥。

而人們最近前往“小鳥天堂”觀鳥,卻頗感失望,繞小島兩圈,沒有見到小鳥群飛的盛景。據當地人介紹,由於小鳥生存的生態大環境發生了改變:即小鳥周邊被開發,原有的農田、水塘被破壞,環繞小島的天馬河的水質遭到汙染,小鳥不斷地飛到其他地方覓食,不再回來,護鳥措施也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門河的河心沙洲上,有一株500多年曆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幹。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白鶴、麻鶴、灰鶴和其它鳥雀。白鶴、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裡遊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著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互動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說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現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遊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遊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鬚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幹。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藥。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小鳥天堂”四面環水,有一株巨大古榕樹,樹冠的覆蓋面積達一公頃,數以千計的白的、灰的鷺鷥棲息其間。白天,白鷺飛出覓食,夜間歸來。傍晚,灰鷺飛出,晨早歸來。鳥群悠閒自樂,見了人也不受驚。

著名作家巴金曾來此遊歷後寫了一篇遊記《鳥的天堂》,因而這棵榕樹便有了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小鳥天堂”。相傳,此樹植於明代景泰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小鳥天堂位於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河中。

這裡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這裡是人們心馳神往的旅遊勝地。小鳥天堂是僑鄉廣東新會著名的國際級生態旅遊景點,位於距城區10公里的天馬村。她以數百年的悠久歷史,佔地達18 畝,遠看像一片浮動綠洲的古獨榕,堪稱南國奇觀。而每天棲息在這棵美麗大樹上數以萬計的各種野生鷺鳥,暮出晨歸,嘎嘎而鳴,翩翩起舞,更蔚為壯觀。這一自然景象出現在人口稠密區,生生不息,已延續了384年(明萬曆戌午年公元老派1618年始於“雀墩”),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典範,實屬罕見。歷年來,吸引了大批中外遊客慕名而至。

“一株榕樹便天堂”,一句詩概括了小鳥天堂的特點。三百八十多年前,這裡原是一個水中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面積達一公頃的“獨木林”,泥墩也成為綠島。島上的榕樹長期棲息著數萬只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形成“獨木成林古榕樹、百鳥出巢、百鳥歸巢”三大自然奇觀。380多年來,天馬人一直用“愛樹護鳥,愛護自己,愛護子孫”的祖訓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人,用各種各樣方式保護這個賴以生存的環境,使這個自然奇觀完好無損地保護至今。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遊後寫了散文《鳥的天堂》

人教版《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什麼來歷? 匿名使用者 1級 2008-11-13 回答

“鳥的天堂”是指一株有500年樹齡的古榕樹,位於廣東省新惠縣天馬河上。它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著天馬河心上的二十多畝地。現在大榕樹南面的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川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天馬河中有潛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氣生根是生箕空氣中的一種變態根,如榕樹的枝幹上長出許多不定根,可以一直垂入到土壤。此種氣生根沒有根毛的根冠,不能吸收養分,但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也有呼吸的功能。由於氣生根扎入土內,起了支援作用,使榕樹冠得以發展,故有“獨木成林”之感。熱帶森林中的許多植物也有發達的氣生根,氣生根因作用不同,又可分為呼吸根、支柱根、攀根和吸器根。

五百年前,這裡原有一個泥墩,一棵榕樹,經長期繁衍,成為覆蓋有二公頃的小島。島上的榕林棲息著數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鶴和灰鶴最多。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翩翩飛舞,嘎嘎而鳴,蔚為壯觀。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遊後寫了《鳥的天堂》,1982年他親筆題了“鳥的天堂”四字,更為這風景區增色不少。樹長起來後便有氣息,氣根向下長入土後成樹枝,枝大成樹又有氣根下垂入土,如此不斷迴圈,加上小泥堆不斷因河水沖積成為小島,樹越來越大,成為有十五畝闊的榕島了。如果您划艇靠近榕墩,環境一週,就會見到榕林裡面樹枝交錯、鳥巢一個個散佈其中、鳥群飛上飛下的奇景了,真有“人間畢竟有天堂”之感。

人教版《鳥的天堂》中的大榕樹什麼來歷? 山高路遠 1級 2019-01-09 回答

“鳥的天堂”是廣東省的一個聞名中外的旅遊風景區。在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新會縣天馬河的河心沙洲上,島上有一株500多年曆史的奇特的大榕樹。這棵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幹。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棵大榕樹竟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鳥雀。白鶴、灰麻鶴朝出晚歸,灰鶴則夜作晝息,它們相互更替,井然有序,構成了一個蔚為壯觀的“鳥的世界”。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裡遊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鳥的天堂,原名“鳥墩”,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榕樹枝幹上長著美髯般的氣溫根,著地後木質化,抽枝發葉,長成新枝幹。新幹上又長成新氣生根,生生不已,變成一片根枝錯綜、撲朔迷離的榕樹叢。在這樹叢上,棲息著十多種小鳥,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即夜鷺,俗稱診遊鳥)。白鶴朝出晚歸,灰鶴暮出晨歸,一早一晚,鶴群一出一歸,盤旋飛舞,掩映長空,嘎嘎而鳴,蔚為奇觀。

1924年,著名作家巴金來到這裡遊覽後,有感而發,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如今,“鳥的天堂”已成為一個著名的風景點,吸引了千千萬萬的遊客。

[編輯本段]美麗傳說

500多年前,天馬村年年鬧乾旱,農田乾涸,莊稼歉收。鄉親們為了抗旱,開了一條人工河——天馬河,引進珠江的水灌溉農田。可是年景不見好轉,當地有權有勢的人硬說是天馬河開壞了,把風水給破了,強迫村民把這條河堵上。村民們含著淚水,把挑來的泥土用船載著倒在河心,不久堆起了一個土墩,成了河心小島。當時有個村民在土堆上插了一根榕樹枝,用來繫住船隻,想不到第二年這根榕樹枝長出根兒,發出新芽。由於水分充足,榕樹越長越高,每年從枝上長出了許多氣根倒垂下來,鑽進泥土裡。過些日子,入土的根兒長成了新的枝幹,枝幹長粗了又垂下許多氣根來……這樣年復一年的不斷生長,樹幹多得不可計數。經歷數百年生長,一棵樹長成了一片林子,覆蓋全島,佔地達18畝,近看像原始森林,遠望像浮在水面上的綠洲,真是南國奇觀!

[編輯本段]景點特色

鳥的天堂是廣東新會聞名中外的生態旅遊景點,天然賞鳥勝地,它位於新會城區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

380多年前,河中一個泥墩、一棵榕樹長期繁衍,形成枝葉覆蓋1萬多平方米,樹上棲鳥千萬只,鳥類樹相依,人鳥相處,和諧奇特,世間罕有的一道天然美麗風景線。1933年,文學大師巴金先生乘船遊覽後歎為觀止,寫下優美散文《鳥的天堂》,“鳥的天堂”從此得名。大師這篇經典作品被鐫刻在景區入口廣場上供遊人品味,美文讚美景,美景更多嬌,使人更加熱愛美,嚮往美。

歷來深受遊客讚譽的鳥的天堂,2002年重新規劃擴建,並對動、值物自然生態群落加以悉心保護和最佳化,形成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以獨特的鳥類生態風景為主題,集生態旅遊、文化游泳、健康旅遊、休閒遊泳於一體,充分展現旅遊新時尚的園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區。

鳥的天堂的鳥類以野生鷺鳥居多,還有毛雞、麻鶴……白鷺晨出暮歸,灰鷺暮出朝回,他們依時有序,互不干擾,極有風度。每於清晨薄霧中,萬千靈鳥嘎嘎呼喚,翩翩起舞,凌空翱翔,野趣盎然,蔚為半觀;那一片和鳴諧調的天籟之聲,“人間那得幾回聞”。除了觀鳥聽鳥,還可欣賞綠樹碧水與藍天白鳥相映成趣的優美景緻和享受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河上休閒東趣,給你一種全新感受……“人間畢竟有天堂”!

遠離法囂,走進天堂,擁抱自然,親近小鳥,淨化心靈,充實生命,請到的鳥天堂來。它是小鳥的天堂,也是你的樂園!

[編輯本段]課文《鳥的天堂》

【作者】巴金

【課文】

我們吃過晚飯,熱氣已經退了。太陽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燦爛的紅霞在天邊。

我們走過一條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邊。在河邊大樹下,我們發現了幾隻小船。

我們陸續跳上一隻船。一個朋友解開了繩,拿起竹竿一撥,船緩緩地動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寬,白茫茫的水上沒有一點波浪。船平靜地在水面移動。三支槳有規律地在水裡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

在一個地方,河面變窄了。一簇簇樹葉伸到水面上,樹葉真綠得可愛。那是許多株茂盛的榕樹,看不出主幹在什麼地方。

當我說許多株榕樹的時候,朋友們馬上糾正我的錯誤,一個朋友說那裡只有一株榕樹,別一個朋友說是兩株。我見過不少大榕樹,這樣大的還是第一次看見。

我們的船漸漸逼近榕樹了。我有機會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樹,枝幹的數目不可計數,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裡。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榕樹正在茂盛的時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麼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船在樹下泊了片刻。岸上很溼,我們沒有上去。朋友說這裡是“鳥的天堂”,有許多鳥在這樹上做巢,農民不許人去捉它們。我彷彿聽見幾只鳥撲翅的聲音,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土地是溼的,大概漲潮的時候河水會衝上岸去。鳥的天堂裡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於是船開了,一個朋友撥著槳,船緩緩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們划著船到一個朋友的家鄉去那是個有山有塔的地方,從學校出發,我們又經過那“鳥的天堂”。

這一次是在早晨。陽光照耀在水面,在樹梢,一切都顯得更加光明瞭。我們又把船在樹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圍是靜寂的。後來忽然起了一聲鳥叫。我們把手一拍,便看見一隻大鳥飛了起來。接著又看見第二隻,第三隻。我們繼續拍掌,樹上就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隻,又錯過了那隻,看見一那隻,另一隻飛起來了。一隻畫眉鳥飛了出來,被我們的拍掌聲一嚇,又飛進了葉叢。站在一根小枝上興奮地唱著。那歌聲真好聽。

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後面的茂盛的榕樹。我有一點兒留戀。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作者簡介】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筆名巴金。1921年肄業於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84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27年赴法國留學,1928年回國後曾任《文學季刊》編委,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季月刊》主編,《烽火》雜誌創始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1949年後歷任中國文聯第三、四屆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第二、三屆副主席及第、四、五屆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

[教材說明]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入課文時有修改。文章記敘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透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說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著寫近看榕樹,透過對枝幹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著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

對小學生來說,本課的難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另一處是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教學目標 】

1、熟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關部分,背誦課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陸續”“應接不暇”造句。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過程設計】

《鳥的天堂》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主要記敘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美麗的大榕樹和群鳥歡鬧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景色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在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的線索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Top